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他拥有金钱、名望、远方和美食,却选择自杀

他拥有金钱、名望、远方和美食,却选择自杀

博客

他拥有金钱、名望、远方和美食,却选择自杀

原创: 梅姗姗 三联生活周刊

昨晚7点多,好友刀刀发给我一个截屏:安东尼·波登(Anthony Bourdain)自杀了。死在法国的一个旅馆,和前几天时尚界女领袖凯特·丝培一样,上吊身亡。而这前一天,他还在法国拍摄新一季的《未知之旅》。

当我还处于震惊和不信之间,朋友圈和推特瞬间开始悼念刷屏。当美国前总统奥巴马都发文说 “(安东尼波登)教会了我们食物。但更重要的是,他教会了我们[通过食物]坐在一起的能力”时,我被迫面对一个事实:安东尼波登,这个教会了无数人去行走世界的巨人,再也不在了。

 谁是安东尼

你可能不知道这个名字,但应该见过这张脸。或许是旅游卫视,或许是探索频道,或许是五星酒店客房里的一些英文频道。印象里他总是开着军用摩托车,在沙漠上狂飙,或在不同国家,和不同肤色的人把酒言欢。

他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酷,第二印象可能是“原来这世界还有这种东西存在”,第三印象,尤其是对于年轻人,则是:我也想过他这样的生活——探险,美食,周游世界。
波登总是说自己这样令人向往的生活是老天砸给他的。“我早在20岁就该死了。但突然在40岁的某一天,我发现自己火了,50岁的时候,我有了一个女儿。我感觉自己像偷了一辆车,一辆特别特别好的车,然后我每天都在看后视镜,总觉得自己会随时撞车。只是到现在,还没撞上而已。” 这是他在《半生不熟》这本随笔集里的一句话。
这话不是没有原因的。
在那个70年代,美国的厨师可以边做饭边酗酒,随时粗口爆群架,普通餐厅后厨甚至可以肆意吸毒做爱。作为20多岁的海洛因和可卡因成瘾者,波登觉得后厨这样环境的才配自己报复人生的目的:肆意妄为,然后时间到了,该死就死。在成瘾最甚时期,他甚至会在地毯缝隙捡薯片渣然后点燃,幻觉那里面可能还有自己吸剩的残粉。 
“我那个时候就是个混蛋。自私,偷东西,大声嚷嚷,头发又长,又有纹身又脏,基本上就是你马路上见而远之的那种”,波登说。“你就算把我邀请到你家洗澡,我都会直接把你药箱开开来看看有没有啥可致瘾的违禁药然后偷走。我是那种人。”

但波登不愿意承认的,是自己还有理想。波登喜欢写科幻小说,喜欢看亨特 ·汤普森(荒诞新闻的创始者,通过亲身经历来写新闻报道)和乔治·奥威尔(批判,真实写作风格的代表任务),所以在当瘾君子近10年后,突然有一天,就像灵感突显,他写了一片文章,叫做“吃饭前不要读这篇文章”,揭露自己厨师行业的肮脏内幕。这篇文章文风出奇的狡黠,聪颖,尖锐和真实。
但波登写了就写了,没觉得能干啥,仍然在后厨炸薯条,煎牛排。直到有一天在炸薯条的间隙,《纽约客》的编辑打电话给他,说想刊登他写的《吃饭前不要读这篇文章》。他傻了,但他乐了。他喜欢《纽约客》,不管这篇文章是怎么到纽约客编辑的手里,自己文章能刊登到《纽约客》,是个牛逼的事儿。
那时候的波登,已经快40岁了。他当然预计不到这篇文章给他后来的人生带来如何天翻地覆的转变,只是,突然他的人生开始有了正面的光。他决定戒毒。
“那时候每一天只要能控制毒瘾,我就会觉得自信增加了一分。要知道像我们这种老毒虫,十个里面六个都是死亡结局。我能活到今天是运气。”波登靠自己的意志力戒了毒,并且在接下来的10年里,陆续戒了抽烟和酗酒(偶尔会喝)。
正如他自己说的,40多岁的时候,他的人生突然开挂了。

