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你要不要走出舒适圈?

你要不要走出舒适圈?

博客

前几天磕磕绊绊读了残雪的《黄泥街》,感觉是走出了自己的舒适圈。小说叙述的方式尤其是那些触目惊心特别引起浑身起鸡皮疙瘩的词汇,真的不是我熟悉我喜欢的。但是,还是觉得这一次的阅读也是本老太的一次特别体验,很有刺激的体验过程。

由此想到了“舒适圈”。

这些年“舒适圈”长“舒适圈”短地人人都挂在嘴边,可是这个词出自哪里本意如何没有细究过。借着读《黄泥街》,就仔细查了“舒适圈”的籍贯出身。

舒适圈( Comfort Zone)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临床精神病学教授朱迪思·M·巴德威克 (Judith M Bardwick)提出的。国内有人把她的名字与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混为一谈,实在不应该,虽然二人同是女性,同为加州大学名下,但是前者任教于圣地亚哥分校,后者则是在伯克利分校。

不过也感谢这个张冠李戴的错误,让我这马大哈也搞清楚朱迪思(Judith)后面跟着的是不同的女人。

还是说回“舒适圈”。1991年,朱迪思·M·巴德威克在自己的作品《舒适区的危险》(Danger in the Comfort Zone)中首次提出这一概念:“舒适区是一种行为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一个人在焦虑中立的条件下运作,使用一套有限的行为来提供稳定的绩效水平,通常没有风险感。”

待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与熟悉的人相处做自己熟悉的事,一定是舒适的。跳出舒适圈意味着改变,意味着不可测,你或者胆识过人睿智超群,或者年富力强,经得起摔打,都可以开创不一样的人生。否则一般人不会放弃拥有的一切,轻易走出舒适圈的。

对我等平庸老朽而言,现在所拥有的就是最恰如其分的。尤其是我这把年纪,最好不要轻易跳出自己生活的“舒适圈”。

当然, 是否走出舒适区是个广义的概念,还是可以细究一下。

比如,精力体力下降,能力智力有限,跳出舒适圈实属不易,就不必硬要挑战自我勉为其难。但是在思想上,在精神层面上,还是可以而且应该跳出舒适圈的,这意味着你听到更多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观点,让自己的大脑更活跃视野更开阔。

这就涉及到另一个概念:同温层效应。

维基说:同温层效应 (Echo chamber)一词借用地球大气层的用语。大气层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气层、热层和散逸层等五层,同温层又称平流层 (Stratosphere)。对比对流层、热层等其他层数,同温层的气流相对平稳。

同温层效应现在用以形容同一个圈子的人。价值观、立场和想法较为相近,较少因持不同意见而产生摩擦,就会感到很轻松自在,继续留在圈子中,只接收自己想要的信息,排斥其他信息。久而久之,很容易对圈子里的观点深信不疑,认为自己真理在手、绝对正确,变得越来越固执已见,难以倾听对面意见和与人逻辑对话。网络时代更是如此。看看我们的微信朋友圈,推特,脸书。。。最有意思是油管,你只要关注了某些频道,类似的相关的信息便会自动地海潮般地送到你眼前。

但是,你所关注的小圈子,类似的人群,类似的信息不是世界的全部啊!这个世界是多元的五彩的。为什么不多听听多看看多想想呢?

老年人在生活上行动上跳出舒适区不易,但是在思想上一定不要留恋舒适区,不要把自己禁锢在同温层,不要固步自封,晚年也要让自己的视野开阔些再开阔些。

沐浴八面来风,体验四时风景,有一颗包容的心宽容的心看世界,也是美好人生吧?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花似鹿葱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