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英国隔离日记|孩子的成长也许只需要一个花园(4/29)

英国隔离日记|孩子的成长也许只需要一个花园(4/29)

博客

英国隔离日记|孩子的成长也许只需要一个花园(4/29)

?作者:Minnie Walker

 

作者旅居英国乡野,自称“其实就是在英国走上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道路。” 经其同意,现将她的隔离日记陆续选登于此。

二零二零年四月二十八日 星期二   雨   农历四月初六

禁足在家,终于有大把时间看书了。我是坐在花园里的小木屋里开始读弗朗西斯.博内特写的《神秘花园》的。小屋左右有两丛竹子,对着池塘,鸭子在塘里游荡,池塘边开着一丛丛白色的花朵,它们有一个好听的名字:Lili in the Valley.

这本1911年出版的书,在英国可谓家喻户晓。当婆婆知道我正在读这本书时,连声赞叹:这可是本好书啊!我告诉她作为一个外国人,需要在您的国家里呆很长时间方能真正体会这本书的妙处。她回答:Indeed!

这本书描述了两个病态的,久居室内的10岁贵族孩子,如何在一个农民孩子的引领下,每天到一个被遗弃十年的神秘花园探寻魔法的出现。穷孩子懂得植物的习性,动物的语言,他以一种最朴实阳光的态度,最平易近人的微笑,感染了这两个当初心理灰暗、脾气暴躁、待人接物极为粗鲁、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熊孩子,让他们和他一起与动物为友,打理花园,增进锻炼,逐渐成为身心健康的儿童。

读这部一百多年以前的小说,非常奇妙地发现,书中描述的一切,作者想表达的意思,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启发意义。

现在的孩子们,其实许多和书中贵族子弟Mary及 Colin有相通之处。

Mary 一家在印度,父母得伤寒使之一夜之间成了孤儿,被送回英国舅舅家。她在印度过着优裕的日子,但父母几乎从不过问她的生活,一个忙于工作,一个忙于交际,她被完全交给印度仆人照看。这些仆人对她言听计从,从不敢多言,使其骄纵乖戾,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因为极少运动,身体单薄,脸色暗黄,头发稀薄,见人爱答不理,成天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成了一个人见人不爱的女孩子。

舅舅家里也有一个同龄的男孩,叫Colin,这位更是过份,母亲因生他而死去,父亲迁怒于他,从此不愿见这个孩子。整个大庄园充满了阴暗,悲催,紧张的氛围。Colin在这种氛围里长到10岁,没有出过门,整天躺床上病病歪歪,从来没用自己的腿走过路,所有的人都认为他活不长,他自己也时常因此念头歇斯底里,哀嚎狂躁,极为无礼横蛮。

试想想我们的孩子,做父母的忙着上班挣钱,无法陪伴孩子,基本上都是交给老一辈或者阿姨来照看,其结果就是孩子比较被娇惯;还有那种父母管得过度的,让孩子本能地抵制,长此以往也养出一个性格乖戾的孩子。尤其是城里长大的,更是少于和自然接触,在家宅着做‘高级’事情的时候多,失去了小孩子应该有的天真和好奇。

故事里的这两个孩子却因为一个花园改变了人生。

Colin的亡母生前有一个钟爱的花园,她死后男主人悲哀至极,把花园关闭,扔掉了钥匙,10年没有人进去过。Mary刚来的时候,在这个偌大的庄园里每天无所事事,除了一个小仆人管吃喝,没有任何人过问她的成长。当她听说这个神秘花园后,一个孩子天性里的好奇驱使她想尽办法想进去看看,几经周折,在一只知更鸟的引领下,她意外地找到了钥匙,打开了神秘花园的铁门,一个新的世界就此展开。

虽然她发现了这个神秘花园,看到了在初春的冻土上蠢蠢欲出的新芽,感觉到自然有一种律动,激发了她的好奇心,但如果不是在一个有十二个兄弟姐妹的农庄小男孩的引领下,她对这个花园的一切疑问都不会有答案。