他改变了什么

“假如你22岁,健康,有对知识的饥渴以及想变好的心,我强烈建议你去旅行 一一 走的越远越广越好。即便有时候你可能最好的环境也就是睡地板,这都不是问题。去看看世界,去看看在别的地方,他们怎么做饭,怎么吃饭,从这些不一样的世界和人生里观摩学习。这是我希望你做到的。”
这句话,是开挂后的波登人生写照,也是在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句话。

在认识波登以前,我从来没意识到“旅游”的定义可以这样:
在《波登不设限》耶路撒冷的一集。波登来到巴以冲突最严重的一个小镇子,对着镜头说:我接下来要去这个小镇本地独裁者的家里吃饭,能联系到他我很幸运,但我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我得非常小心我的语言,不然我们整个拍摄组生命安全都会受到威胁。但我有很多问题想问他,比如“你难道不担心人们会造反么?”

在越南的一集,他把刚卸任的奥巴马带到河内一家非常脏摊的家庭餐厅,跟奥巴马坐在廉价的小桌边,坐在塑料板凳上面,撸肉喝本地啤酒。一边吃饭,他一边问奥巴马“你对特朗普上台后最大的担心是什么?”
在日本的一集,他坐在一家烧鸟店,对面是一男一女两位SM大师,他一边撸串一边很真诚的跟姑娘了解作为S的心态是如何的,自己平日的生活是怎样的。跟M男性则深度了解了SM文化在日本社会的位置。 
我们都说食物将人联系在一起,但波登让世界看到的是:原来食物还可以开启,可以让从价值观到人生经历截然相反的人,坐在一张桌子上,聊自己从来没意识到可以聊的内容。而我们受众,则在他们的吃喝聊天中,窥见了完全不一样的世界,是怎么运作的。

 他的抑郁和死亡

从探索频道的《波登不设限》到CNN的《未知之旅》,这过去的20年,波登大概走遍了全世界每一个国家和小镇了。他说他一年有270天都在路上,这大概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生活。
“我有着世界上最好的工作。如果我还不开心,那就是我的想象世界出了问题。”这是他一次接受采访时对自己工作的评价。
但我不信这句话。或者,换句话说,我不信他说这句话时候,内心真正的感受。

或许20年前,在美食频道第一次允诺波登可以借由《一个厨师的旅程》节目,“由我们出钱让你去世界各个你没去过的地方看看”的时候,波登的开心是发自肺腑的。
但20年过去了,当这样的行程已经成为了常态,当他自己已经在这个美食圈,甚至这个世界,都有举足轻重的话语权时,当自己所有人生自私的梦想早已完成时,“我还在为什么而奋斗?” 可能是波登时刻在思考的话题。
他是想借助自己的话语权和名誉改变些什么的。他为宣传“不要浪费食物”的组织站出来说话,他继续冒着生命危险让更多年轻人看看外面的世界,他创办各种杂志(包括《福桃》,作为顾问之一),以及在各种纪录片里出现发声。
就像一个坏小子,蜕掉了血液里最没意义的叛逆,沉淀了自己灵魂里不羁的本质,然后让世界为他的无可复制的人格魅力折服。波登用自己一贯的愤世嫉俗,一语中的,真实尖锐的语言,在为这个地球上的很多不公平发声。
但他骨子里是悲观的。在经历了利比亚,黎巴嫩等战争国家之后,他意识到,很多东西都是建立在很脆弱的基础上。他看到过人性的极恶和极善,也见证过一些国家的倒台,部落战争的成与败是缘由多么小的利益和人性的纷争。他不信自己,或者任何人,可以真正改变人性,所以他对世界的态度,是悲观的。

或许这才是他选择结束生命的根本原因吧。就像他在自己成名作《厨房机密》里说的:当我死的时候,我不会后悔自己曾错失过什么良机。我的悔恨可能更多的是这个世界上每一天有多少人在被伤害,被挫败,有多少资源被浪费,以及有多少利益被贪婪的瓜分。
但他的精神是可以传递的。昨天晚上的推特上,我看到一句话:其实我们对安东尼最好的悼念,就是无论你住在哪里,是什么肤色——去其他地方看看吧。去探险,去带着开放的心态了解其他人的生活。像波登一样,去跟陌生人聊天。这才是我们对波登最好的回馈。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qwpc209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