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西方的左,源于何时? (二)

西方的左,源于何时? (二)

博客

在加拿大最初的年月里,作为一个挣扎在生存线上的留学生,我对社会变迁,切身体验不深。倒是留在记忆里的一则笑话,今天再来回味,恍然大悟感叹不已。那是我和我的同学好友Rachel一家同住时,她的丈夫Mark在饭桌上说过的一个段子:“我是一名白人,且不幸生为男性,更糟的是又有专业工作和稳定收入,偏偏还是异性恋,更气人的是家庭还忒稳定,竟然不想离婚。这一切,就足以构成了我的原罪。我是罪恶压迫的始祖源头,所有人都是受害者,可以对我发泄憎恨提起控诉。”哈哈哈,我笑得可欢了!虽然知道这是冷幽默,但是我当时并没有能够体会荒诞背后当事人的酸楚。

四年以后,妹妹自故乡飞来,开始与我并肩奋斗。妹妹获得了奖学金,将在安省的一所著名大学攻读硕士。一个学期结束后的圣诞寒假,妹妹来到多伦多,姐妹欢聚,讲述着各自领域里的花絮。我最关心她的助教工作:一个中国人,要给英美文学专业而且母语是英语的本科学生教授课程,主持讨论会,批改作业,会是什么样的挑战。

妹妹说:“当然紧张啦!我刚开始时在教室外都是自扇两耳光,深吸一口气,狠狠一推门,然后,然后竟然也就粉墨登场了!”咯咯咯笑完后她又跟我分享了和学生们的互动,口头的,也有笔试的。原来西方大学里的英语专业,也在精读广为中国人所知晓的“简爱”。我对"简爱"的痴迷让我迫切想知道西方的青年如何看待这部经典。妹妹给我一一道来,直听得我目瞪口呆。

有人认为简纯情的表象下藏着极度的势利。这势利是对现有阶级的默许认同。假若罗切斯特开始时就一贫如洗,她未必会爱上他。而后来简的回归只是因为她已经做了感情的俘虏才不得以而为之;

有人认为简的女权解放并不彻底深刻。虽然贫穷,却因为是牧师的女儿,简潜意识里依然把自己看成淑女,以为自己高过一般仆人,高过所教过的私生女或者贫民孩子。这种根深蒂固的阶级意识使得她的奋斗只是淑女贵妇的女权解放而已;

有人认为简是种族主义者。当圣约翰邀请她一起去印度传教,她虽然以不爱为由拒绝了他,更深的原因却可能是: 在简的思想认知里,除了阴郁葱茏的英格兰才是文明人间,其他地方都是蛮夷之邦。她对其他民族和文化是排斥和鄙夷的;

有人认为简是高高在上的殖民主义者。她不由自主地妖魔化来自加勒比殖民地的人,把罗切斯特的前妻描述成疯子,把妻弟描述成不祥的来客,而只有她自己,这个纯粹的英伦女儿,才具备理性的光辉;

还有等等等等...OMG,我第一次知道文学批判可以这样延伸发挥,简直比江青批判"早春二月"还要厉害。一个维多利亚时代的年轻女性,带着自食其力的勇气和对爱情的渴望,靠着坚定不移的信仰度过了生活中的重重磨难,而今却被硬生生地拖到现代"政治正确"的放大镜下,被审视得千疮百孔。今天,当"飘"这样的经典作品在美国纷纷下架,你还会奇怪吗?

据妹妹说,有次与某教授谈到Pearl Buck,谈到传教士,该教授不屑地说:"Missionary, that's just business! " 我曾经以为西方文学的审美价值就在于"不但有苦难,而且有救赎"。无论是勃朗蒂的"简爱",还是雨果的"悲惨世界",或者托尔斯泰的"复活",都是在揭露了宗教的虚伪之后,更加坚定地讴歌对上帝的信和爱。今天的人文教育领域,对待信仰,却只有嘲弄般的愤世。他们倒是不嫉俗,而是全然拥抱世俗了。

福山在分析自由主义的局限性时认为,自由主义否认了人还有更高灵魂追求的需要和能力。我认为恰是如此。简爱被命运扔到荒原,风暴肆虐,跌倒了爬起,再苦也不背离上帝的道,是因为她知道,她的人生是她个人与上帝之间的一个契约。当罗切斯特把自己的玩世不恭归咎为命运对一个青年的打击所致,简爱告诉他: 每个人当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外部世界不成借口。

信心真是一件礼物。简爱从自己的童年伙伴海伦那里得到了这个礼物。海伦因为同情简爱,被孤儿院长惩罚,得了风寒。在生命的最后一夜,两个女孩紧紧相拥。海伦边咳嗽边告诉简爱:"简,不要怀疑。无论怎样,都不要怀疑。"这一幕让我热泪盈眶。简后来做到了不移不懈,是因为她在童年被真正的天使光照过。这光,足以抵御一辈子的寒冷与黑暗了。而简爱这部作品,又把信心的礼物传给了我。这,难道不才应该是文学的意义吗?

齐邦媛先生在她的"巨流河"里以大量的篇幅记录了她为了文学的"去政治化"所做的不懈努力。她说:"我记得在乐山狭窄的街上,学潮队伍中仇恨的口号和扭曲的面孔。" 齐先生晚年与她大学同学会面,那些当年左得信誓旦旦,留守大陆的同学们,命运无一幸免。齐先生叹: 整整一代人,就这么毁了!

可惜,文艺的泛政治化竟然在西方堂皇登场,愈演愈烈。人文教育的全面左倾严重摧毁了年轻一代的审美与情操。表面看,年轻人似乎更"博爱",更"公义",但是因为信仰的缺失,这些激进理想没有任何根基。一旦幻灭,而我认为必定会幻灭,则怨天尤人,一厥不起。

我们中国父母,曾经抱着最大的善意来理解与子女的"代沟",认为是文化差异。而我们来到这里,不就是让下一代接受"更先进"的理念吗?我们太自卑了,竟然拱手把父母的教育职责完全交给了社会。

社会真的那么可信吗?我今天也想借一位文人之口喊出一句: 救救孩子!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思韵如蓝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