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鸟类猎奇-鹤鸵鸟
鹤鸵鸟(Casuarius casuarius),是不能飞翔的大型平胸(Ratite)鸟类,主要分布在热带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北部地区。俗称食火鸡,源于澳洲土著人认为鹤鸵鸟颈下的红色肉垂似火而得名。该种名最早是被早期分类学家林奈命名。鹤鸵鸟被认为是世界上的第三大鸟,个体大小仅次于非洲鸵鸟(Ostrich)和澳洲鸵鸟(Emu)。鹤鸵鸟是杂食性动物,主要以果实,草根和草籽为食,间或也扑食无脊椎动物和小型脊椎动物。成年鹤鸵约1.5-1.8米高,雌性体型较大,色彩丰富,体重可达60公斤。鹤鸵头上有骨盔,作击打草丛之用。鹤鸵具有黑色羽毛,颈部和面部为蓝色,在颈部有两个长长的红色肉垂。鹤鸵的喙大而强壮。鹤鸵鸟对人类比较警觉,不轻易攻击人类。但被激怒的鹤鸵可攻击人类。它靠内侧的第三脚趾甲长而锋利,可对被攻击者造成严重伤害。因此也常常被称为是最危险的鸟类。
在分类上,鹤鸵跟新西兰的kiwi鸟更为接近。鹤鸵通常单独生活,只是在繁殖季节(春天)才配对出现,新产的鹤鸵蛋壳是绿色的。雄鸟负责筑巢和孵蛋并养育雏鸟。
注意鹤鸵头上的骨盔
雄鸟负责哺育雏鸟
中国人也许很早就知道该鸟,郑和下西洋时的副手马欢著《瀛洲胜揽》中就曾记载鹤鸵,叫厄蟆,是描述该鸟的叫声。清朝乾隆年间编绘的《鸟谱》中就有关于鹤鸵的描述,应该是当时欧洲人在从东南亚的国家捕获并进献给中国的。当时叫额摩鸟。
乾隆年间编绘的《鸟谱》插图
(图片源于网络)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我的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