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八佰》《八百壮士》与谢晋元团的后来事
《八佰》终于上映了,据说国内点映日日新高,好评如潮,票房收入可观。在海外的我们虽然还不能在大银幕观赏,但是拜互联网所赐,也以各种方式看到了这部期待已久的电影。
忍不住说几句吧。
跟台湾1975年的老电影《八百壮士》比较,技术上无疑大大进步,以川军的视觉进入,一开头就是无比惨烈的战场战事,将观众迅速带入规定情景。也见导演的功底和意图。尤其是对很敏感的送国旗挂国旗的史实,既不能回避还不能过分渲染,也算是煞费苦心。
不过就整个影片的主题和呈现方式,感觉新老“八佰”大同小异,很少突破。
由此看得出,海峡两岸虽然意识形态不同,但是文化传统根基是一致的。
试举两例:
一是“文以载道”的文化传统,两部影片载的都是当下政治的道。《八百壮士》一板一眼从上到下介绍主战场的态势,显示国军上下同仇敌忾,到了四行仓库,电影差不多过半;《八佰》则侧重战争残酷,尤其渲染了逃兵的行为,揭露国军内部的问题;《八百壮士》将童子军杨惠珊送旗前前后后仔仔细细写了很长一段,镜头里那面国旗始终高高飘扬,苏州河对岸百姓和外国人都庄严肃立,彰显爱国主义情怀;《八佰》则重点在谢晋元决定挂不挂旗的决策上,和战士们前仆后继护旗的壮烈中,突出的是民族顽强抗争的精神,国旗上看得清楚的是红色,青天白日被巧妙地模糊了。
二是“为尊者讳”的文化习俗,追求高大全。《八百壮士》写谢晋元宁死不撤退,最后妻子儿女在桥这边拥抱了他,全军列队,谢晋元高头大马挥手向前;《八百》结尾在停留在谢晋元负伤倒地勉力支撑的瞬间,和全团冒着日寇阻击的炮火奋力冲过新垃圾桥的过程。两相比较,都鼓舞人心,有着很强的象征意义,既表现了英雄的高大威武,也显示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抗争精神。
两部电影政治上无比正确,宣传上无比准确。可惜,都多少粉饰、回避了历史真实。
我想看到的八百壮士,应该包括谢晋元和他的团撤进租界后的四年。
英国人扛不住日寇威胁重压,缴了谢团的械。谢晋元和他的官兵们在租界处于软禁状态达4年之久,期间对于人的考验并不亚于战场。为什么人不怕死,却熬不过折磨?谢晋元不屈不挠,在租界坚持军风军纪,几经周折升国旗,拒绝汪伪的招安。。。,这样的爱国情怀和坚韧的意志难道不值得写吗?
我想看到的八百壮士,应该包括谢晋元最后没有死在日寇的枪林弹雨下,却被自己反叛的士兵刺死(据说是红军投诚过来,后又准备投向汪伪),这令人惊愕的一幕难道不值得深思不值得写吗?
我想看到的八百壮士,还有那些官兵们的结局,谢晋元去世后不久,日寇终于撕下了最后一块面纱,露出狰狞的本性。他们冲入租界,将孤军营的官兵们关进监狱,充当苦役,。。。他们受尽折磨,最后逃出魔爪,辗转回到重庆。这样曲折艰辛的回归难道不值得写吗?
两部电影都截取最令人瞩目最激动人心的一刻,这没有错。但是差不多六十年过去了。我们跟那段历史拉开了一些距离的时候,除了宣传,不应该有更多的思考吗?
亚里士多德说: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好期待有人愿意写这样完整的、有反思内核的八百壮士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