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属布衣族,也从来不化装(除了N年前的表演和拍艺术照。35岁前,有时会用口紅),自认与流行时尚不挨边。前不久,偶然闯入流坛,即被一个个美贴吸引,有了重走“T台”的欲望,并决定:
我要上流坛
于是,着手研究如何制美帖,在此要特别谢谢北美村姑的指点和鼓动,谢谢绿草那篇关于制美帖的帖子及帮助,同时开始拍走台照。我是以舒服为第一的人,除了上班穿得稍微正经,下班后绝对是尽可能地将舒服进行到底。外出就总是T恤衫类衣服,牛仔裤,运动鞋,时常还真空出行(那破马甲,不知是哪个坏蛋发明的,既不舒服,又影响健康,唉!!!)。所以这种照片只能上班时抽空拍,有时自已忙,有时同事忙,也请过在大厅遇见的路人拍,看着路人那疑虑的目光,我只管自个乐。曾在几个地方拍照(大楼内外),但发现只有在这里(见照片)拍照的效果最好,有些照不得不重拍。这样,拍照的时间就拉长了(都是手机拍照)。
二十四年前,硕士第二年刚进入临床,就赶上医院举办首届时装表演,我和其他几位姐妹被招募进科里的临时模特队(有医生,护士及B超室的一位年轻技师)。科里还请来了一位专业老师指导,表演的服装自备(有我自己的,也有从在放射科读CT专业的一位室友那借的)。
喜欢胡芦丝演凑的曲子,喜欢月光下的凤尾竹,那轻清淡雅,悠然宛转的歌曲,令人遐想。二十年前,闺密在一商店见到一条浅褐色格子棉绸布做的长统裙,很喜欢,但自已试了后发现不合适,于是强烈建议我去试试,从此与长统裙结缘。
喜欢各种印花棉布,除了价格,更因为它的土味,尤其是那些有民族特色或古韵的土布。棉布穿起来很舒服,特别是用棉绸布做的裙子,穿在身上,当微风吹来,尤如温柔的手在轻扶肌肤。每次回国,都会去逛离家不远的一条小街,那里有很多卖布料的小店,有些店还配有裁缝。看见喜欢的棉绸布,就会买下并就地请裁缝做成长统裙及配套小上衣,价廉物美。但不喜欢上下一致,尤其是棉绸布做的上衣,感觉撑不起来(不过,在家穿着玩倒是很舒服),故去JoAnn买相配的素色布做成上衣。每次为了配色,不得不去店几次,很难找到理想的布,最后没办法,只好尽量接近。
自从大约八年前正式开始自己做衣服(以前零星做过几件),上班时穿的很多衣服都是自己做的。穿上独一无二的衣服除了舒服,更多的是自信。
1. 这条裙子属古董级,有20年了,还未下岗一。这件上衣也做得早,那时还不知道安隐形拉链一事,所以此衣的形稍差,为拍此照,背后放了一夹子:)
2. 5年前做这条藏蓝底色的裙子时,考虑到自已的年龄已到了腰与日增粗的时代了,特地请裁缝把腰做宽松点。结果,后来腰比做时还细了点,感觉实在兜不住,只好自已又把腰收紧点。
3. 这条也是,裙子与上一条是同时做的,也不得不收腰。做这件上衣前去JoAnn几次都没买到与裙子上的紫色相配的棉布,正好有接近的紫色针织布。喜欢这颜色,布也就买多了,做了两件无袖的和一件长袖的衣服。
4. 为了这几颗包扣,也把原来裁缝做的上衣给破坏了。
5. 这套褐色的衣服和裙子都是我做的,因做裙子的布料是有弹性的针织布,所以穿起来有点往身上贴。因很喜欢其花色,又在on sale,故布料买得很充足,还做了一件T恤衫,衣服上的花也是从布料移植上去的,还做了蝴蝶盘扣。
6. 这件白上衣最初是件有一小领,只有那些白扣子的偏中式的衣服,是做来配牛仔裤的。当时还不会做中式扣子,买的带洞的珠子,再将珠子用胶水粘上缝的布带子上。后来觉得太短了点,于是,将领改了,又做了几个与裙子色彩相配的中式扣子(那时正好有一蓝底白花的蜡染布, 不是用的做裙子的布)。
7. 红色衣服上的花是破坏了原来载缝做的上衣,把花移植上去的。裙子最初做的是一片裙,后来觉得不方便(布料重叠不够多,弯腰稍大就露肉),就自己把之改成了长统识。
8.蓝色衣服上的花也是破坏了原来载缝做的上衣,把花移植上去的。此裙子与上面的裙子是同时做的,也是从一片裙改成现在这样的。
9. 感觉这套最有傣族味 :)
10. 尽管很喜欢无袖的衣服,舒服又自在。但毕竟总是在空调屋里不想两肩太受寒凉,故做了几件小衣服(白,黑,藏蓝及浅兰灰色),浅兰灰色的小上衣是把原来裁缝做的改了。
11. 我还做了很多耳环,配件及大部分珠子是在Michael's及JoAnn买的,部分是自己用布料做的中国扣子,这样与衣服更配 - 两土相加,土得掉渣:)
这几付耳环是用来配上面那些服装的,不过,现在的我更喜欢裸耳 :)
12. 这是二十四年前的那次时装表演,仿佛就在昨天,真是弹指一挥间。和我同台的那位mm是护士。我后面的那位是我的一位师姐,才女,英语班的保送研究生,留校,现也在美国。这些照片是科里的人拍的,不知用的是啥相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是胶片机 :)
拍摄小花絮:刚开始是请同事拍照,后来就直接到大厅找路人,逮着一个算一个,这样更快更好。而且,在陌生人面前我更放松,除了一次例外。那次请一位老美(男滴,大概50岁左右)拍照,请他拍了瑜珈姿势照后,又请他帮忙拍走台照,他愣了一下,但没推托。当时我也有点犹猭了,但见他准备好了,我还是象一个很敬业的模特,盯着他(镜头),扭腰摆胯,踩着一字步朝他(镜头)走去。尽管我还是尽量投入,但感觉很不自在,照片也证实了这点:满脸写满窘字。一到他跟前,他显出很紧张的样子,马上将手机递给我说,“I got to go." 我被搞得更不安了,心里嘀咕:“这人看起来像是一老板,这下完了,哪天找工作若撞到他那,面试还末开始就直接结束了。”。 回到实验室后就将此事告诉一位同事,并模仿了那人的表情和动作(当然,稍微夸张了一点),把她乐得前仰后合,并说, “He may think you like him. hahaha, , , You got to point to me if we run into him.”
在拍这组照片时,还拍了另一组照片,做了一个姊妹贴。姊妹贴上周贴出,这组里因有些照片拍摄的地点(效果)不喜欢,又重拍,刚完成。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65628/201408/1647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