Redian新闻
>
被人口飞速增长压垮的帝国(二)

被人口飞速增长压垮的帝国(二)

博客

但乾隆却是忧心忡忡地望着身边的新皇帝,他回想起皇祖、皇考费尽心力治平的天下;是如何在自己的统治下走向盛世的高峰。而盛世之忧却在慢慢地集聚,乾隆似乎看到了国运板荡的肇始。

乾隆六年,进行了第一次全国规模的人口普查。人口已经有一亿四千三百四十一万人。在乾隆高效勤奋的统治下,乾隆六十年,人口飞速增长到二亿九千六百九十六万。如果算上所有黑户,定然轻松突破三亿大关。五十四年间,人口翻倍。这既是证明康雍乾盛世的一项记录,或说是一重要成就。也将盛世到乱世的推动力加大了许多。甚至可以说乾隆六十年是由盛世到乱世的引爆点。

在现代机械化农业技术大幅提升粮食产量之前,人力和畜力农耕技术所产的粮食能够支持的人口数量是非常有限的。

即使应用了现代机械化农业技术以后,世界现有耕地能够支撑的人口数量也是有限的。这也是为什么现代世界在不同地区,不断发生粮食危机的根本原因。现代科技也无法给出现在地球到底更够支撑多少人口共同生活。因为有过多的因素需要被包括在内。人口数量不断飞涨,为了支撑人类的基本生存需求;自然环境在被不断地破坏,造成生物多样性的急剧下降。我们只能看到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恶化趋势和气候变化等外部特征,但无法知道什么时候,或者说多少人口会最终导致地球生态系统的彻底崩溃。从而导致人类社会的终结。理论上可以无限增长的人口数量和有限的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一直主宰着人类社会的循环往复。而科学技术某种程度上缓解了这一矛盾,甚至在某些阶段;众多低廉的人口还可以助推经济发展。但无法解决这一主要矛盾。科学技术总是会导致更加快速地消耗自然资源,加上飞速增长的人口数量;于是矛盾更加尖锐。

解决这一主要矛盾的方法一直是战争、瘟疫、灾荒。而且人口增长的拐点一旦到达,没有天敌、处于食物链顶端的人类就会被大规模战争、瘟疫、灾荒光顾。甚至可能是三者俱至。科技总是被优先应用于战争,以便高效地消灭敌人。这就是科技的多面性。当人口数量由于战争、瘟疫、灾荒下降到某种程度,(我们无法预期,这是历史的偶然性)新的秩序就会建立。于是处于该时段的人类就可以享受相对安稳的人生。

乾隆的大清也不例外。仅仅当了六天太上皇,遍及川、陕、楚、豫、甘无省的白莲教起义爆发了。垂暮的乾隆已经无法实际主持平叛事,除了念几句密咒。

人口在一百多年的康雍乾盛世期间,从康熙元年的九千一百多万,一路猛长到乾隆六十年的二亿九千六百九十六万。增长了两倍还多,但粮食产量不可能增长这么多。康熙大帝曾忧虑地下谕:“户口虽增而土田并无所增,分一人之产供数家之用,其谋生焉能给足?”后来他进一步讲道:“…. 户口日繁,地不加增,产不加益,食用不给,理有必然。朕洞瞩此隐,时深轸念。”

如同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欧洲列强解决人口膨胀的方法一样,大清也在不断地扩张自己的疆域。漠北喀尔喀地区被康熙纳入了大清版图。

但是杯水车薪,人口压力始终伴随着康熙朝。雍正整顿吏治、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火耗归公等举措让大清的国力提升。而且将青海纳入版图。

但是飞速增长的人口让粮食价格快速上涨。饥饿的帝国必须继续加快扩张的脚步。乾隆经过不断对外用兵,将新疆、西藏等都收入囊中。

即便如此还是跟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毕竟当时新疆、西藏等地无法进行大规模移民和垦殖。

而古稀之年的乾隆也深知自己的帝国正在走向盛世的终结。他开疆拓土、兴修水利、引进高产农作物的一系列努力还是敌不过人口增长的速度。一代明君乾隆也没有任何办法来抑制人口爆炸。而他兴修水利、引进高产作物等让人民吃饱的努力,反而助推了人口的增长。

衣衫褴褛、营养不良的饥民们给乾隆五十八年来访的英国使团团长马戛尔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西方列强开始认为古老的中华帝国“可图也”了。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shanyan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