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推荐】换一个角度审视青春期叛逆性
边走边摄朋友嘱托我,将她发现的这篇好文章推荐一下,作者何少牧
链接在这儿: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30763/201203/28754.html
是试着从生物学角度来讨论孩子们青春期的叛逆性问题。期待各位读过后发表自己感想~~~
有朋友说:假如青春期叛逆真的是如作者推断的:由于肽类激素、非肽类递质和神经调节因子过度活跃和紊乱的作用;那么,我们可以期望不久的将来,人类能够运用这些物质的佶抗剂来缓解甚至彻底解决困扰我们的这个令人头疼问题。(小百脸)
这是自然发展规律,你打破一种规律,用药物,那么就会出现另一种不平衡。用药物固然也许可以控制青春期冲动。但是也许会限制大脑的正常发育。BBC 有一个纪录片就是记录青春期脑部发育的。青春期是脑部发育成熟前最后一个高峰期。所以,激素的发育有时迫使年轻人作一些不考虑后果的事情,通过刺激来获得快感。这是人生的必有阶段。BBC 也提到如何来引导,释放。和楼主说的方法差不多。
(shambles)
时间洒洒离去,蓦然发现儿子已经是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他了。。。我常常还期望着他,像以前一样,无条件的遵守父母的指令。当我time out他的时候,他已经不是立刻去洗手间呆着了,而是有时会无意的抗拒着。这样的抗拒有时让我不知怎么处理,点燃我的怒火。当我的怒火外露,年幼的儿子仍有一丝害怕与胆怯,于是接受我的指令。他的害怕与胆怯,让我事后后悔:怎么能让孩子胆怯害怕我呢?他的害怕与胆怯,又让我忧虑:当孩子不再害怕与胆怯,我怎样能与他交流沟通?(蓝天白云绿水)
人到中年,我们都面临同样的问题与困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和处理,直接关系着家庭的和睦、子女的成长以及我们自己生活的质量。关于这个问题议论不少,但这篇文章重点从生物学的角度剖析了青春期叛逆的生物学基础,让我们能以更理性、更包容的爱,来和子女一起走过这段不太平坦的旅程。
(边走边摄)
原文如下:(插图另配)
青春期叛逆性跨越民族、种族和国家的界限,存在于任何政治制度下、任何经济环境和文化背景的亿万家庭之中,给社会带来严重的挑战。它所造成的家庭冲突、学习中断、离家出走、滥用毒品、暴力犯罪等等问题,使政府、社会、家长头疼不已。根据加拿大官方的统计资料, 14-19 岁青少年的犯罪率远高于任何其他年龄组,参看 http://www.ccsd.ca/cpsd/ccsd/c_age.htm 。更严重的是:在成年犯罪的那部分人中,绝大多数可以追溯到青春期的根源。当然我们也看到:在历史上做出重大(正面或负面)影响的人物,大都有一个不同凡响的青少年时代。既往学术研究的重点是经济环境、家庭背景、社会影响、学校教育等人文方面。
本文试图从生物学角度来讨论这一问题。
在生物进化过程中,脊椎动物从海洋移居陆地后,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大大扩张和复杂化了,年幼子代必须依赖亲代的庇护和抚养才能成长。总的趋势是:动物进化到越高级的形式,寿命越长,生育率也越低。因此,如果某种高等动物不能拥有保护子代健康成长的本能,这物种必然不能延续到今天,这是很容易理解的。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子代在有能力自我生存之后,在获得繁殖力之前,必须有一种机制使之离开亲代独立生活,以
(一)避免近亲交配和繁殖,因为这关系到后代的健康、强壮和竞争力,关系到优良基因的延续;(二)扩展种群的生存空间。这个时机就是青春期,这个机制就是叛逆性。麻雀翅膀硬了就得离巢,老虎学会捕获猎物后要自立山头。假如我们的祖先没有获得青春期叛逆这种性状并把它遗传到今天的话,人类必然在漫长的、残酷的生存竞争中被淘汰。这就是青春期叛逆的合理性。
如果大家同意青春期叛逆性的存在远远早于猴子走出丛林拿起石块和火把瞬间的话,那么也应该承认: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向青春期叛逆性挑战,而不是反之。
首先,人类发展了意识、思维、伦理观念和社会道德,这使得乱伦成为极罕见的行为。
其次,人类的空间和环境开拓不再是盲目的生物学行为,而是深思熟虑的有计划行动。
另外,社会的不良因素,如帮派、毒品、赌博、不负责任的媒体(包括近年来大行其道的互联网)等等,都对涉世未深的青少年造成巨大危险。
最后,由于获取生活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手段复杂化,人必须通过长时期的学习方能获得足够的社会生存和竞争能力,尤其是 18 世纪的工业革命和 20 世纪的信息革命后,人再也不是摘果子充饥就可以生存并繁殖的动物了,他们在整个青春期,甚至二十多岁的年青人还得依赖父母的养育。在这些情况下,叛逆性的正面意义减少而其负面意义凸显出来。
