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前途(二)
连续加班,回到家里九点多了,女儿在灯下默默地给她的芭蕾舞鞋缝缎带。去年三月份她老师对她的双脚一番评估,觉得已经成长到了可以穿的程度,到现在刚好一年,已经换了好几双舞鞋了。一双鞋200块,最多三个月就得更换,不是小了就是破了,而这仅仅是这项课外活动所消耗的最少的钱,可以忽略不计的。参加比赛的训练费还有各种花销是大头,时间上的投入就更是不可斗量的了。每周的训练超过15个小时,曾经有过的其他兴趣爱好很多都不得不终结,给这一项爱好让路。从她加入competition,以前玩过的滑冰、骑马、画画、吉它,还有中文课,全停了,就保留了钢琴,她不愿意半途而废,现在还不紧不慢地为考级而弹着,在跳舞和上学之余的时间夹缝中存活,不知还能坚持多久。她对钢琴并无兴趣,每天都得催着她弹,可你要让她放弃她不干,大概她觉得以后没法对自己交代,长大了回想起来会后悔。
跳舞的代价除了舍弃其他爱好、大笔的钱,还有很多看不见的。不过好象学艺都这样,不是有句话是专门描述学艺的么,"人前光鲜,人后流泪'。这孩子倒还没流太多泪,但也有类似的。
人前穿上,挺好看
人后脱下再看,不忍目睹
在学舞上投入这么多,可其实是没有什么收获的。因为她实在缺乏天赋,这点她自己也很清楚。在艺术类里,舞蹈可能是对天赋要求最高的,一万个人里很可能也挑不出一个天才。舞蹈要求一个人对音乐、体操、自身体质、柔韧度、舞台表演等等都有很高的天分,哪项都不能缺,而其它兴趣爱好,你只要在一两点上突出就行了。比如弹琴,只要你音乐细胞发达,不用你有多么柔美的身材,你就能比别人学的快,学的好。这孩子在舞蹈所需的素质上,没有什么突出的。参加竞赛也有两三年了,鲜有得奖。除了老师编舞不出彩,也有她自己的因素。她实在就是个普通娃。身材?还行,不知道以后会不会发胖。柔韧度?欠佳,那些需要身体柔韧性的舞蹈动作,她同学练一个月,够她练一年的,还不一定能练出来。其他的,技巧还行,力量和爆发力比同学好,肌肉矫健,所以舞姿干净利落,这一项在比赛时常常是加分的。最失分的一项是舞台表现力,这和她的性格有太大关系。
很难用语言去形容什么是舞台表现力。只能说有的人,天生就是属于舞台的。往舞台上一站,不用做什么,就能吸引观众的目光。这样的人在表演时,很容易赢得观众的共鸣,就是所谓的舞台感,天生的舞台感,这孩子没有。在她10岁以后她变的特别安静,害羞。她羞于做出那些舞台表演必须要做的夸张表情,不管跳什么,不管想表现什么,自始至终总是同一种笑容,她老师说那是"东方女子所特有的温婉气质"。
这话听起来好,其实是在委婉地表达不满。因为老师们并不希望看到她这么含蓄,舞蹈是需要夸张的。为此她挨了不少骂。"Ugly face!",老师一急了就这么骂她,"Look! Look at the mirror! See how UGLY you are!"。她受不了就抱着我委屈地大哭,哭完了接着跳。我说你就从没想过放弃么,她摇头。该干嘛干嘛。这点上,我真挺佩服她的,比我皮实,内心强大。至于她的'东方女孩子含蓄而温柔的笑容',我更无法怪她,因为那是潜移默化从我这里习得的。我就是这样的人,从来不露齿笑,指望她表情丰富,Drama, 不是做梦么,而情绪drama大喜大悲,什么表情都能做出来,是表演这一行所必备的基本素质。
她所受的这些羞辱能让她发愤图强争取得第一名么?几乎不可能。但她经受羞辱指责的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很有价值的。她不再是幼童了,没人再哄着她高兴,哄着她玩了。再过两三个月就13岁,一个人长大过程中所要经历的屈辱,挫折,在这个年龄应该开始体验了。那种面对挫折面对拒绝,面对失败的平常心,从10岁以后就要被逐渐训练出来,否则她成人以后,一个失败的巨浪打击过来,她会比别人更危险,更容易脆折。小时候到处受欢迎到处被人夸,各方面都优秀,人见人爱的幸运儿,成人后一旦遭受到挫折,也许那挫折仅仅是小小的一次拒绝,放在他身上都会比普通人更难渡过,由此产生的自我否定和屈辱感,会比普通人更强烈。
被否定了不自卑,被肯定了不自大,不以他人包括父母师长的眼光左右对自己的评价,该干嘛干嘛。一个人在他成年以前,在踏入社会以前就要陪养出这样的坚韧,不容易呢。我这孩子正在这条路上修炼着,她没有摔个跟头或者掉个悬崖然后捡到一本武功宝典,能不能练出来谁都不知道。弄不好走火入魔练大发了,也未可知。
所谓练大发了,其实就是挫折教育过头了。挫折教育这个概念,从它一提出来就有好多家长认同,而我从第一次听到,就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头。因为教育是人工的,是一种人为做出的行为,而挫折属于天然领域,是不能人工合成的。把挫折和教育放一起,就变成了人工干预,要不过火要不力度不够,触不到被教育的人内心。我看到的一些家长分享的挫折教育经验,其实是给孩子人工制造点麻烦,嫌他们太安逸了,"现在的孩子啊,都是蜜罐里泡大的…"于是怎么琢磨着也得给他找点难题,为难孩子一把。担心他们将来遇到点小挫折就一蹶不振,这担心倒是合理的,可为此给孩子人造挫折,我觉得肯定培养不出孩子的坚韧品质,因为人造的挫折是假的,没有真挫折来临时的震撼力,家长在这过程中,还一不小心就暴露出了自己的嫉妒心--嫉妒孩子的童年比自己的童年幸福安逸。其实仔细想想,咱们这么粗厉的童年长大的,真养出坚韧的心了么,还是养出更脆的玻璃心。因为咱们那种又太粗糙了,粗到了暴力的程度,简称粗暴,长大反而也很脆弱,与从未经受过否定的精细养大的孩子,殊途同归。
其实一个孩子在未成年之前,遇到的自然挫折、老天给他的困难,已经足够历练他的心了。象我这孩子被老师说丑,实在是太普遍的遭遇了。我觉得这边的孩子一点不比国内的孩子'蜜罐',因为这边孩子课外活动的花样和时间比国内多的多,国内由于学业压力太大,孩子在运动和文艺上的时间被挤压到很小,而文体艺术项目的培训和比赛,是最能让一个人直面挫折和失败的。实际上这里的教练一点都不nice,小孩挨骂是普遍现象,你受不了,你往心里去,你退出被自然淘汰,是你自己的事,但是如果你过来了,那就是一个挺值得回想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