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比利亚半岛之旅 (14)科尔多瓦一瞥
伊比利亚半岛之旅 (14)科尔多瓦一瞥
快乐玉子
2019年6月16日 星期日
米哈斯酒店用完早餐后,出发去科尔多瓦(Cordoba)。
大巴沿地中海太阳海岸区驶行,大片的橄榄树又回来了。据说西班牙的橄榄树是古罗马帝国时代的殖民者带过来的。
“今天得抓紧时间,科尔多瓦大教堂九点半前免费进入,此时游人少,可以选个好角度拍拍照。”导游说。
若说经济发展科尔多瓦在西班牙诸多城市中算不上举足轻重,但若想了解摩尔人历史和文化,科尔多瓦不可或缺。摩尔人掌控伊比利亚半岛后,科尔多瓦乃整个半岛都城。她在西班牙甚至整个欧洲遐迩闻名,伊斯兰文化在这里留下格外重彩浓墨的一笔。
科尔多瓦位于瓜达尔基维尔河(River Guadalquivir)河畔,历史上不同民族如罗马人日耳曼人都曾在此居留过,唯摩尔人占据时间最长。城市古迹遍地,位于市中心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科尔多瓦大教堂最为著名。大教堂,西班牙语译为Catedral de Córdoba),伊斯兰人名她为科尔多瓦清真寺(Mezquita de Córdoba)。
公元711年摩尔人征服科尔多瓦,胜利者将当时日耳曼西哥人的圣·文森特·勒兰天主教教堂一分为二,开启伊斯兰教与天主教在同一空间祈祷礼拜的共存模式。这种现象持续到公元786年,随摩尔人统治势力增强,阿卜杜拉赫曼一世将天主教堂所属部分拆了,建起风格独特的大清真寺。
科尔多瓦大清真寺是欧洲最大清真寺,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宗教文化地位,她都是摩尔人翘首仰望的圣地。恢宏壮丽的科尔多瓦大清真寺以玛瑙碧玉大理石和花岗岩打造的美丽圆柱著称,850根圆柱创构出扑朔迷离的美妙景观。迷宮般多柱体的空间设计可与圣城麦加大清真寺媲美。正如穆罕默德·伊克巴勒所感叹:“数不清的柱子,就像是叙利亚绿洲里层叠的森林。“
1238年西班牙天主教夺回科尔多瓦。那时城里有数千座清真寺,天主教回归,清真寺大多废弃不用了,唯科尔多瓦大清真寺美得让人不舍丢弃。西班牙人将其改回天主教教堂,有意识地将清真寺最精美部分保留下来。天主教大教堂基本保留了清真寺外观,留下了那犹如森林般美好的玛瑙石柱、红白双色马蹄形的石拱、和精美的伊斯兰瓷贴。天主教人在原清真寺中心加建了文艺复兴式大教堂和中殿,多柱式结构形式和拱门瓷贴等伊斯兰文化元素被融入新建的教堂中,与文艺复兴古典风格融为一体。科尔多瓦大教堂成了这座城市的标志和骄傲。
不知不觉已到科尔多瓦。大巴只能停在城外,我们沿着古城墙,穿过古城门步入城市。
抬头望古堡,斑驳的黄色土墙涂满岁月沧桑。
科尔多瓦地陪已等在古城门前。
跟地陪走在大石板铺就的街路上,难怪不让车开进来,老城的街很窄。城市中心袖珍小广场立着手捧橄榄枝的塑像。再往里走就看见伊斯兰风味浓厚的街市。
大教堂就在街市旁。地陪带来消息,“大教堂今天举行重要活动,非教徒恐怕很难进入。我们再协商一下。”
一路听导游讲了太多大教堂前世今生的故事,既然来了,怎能不进去一睹芳容?耐心等待吧。趁机欣赏科尔多瓦大教堂外观和周围环境。
如果不是事先听过导游介绍,从外观上看,我认为她更象座清真寺。整个建筑呈典型伊斯兰风格的土黃色,高高的钟楼塔(bell tower)基本保留原清真寺塔楼风貌。
仰望塔顶,仿佛又见穆斯林人站在塔上敬颂古兰经的身影,隐约中似乎听到伊斯兰拖音绵长的音乐。
地陪说,这座奇特的建筑不仅在形式上把伊斯兰文化精髓与天主教精神有机结合,她也是两种宗教文化和平共处的历史见证。穆斯林在他们的朝拜堂,面向东南麦加圣城方向膜拜;天主教徒在自己私密的礼拜堂忏悔祈祷。
站在大教堂广场,聆听伊斯兰教与天主教相安无争敬拜各自上帝的故事,突然生出一种希冀:宗教信仰乃人类心灵的寄托,能信托的神当如光一样仁慈,海一般宽广。诸神若能和平共处,该消除多少人类纷争?
地陪的要求又被拒绝。大教堂公职人员办事一丝不苟,他们坚持今天傍晚才对公众开放,重大宗教活动时间,买了门票的游人也不得入内。
透过教堂大门和窗缝努力地朝里张望。厅里光线太暗,美丽的丛林藏在幽暗灯影中。
想上大教堂高塔,登塔电梯二欧元,半小时一波还限定人数。看看人头拥挤的排队队伍,我放弃了。时间有限,逛逛科尔多瓦城市吧。
循着地图,在大清真寺附近街市走走。
街道不宽,街道两旁建筑物上到处挂着花盆,街墙贴满彩绘瓷盘,科尔多瓦的街五颜六色色彩缤纷。据说这里的阿拉伯风瓷盘物美价廉。
街边火腿店十分醒目,如琵琶形状的大火腿排排串串,介绍说科尔多瓦的火腿风味独特。
走了几家香料店,终于发现西班牙红花,做西班牙海鲜饭不可缺少的调料,不便宜,八欧元四克。
按图索骥,找到地陪介绍的景点百花巷(Calle de Los Flores)。一条狭窄但装扮优雅的小巷。名曰百花,因家家户户的白色屋墙挂着大大小小的花盆,盆里鲜花绽放。
站在百花巷尽头的街正中,能看见大教堂高高的钟塔。狭窄的巷子里都是慕名而来的游客。拍照的人实在太多,小巷显得特别拥挤。若无人打扰,倒不失为一道优雅的街景。
不知不觉,又回到如凯旋门般的古城门。
穿过城门就看见古老的罗马桥。十六个拱形桥孔支撑整个桥身,长约三百米的石桥横跨瓜达尔基维尔河。大桥初建于公元一世纪,十三和十九世纪又经不同程度修缮。
巨石堆垒的大桥,简洁厚实,颇有历史感。二千多年风吹雨打,古罗马桥仍巍然屹立,至今仍为科尔多瓦人所用。
站在桥北端,遥望对岸的卡拉奥拉桥头堡。巍峨壮观的白色堡塔乃中世纪摩尔人统治时镇守大桥的军事堡垒。
多少年了,历史如桥下流水,一去不返,唯大桥未变古堡依旧。抛却宗教歧议,每个民族文化自有其迷人魅力。科尔多瓦的角角落落印证让我们摩尔人的灿烂文明。
午餐品尝科尔多瓦著名美食焖牛尾和红酒。餐厅富丽堂皇,石砌的圆拱门,异域风情浓郁。一见拱门又勾起心中遗憾,与美丽的“叙利亚森林”失之交臂实在太令人惋惜。心心念念想见的大教堂啊,为什么不能在此住一晚?导游知道大家心思,说是待会给我们答案。
无缘见科尔多瓦天主教大教堂,网上下载一照片,一睹芳容。
(照片来自网上,感谢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