凑趣说《芳华》
凑趣说《芳华》
最近,随着冯小刚电影《芳华》的上映,网上和朋友圈里关于《芳华》的讨论和文章一再刷屏,感动的,愤怒的,漫骂的,讽刺调侃的,深入灵魂的,各种声音此起彼伏互不相让。
电影我还没有看过,《芳华》这部小说前一阵子在网上读过,我喜欢,就是说作为小说其可读性不错。严歌苓一直不是我心仪的作家,但是我喜欢小说,对各种类型的书都不抵触,都有兴趣拿来看看,至少知道一个作家的风格,看看他们记录了什么样的故事。
其实,无论小说还是电影,都有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娱乐大众。如果一本书,一个电影能够让人在看的时候得到某种放松,或者随着它的情节而情感起伏,或哭,或笑,或开怀,或伤感,感情能够得到宣泄,其娱乐的作用就已经达到了。
有时候,我们人类的情感不仅仅在现实的生活里,还在一种漫无边际的虚无缥缈中。现实不一定只有苟且,远方也不一定都如诗如画,但是一个人的生命,无论怎么样都只有一个脚本,而小说和电影带给我们另外一种可能。尽管这种可能是虚幻的,是不真实的,但是在那个情节里,我们经历着另外一场不一样的风花雪月。如果一个文学或者说文艺作品能够达到这一点,那么它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个好的作品。当然,如果从中能让人得到更具深意的东西最好,如果不能亦不为过。毕竟,能够流芳百世的作品并不多,因为我们的世界里还没有充满天才。即便有一天全世界都是天才了,那么他们也和现在普通的我们没有什么区别了。
我想,《芳华》之所以引起大家的讨论,是因为它前期一度被推迟上映,这就引来了人们各种的猜测。而且它被推迟上映的原因不明确,而越是不明朗的东西越神秘,从而引起人们的好奇,进而产生出隔着毛玻璃看对面的各种遐想。
冯小刚作为导演怎样自我定义他的影片我并不在意,因为,一个导演无论他怎样自命清高,他都还是演艺圈的人,而演艺圈永远都离不开名利二字,这是它的自然属性,也无可厚非。一个不图名,不图利的导演或者演员,不能是好的导演和演员,因为这不符合演艺圈的自然属性。
《芳华》所讲述的故事,当然不能代表那个时代,更不能代表经历过那个时代的大多数人们。它所讲述的军队大院里长大,参过军,特别是在部队文工团当过兵的那些人们,只是我们社会中极为少数的人,他们的生活和大部分从那个时代走来的人相比还是太优越,甚至太有特权,所以他们的苦难和大多数人的苦难相比实在微不足道。
但是,如果我们不从这样大的角度去看它,只当它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故事,我们看的时候也许更能享受一部电影的美,比如演员表演的美,音乐的美,画面的美等等。
所以,我们看《芳华》,是不是应该先从它娱乐大众这个角度去看,否则也许就要求太高了,甚至也过于抬高一部电影的价值了。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董兰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