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情”和中共的所谓扶贫
我有一搭没一搭地陪着老人看完了热播电视剧“山海情”,实事求是讲,这部剧不错,人物刻画饱满,冲突设计合理,其故事原型还是有事实基础的,作者可能是亲历其事的人,演员的表演也非常好。就电视剧而言,可以打高分。
但除了党的宣传机构,很多的海外华人,也跟着节奏歌颂起党了,文学城里就有人把这部剧和中共的扶贫政策挂上钩,好像有部好剧,就等于有个好政策,好成就了。那也太简单化了,从我的眼光看,就是本剧所叙述的故事,也没歌颂党的扶贫政策好!
本剧故事开始于1991年,国家在戈壁滩上一处鸟不拉屎的地方,拓出一块吊庄移民区,使用高压政策,强迫干部连哄带骗把山民迁到那里。到了那里,没水没电,都住在地窖里,厨厕就在露天,要靠移民打工赚的钱,自个儿把房子盖起来。故事到了1996年,五年后还没通电,本来免费的水,又要高价自个买,至少有三集是讲怎么去引电的事。
这叫什么扶贫?政府本来有责任为每一个公民提供公共服务,如医疗,教育,警察等,加拿大美国再偏僻的地方也有这些。共产党因为居民住得太分散,就图省事把他们集中到一处,又不给他们任何帮助,这叫推卸政府职责!
接下来又搞出个东西对口扶贫,让福建省的援助宁夏的。中央政府这么做就很荒唐,每个省都是向中央交纳国税的,援助穷省的责任属于中央,推给一个富省是不合理的。就好像父亲自己不管穷孩子,却让过的好的其他孩子去管,这是推卸责任。
党国制度比美国有点好处,每一个地方,每一个人都从属于党。福建不是福建人的,是党的,福建的干部命都是党的,何况让你出人出钱。为了个人的事业,当然也有更高尚的目的,以陈县长,凌教授之类的投身于宁夏的脱贫事业。为了个人的事业,当然也有更高尚的目的,以德福,张书记,白校长之类的当地干部投身于宁夏的脱贫事业。但让吊庄,或闽宁真正富起来的,真正脱贫了的,并不是扶贫政策,而是科技和市场经济。
凌教授研究和推广了草植蘑菇技术,使得在戈壁滩不适合种植庄稼的地区的移民有了一个生计。以后引进了红葡萄种植,非常适合于宁夏地区,使得这里有了一个有优势的经济资源,宁夏才发展了起来。这里,一是科技(蘑菇和红葡萄种植),二是市场,把当地的资源与中国乃至世界的市场连接起来了,少了这两个条件,党员再是努力也没用。
最后一集有点烂尾了,当年的四个小伙伴加上德福全都非富即贵,带上下一代,去看那变得绿油油的涌泉村老家,口里说着,甜啊。言外之意,如果没党的政策好,哪有今天的甜啊。我不清楚宁夏是否现在变成绿洲了,绿不绿应该首先决定于当地自然条件,而不是政策好坏,内华达现在也是沙漠,但前面讲了那么多宁夏适合种红葡萄的优点,如果变成湿度这么大的绿地,恐怕葡萄种不成了。另外,扶贫的目标要都变成他们那样的贵族,那估计是不可能的。李总理在人大说了,中国还有6亿人每月收入1000元左右,也就年收入在1万二千元。而剧中的人,按他们的排场,至少年收入百万以上。
中共最拿得出手的贡献,就是脱贫。这所有人都不否认,但吹得过了,那就成仙了。政府做得好是应该的,老百姓愿意感谢当然可以,去拉感谢就俗了,至于一定要归功于政策,制度,那顶真起来,还真不一定呢。
以美国为例,今天的美国,并不是天生沃土,而是无数美国人努力改造的结果。北美中部,没有横亘的山脉,冬天北风直吹到大洋,夏天海风旋至北极,形成一种独特的气候:这儿只长草,不长树,植皮不厚,很干燥多风,容易沙化。早期移民难以在那儿生存,因为难以找到建房的树木。以后铁路通了,运来建材,开垦了土地,却遇上了蝗虫灾,差不多十年,蝗虫让中部变得荒野千里。后来农药让蝗虫绝了种,但农垦使得中部迅速沙化。而中部风大,常常有龙卷风,风刮过干燥的土壤,会产生强大的静电,从而带起更多的尘土,形成巨大的沙尘暴。那沙尘暴让中国近年的小巫见大巫,能僻天盖日大半年,当地颗粒无收不说,还死了好多人,大多数人只能背井离乡。电影“愤怒的葡萄”就描写的那段悲惨往事。经过靠十年的植树,恢复土地植皮,另外也依仗气候改善,中部才重新繁荣起来。
这里没有党,美国政府也没有让加州政府来帮助。植树是政府以政策导向的,愿意来改善环境的公司将予以免税,政府也投资了基础建设。再困难,政府也提供了公共服务。干好了,也没人宣传,只是老百姓用脚投了票。大量人口移民到了原来寸草不生的中部,有了人,就有了生气,有了商机,有了繁荣。
至于习近平要确保中国在2020年“全部脱贫”(已经宣布胜利完成了),其标准是要“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消除绝对贫困;确保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稳定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主要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贫困就像犯罪一样,是人类社会的常态。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没有贫困,没有犯罪。把脱贫作为政府的任务,通过特殊手段达成目标。历史证明,这种脱贫是不可持续的,之后贫困还会卷土重来。至于帮助贫困地区脱贫,是政府的本职工作,根本不值得赞扬,更不用说自吹自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