一个整天在荒原上奔跑玩耍、和小动物亲密无间的男孩,把狐狸、松鼠、新生的小羊羔都带到了这个花园里。而Mary也想办法把她的表弟Colin用轮椅推进了花园。从此,这里成了他们发现魔法、感受自然在他们内心产生魔力、重新认识自我和世界的世外桃源。孩子应有的童真在玩耍欢笑中完全还原,对生活的热爱显示出迫不及待的热情,而这一切,从始至终,没有大宅中成年人的参与,完全是靠孩子自己在一个避世的花园里,通过和自然的对话得到的。这就是作者倾尽所有笔墨诠释出来的有关教育最朴素的道理:孩子的教育是在大自然中完成的。

书中多次提到新鲜空气对孩子们的重要性。因为如果多呼吸新鲜空气,那你就必须到户外,到户外活动,必然让胃口好,胃口好了,脸色就不再苍白,心情也会随之好起来。这其实是多么简单的一个道理,一百年前如此,现在也如此。

可惜现在有些地方新鲜空气成了奢侈品,出门不如呆家里安全,这是现代孩子们的一个重大损失,设计再奇妙的电脑游戏也无法取代一个孩子在洁净的户外玩一根普通的跳绳的意义。那个在大自然中长大的农家男孩最大的特点就是:有一张大嘴,随时都咧开着,给你一个灿烂的笑容。现代的孩子,学的东西越来越多,脸上的笑容却是越来越少了。

十年来,在英国人的影响下,我对园艺以及英国人对花园的感情和认知也有了些心得。在这个基础上看此书,对书中描写的动植物,以及小孩子们在其间对花园布局、种植以及各种鸟类的描述颇能心领神会,这也是读这本书的乐趣所在。比如书中描写居住在神秘花园的知更鸟,便是英国人最钟情的鸟类,它们非常通人性,能辨别出哪种人是可以信赖亲近的。

我知道这个是因为多少年来,每天早上遛狗到湖边,总有一位穿西装打领带的老人,拿着一桶鸟食儿等待他的知更鸟,那鸟一看到老人,就会飞到他面前,黑色的眼睛愉快地看着他,欢乐地唱起来,场面非常动人。也就是这只鸟,在书中,不断引领Mary,最终找到了神秘花园的钥匙。再比如说早春英国花园里像地毯一样铺开的各种花朵,在书中被描述得栩栩如生,让从印度来的Mary, 从未出过门的Colin看得如痴如醉。一百多年前的孩子,没有电视电脑手机,当他们到大自然里的时候,眼睛看到的,心里想到的,滋生出的一切好奇都和自然有关,这个比现在的孩子要单纯了许多,在我看来也要健康地多。现在有多少孩子,即使到了大自然里,也无法让他们的眼睛从电子用品的屏幕上移开,这种好奇心的转移,是否扭曲了小孩子的天性,有许多争议,但有一点无庸置疑,现在的孩子,如同温室里早熟的西红柿,个个红彤彤的,但吃起来真的没有西红柿味道。孩子的童年天性到哪里去了?

英国人常常说:Garden is good for your soul. 对于孩子的人生观来说,接近自然便是培养接地气的思维,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不虚荣,不急躁,春去秋来,四季循环,人生律动,有根可循。书中有个情节我印象很深: Colin 问Mary 为什么要相信那个农村小男孩?Mary 说:因为动物都很信任他,他到哪里,它们就跟到哪里。这难道不是一个极其朴素然而却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人生哲理吗?遗憾的是现在有多少小孩子(甚至大人)对动物有一种天生的惧怕?反过来,有多少动物不怕人的呢?看英国百年前的书籍,让我理解了为什么现在大家还会赞叹:英国的鸟不怕人耶!!相比起其他有些国家来讲,英国的鸟们是胆大包天的。在英国待久了,要不是常常有人提醒我:你家鸟好肥,烤着一定不错。我真忘了这个世界上还有啥都吃,最后吃得全世界人都被关在家里的民族。

又开学了,孩子在家上网课,我看着焦心。天天眼睛长时间盯着屏幕,学那些今后不知到底能让她明白多少人生道理的不接地气的七七八八,我的脑子里一直环绕着一个声音:让她去花园里耍耍吧,现在不耍,9月份学校真要开门的话,她就更没时间去捉蚯蚓,到鸡舍里捡蛋了。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皮皮蝦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