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吃和味牛杂,去小巷里找阿婆
老北京有冰糖葫芦串,老广州有和味牛杂串。这里说说老广州的和味牛杂串。
广州的和味牛杂主要是包括牛肚、牛心、牛肝、牛肺、牛肠、牛腰、牛百叶,这是对喜欢吃牛杂的人而言,对不喜欢者是不在话下。
没移居海外前,在广州的大街小巷里,常见有人推着一辆四轮小车,车子里面藏着峰窝煤炉,炉上是一大锅热气腾升、飘着香味的卤水牛杂。那香味混合了八角、陈皮、桂皮、葱、蒜、姜或花椒酱油、白酒等等,让人打老远就会鼻翼收缩、闻香扑去。在牛杂锅的旁边还放着一把竹签、酱油和辣椒酱,谁走到小车前递上两毛钱,即可获得一串蘸上辣酱的牛杂,此时谁都急不可待地一口咬上去,另一只手连忙放在牛杂串下面接着,生怕漏掉每一滴酱汁和每一块杂碎。那份滋味,那份香浓,还加上一些软滑、一些爽口,真的好和味!
这是令人难忘的和味牛杂串。“和味”是粤语,就是“很滋味”的另种说法。
记得小时候,还是小学生的我曾经和两个同学走在路上,寒风中漂来了牛杂的香味,见不远处街边有卖牛杂的小车,顿时食指大动就忘了大人的嘱咐:“不要随便在街边上买小吃,不卫生!”我们各自掏出零用钱买了三串牛杂。正要开始享受美味时,一个同学才咬了一口却没注意跘脚了,跄踉了一下几乎跌倒,一场欢喜连同手里的牛杂串一齐掉下、贴在地上。看着地上那串冒着热气的牛杂,她当时伤心得快哭了,在旁的我俩也在为她叹惜。再买一串吧,可我们的零钱凑在一起都不够。为了不想让她眼巴巴地看着我俩吃,我们决定,俩人手上的两串牛杂三人共享。但她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就推让,可是嘴里刚才咬了一口的牛杂很快就下肚了,很吊胃啊!禁不住诱惑,最后还是她自已动手,轮流地在两串牛杂中、一块一块地拿着吃。这时候,所有的烦恼都甩到街后,我们边吃着和味牛杂边说笑着,迎着寒风继续向前走。
有时候,我们也买碗装的萝卜牛杂,碗装的牛杂多了白萝卜。白萝卜吸收了牛杂的汤汁,风味特好。按中医的说法,牛杂伴有许多辛香料而偏燥热,加入了性甘偏凉的萝卜,就起到中和、润燥的作用。但在很多时候,更喜欢手拿着牛杂串,吃起来更随意更洒脱,是儿时美味的记忆。
牛杂源于传说,古时候有一位大王在先农坛亲耕祭农神时,突然天降大雨,大王看到当地百牛杂姓饥谨,立即下令屠宰亲耕的牛,将牛肉和牛杂放入锅中。百姓食后醇正鲜美、味道甚好至此流传至山东等地。
但另有传说,说牛杂的发明是在光绪年间,由一个住在广州光塔寺附近的回族厨师发明的。回教徒不吃猪肉,这个厨师就在寺附近开了一家牛香店,把牛杂加入各种香料煮透了,用剪刀剪成小块、入竹签成串出售,因味道很好吸引了附近的回民。于是“识食”(粤语,意思是懂得饮食)的广州人都来仿效,牛杂串/萝卜牛杂就流传至今。
有吃货朋友告诉我,现在在广州,虽然有很多卖牛杂的摊档和店,但最喜欢的还是在广州饮食江湖中传说最佳的:“阿婆牛杂”。
“阿婆牛杂”就是深藏在广州芳村街巷里面的一位70多岁的阿婆,她以独特的的配方调制和味牛杂,而且周末才开档一次出售,所以供不应求。阿婆多年来只为坚守那份独特的和味,却不求挣大钱,所以很受识途的食客欢迊。闻香而去的食客坚持不懈地排长队,就是为了品尝阿婆特制的和味牛杂。所以,想吃和味牛杂,就去小巷里找阿婆。
和味牛杂,绝对是一道人间美味。
“走鬼”也是粤语中有一个名词。它最初是出现在三、四十年代的香港,街上的无牌小贩包括卖牛杂的,常常被香港警察雇佣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人、为了执法而驱赶,港人称他们是“红毛鬼”(他们中有红毛混血儿)。无牌小贩摆卖时,只要远远地看到“红毛鬼”来了,就有人叫一声:“走呀,鬼来了!”,小贩们即推车逃避,以后就变成了简单的叫法:“走鬼”,这是粤港两地人所熟知的名词,这现象同样出现在广州,但不是鬼而是人,被有威胁性的人追如被鬼追,所以广州人也叫“走鬼”。大凡光顾过街上小车的牛杂串、或是其它小食的人,都会对“走鬼”有印象。
生活在海外,虽然粤式饮茶已经很容易找到了,大碗的牛杂也不难吃到了,甚至我的西人朋友也能接受牛杂了,只是没有街边上小车卖的牛杂。有时候,从视频中见国内的人,从街上卖牛杂的小车拿起一串串牛杂在吧唧吧唧的时候,就会提醒自己,下一次回广州,别忘了去小巷里找那位阿婆,吃和味牛杂。
看官,如果你是和味牛杂的老食客,希望我的絮絮叨叨能提起你对和味牛杂滋味的记忆,还有伴随着心底里、一幅幅儿时的街市风情画;如果你从没吃过和味牛杂,请你大胆地往前走、去尝试,相信你会喜欢上的。谢谢你的分享!
(本文图片取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