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农村见闻(完)
2017年12月30日 夜 滂沱大雨
(三)回民饭馆
送走了小舅父舅母以及大舅家的两个儿子,我们这才到巷子口那家回民饭馆吃了顿饭,羊肉汤泡麻花再加半斤羊肉饺子。大冷天吃个热乎乎的羊肉汤,全身上下都暖和起来。
吃罢饭,先生就跟老板聊了会儿。老板是宁陕回民,四十出头,中等身材,偏胖,待人友善,也很和气,说起话来不紧不慢,一点不张扬。屈指算来,这家回民饭馆在那里已九年有余了。提起这间门面房,对房主来说那可真是天上掉下来的一块大馅饼。那年扩宽公路时,紧挨公路的第一户人家不得不搬走了,这给第二户人家弄了个好事。于是,屋主把原本朝西的大门封住,改向公路一面,这样一楼就成了门面房,租给了这位老板。在这小镇上,就这一间门面房,每年租金少说也收入个十来万。
由于镇上只有这一间回民饭馆,物以稀为贵,加上老板经营有道,几年下来,生意倒是做得风生水起,不仅在县城买了双层独院的别墅,饭馆门口还停着辆越野车。一间小小的饭馆里除了两夫妇外,还雇了个厨师帮忙。听老板说,早些年他曾在周边几个地方开过餐馆,也吃了不少苦,如今在这小镇上,算是扎下了根。
(四)队长跑了
冬天的时间白天特别短,感觉吃了饭没多久,夜幕就低垂了。白天有太阳时尚不觉得冷,一到夜晚,就觉得农村特别冷,房子里简直就像冰窖一样。我脱下靴子,坐到被子里,把电热毯开到了最热的一档。喝罢汤后,几个亲戚来家里谈天叙旧,也商讨点工程上的事。盖房的事我一窍不通,不参与,也没有意见,但有客人来家里,我得坐着陪人家,总不能坐在床上不下来。几个人围坐在客厅的小蜂窝煤炉旁,喝茶、抽烟、谈天,婆婆怕客人冷,又搬出电暖气取暖。其实说正经事倒没多久,主要是谝闲传。我和婆婆都是聆听者,听他们几个滔滔不绝地讲着自己的和别人的故事。农村人说话声又大又粗,大大咧咧,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内心,还是那句话,淳朴、不装。下面这是其中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小队长,别小看这芝麻官,手里可是握着大权,比如审批农民的宅基地的事,主管队上钱的事等。这个队长特别爱赌博,输光了队上的公款就动起了歪脑筋,找村民借钱。就这样,赌输了借,借了再赌,甚至连队里的公款也被他赌输了。几年下来,欠债累累,公款私款加在一起竟有七十多万。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有一天,上面要来查队上的账,队长又挖了个大坑。他让另一个村民把自己的近六万块现钱拿出来验资,自己给那位村民写了张欠条,许诺验完资后让他当队里的出纳员。不过当队长蒙混过了上级验资一关后,却来了个金蝉脱壳,带着老婆悄悄地跑路了,这一跑,欠村民七十万不用还了,欠队里的将近六万公款也不用还了,但是这也意味着他这一生将无法再回到生他养他的地方。不仅如此,他也把那位老实的出纳员推进了火坑,不得不赔偿了队里损失的六万元,否则他将会被检察院起诉。为了七十多万赌债,就选择一跑了之,值得吗?逃跑的路纵有千条,然而通往回家的路却只有一条,如今断了这条路,不仅斩断了亲情,受到村民的唾弃,也将给父母带来无尽的痛苦。
(五)宅基地的故事
农民以土地为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土地对他们来说就是命根子。因此,无论是分产到户种庄稼的土地,还是宅基地,每个农民心里都有一个心愿,那就是大一点再大一点。尤其是宅基地,一旦拥有,那可是祖祖辈辈都是自家的地方了。因此,为了能扩大一点自家的地盘,农民可说是绞尽了脑汁。
婆婆家对面那一排人家,不知是谁第一个吃了螃蟹,在建房子时,为了多占一点地方,建门楼时向门口的公共地方延伸出了一米。第一家这样做了,结果后面的几户人家都向这户人家看齐。这下每家院子倒是大了,可门口的路一下子变得窄了。对面而居的婆婆家这一排,是按实际的宅基地建的房子,最后只好望着对面人家的大院子叹气。后来村委会知道这件事后,来人实地测量了各家的桩基地,尽管发现那几户人家多占了地方,但房子已建好,木已成舟,总不能让人拆了房重盖吧,无奈之下,只好象征性地让那几户村民交点钱了事。没想到那一座座看上去高大、富贵的朱红色门楼背后竟有这样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夜已深,四周一片寂静,偶尔传来几声狗吠声。几个人很能谝,看那样子一时半会还不走。屋子里乌烟瘴气,加上火烤烟熏,我的嗓子很干,但又苦于不敢喝水,为啥?因为咱农村那种toilet 实在让人难以忍受。尽管坐在火炉旁,但是我的双脚两条小腿已经冻得麻木了。就这样,我没洗脸刷牙甚至连衣服也没脱就倒下昏昏入睡了。
自打结婚几十年来,数不清多少次跟先生回乡下看望婆婆,不过这次回农村,我感受到了农民的善良,淳朴、真实、不装的一面,还有内心深处存有的那种自私自利和小聪明的另一面。
谢谢读帖,祝您元旦快乐,新的一年,万事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