既然青春期叛逆性是由于生物进化获得的,那么,它必定以物质(即某种身体结构)的方式遗传。也就是说,在人体内存在某种结构及产品造成青春期叛逆性。最合理的推断 , 这种结构应是在脑内。最近很多科学家试图用最先进的技术探索青年人脑结构的特点,据说有一些收获(参看 National Geographic 2011 年 October 号文章《 The Teenage Brain 》) http://ngm.nationalgeographic.com/2011/10/teenage-brains/dobbs-text 。不过我对此抱怀疑态度,首先作者没有证明这些变化和叛逆性存在直接关联,而且我觉得这些结构的变化很可能只是若干细胞群的活动增加,不可能应用目前的 imagine 技术就能检测出来。
下面这句话大概已没有争论:青春期是由下丘脑分泌的几种肽类脑激素启动的,最重要的当属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这是一种由 10 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短肽,生理功能是促进垂体前叶相关靶细胞分泌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其次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激素释放激素、生长激素释放激素等。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多种兴奋性和抑制性神经调节因子共同参与了此过程,包括 γ- 氨基丁酸、神经肽 Y 及褪黑激素等等。 70 年代以来,已发现、分析及合成很多种脑内肽类激素,包括非常特别的吗啡样肽类, β 内啡肽是其中最典型的一种,极小量的这种 31 肽就能对情绪发生强力的影响。神经肽是一类特殊的信息物质,特点是含量低、活性高、作用广泛而又复杂,在体内调节多种多样的生理功能,如痛觉、睡眠、情绪、学习与记忆乃至神经系统本身的分化和发育。尤其要注意的是:这些肽类常常有一个共同的大蛋白质分子前体。这前体分解后形成多条或长或短的肽链,各条肽链具有可能完全不同的生物活性。另外,在胃肠道和淋巴器官等外周部位也能产生结构完全相同的肽类,但它们被血 - 脑屏障所阻,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甚微。除神经肽外,青春期脑内非肽类递质和神经调节因子也处于极活跃的状态,尤应注意的是儿茶酚胺、 5- 羥色胺和多巴胺。
由于性腺尚未成熟,性激素对中枢的反馈不足,青春时期脑内的神经细胞内分泌活动极其活跃和紊乱。下面这一句话纯属我自己的推测,目前未有确凿证据,盼望读者回应及讨论:很可能是由于肽类激素、非肽类递质和神经调节因子过度活跃和紊乱的作用,青年人的叛逆思维、情绪波动都达到高峰。这种紊乱的分泌状况要持续到性腺发育完全,血浆性激素水平足以负反馈至大脑抑制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活动,达到一种静态平衡才结束。这时,这个青年人也就已经在身体和精神上发育成为成年人,他(她)的叛逆性行为也慢慢的回复正常。我们也认为“这孩子终于懂事了”。
最后谈谈家长对叛逆的子女应取什么态度。既然青春期叛逆是一个正常的过程,那么
(一)要把工作做在青春期前,即预防。建立互信和良性互动是最重要的。让年幼子女愿意和你倾谈。 Paul Tillich 说:“ The first duty of love is to listen ”。尊重他们的自尊、隐私和选择。谈话的内容主要应是他们喜欢的题目:体育比赛、流行音乐、时装、电影、朋友, What's new in school ……,切忌总想教育他们。如何谈比谈什么更重要,要在青春期前夕就把自己的角色从父母调整为知心朋友,这样在他们逐渐步入青春期时,仍然愿意把自己的想法(不管它如何荒唐)和你倾诉和商量,那么你已经成功一大半了。
( 二 ) 身教重于言教。你希望孩子们做什么样的人,你自己就应该做出榜样。有诚实、向上、具备平等竞争意识的孩子是你一生最大的福气。但先决条件是你得让他们敬佩和为你自豪。
(三)和学校保持良好的交通,这不单使你随时掌握孩子的学习和交友情况,更使孩子感受到你对他们的关心。
(四)即使已经出现叛逆行为,也一定要保持冷静和宽容的态度,尽你能做的去帮助他们,而不是唠叨:“我为你……”。要让孩子知道:不管发生了什么,你永远是爱他们的。请相信:你的孩子早晚会让你满意和自豪。
笔者自己教育子女也不是很成功。那时工作忙,起初疏忽了。后来靠着忍耐和等待,谢天谢地,后果还不错。这里把我的事后思考说出来供大家参考。(何少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