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千人计划大案,哈佛教授李波被判有罪

千人计划大案,哈佛教授李波被判有罪

博客

1221日,波士顿联邦法院就哈佛大学教授,62 岁的查尔斯·李波 (Charles Lieber) 一案作出判决。这位原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学任系主任被指控隐瞒与中国千人计划的关系。李波被指控的罪名包括两项提交虚假纳税申报表,两项虚假陈述,以及两项隐瞒外国银行账户的罪行。李波在法庭上对所有的指控都表示自己无罪,但是波士顿联邦法院陪审团经过两天的听证以后,在星期二进行了两小时 45 分钟的辩论,最后裁决所有针对李波的指控属实,最名成立。波士顿联邦法院将在五天以后宣布针对李波教授的判决。

中国的千人计划开始于2008年,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旨在国家发展战略重点领域引进在海外学习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的目标是“从2008年始用510年时间,在国家重点创新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央企和国有商业金融机构,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引进2000名左右人才,并有重点地支持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引进条件包括: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原则上不超过55岁,引进后每年在国内工作一般不少于6个月;在国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担任相当于教授职务的专家学者,在国际知名企业和金融机构担任高级职务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掌握核心技术,具有海外自主创业经验,熟悉相关产业领域和国际规则的创业人才,以及国家急需紧缺的其它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毫无疑问,千人计划对于推进中国科研技术发展,对于国家急需的高科技人才梯队的建立培养,对于中国高科技产业创新发展,都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是,这项计划因为过于雄心勃勃,很快就引起了各国政府警惕。自2018年起,美国联邦调查局开始启动针对中国千人计划的调查,认为这个计划成员涉及间谍行为,可能影响美国国家安全。一方面,美国政府要求获得中国资助,参与与中国合作的科研机构和大学研究人员必须如实申报,特别是同时获得美国政府资助的研究项目,同时美国司法部和联邦调查局对涉嫌参与千人计划的学者进行了监视和管制,以及防止技术流出等政策。美国能源部开始禁止获取该机构研究基金的公司和大学研究人员参加外国招聘计划。20199月,首次有涉及千人计划的中国官员在美国被逮捕。2018929日,千人计划工作小组以保障到海外人才的安全为由,要求有关单位不得对外公开千人计划名单。2020418日,“千人计划”在中国大陆的百度、搜狗等搜索引擎以及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成为被禁止提及的字眼。

在所有涉及千人计划被调查的人员中,李波教授无疑是最受关注的。2020128日,美国联邦检察机构对李波提出起诉,指控李波在担任哈佛大学系主任期间,收受武汉理工大学每月高达5万美元的工资,每年15万美元的生活费补贴,以及武汉理工大学提供的150万美元科研经费。同时被指控的还有两名中国国籍的研究人员。此后,李波被停职接受调查,但在调查期间照发工资。起诉书声称,李波教授 故意隐瞒了他参与中国千人计划的事实,在接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询问时否认他参加千人计划而获得该机构提供的数百万美元的研究资金。检方称,李波同时还隐瞒了他在中国项目中的收入,为中国大学工作和申请专利的事实。

为了打击中国以千人计划为代表的学术盗窃和商业间谍活动,美国司法部在2018年发起了所谓的“中国倡议”行动。虽然这项计划针对的目标并非只限制于中国籍学者,但是接受调查的人员中90%以上都是华裔。为此,这个行动也遭受到很多批评,被认为涉嫌是对华裔有歧视性,同时也损害了美国学术研究自由开放的环境。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加大伯克利、普林斯顿大学、坦普尔大学和其他著名大学的数百名教职员工曾经联名致函美国司法部长梅里克加兰,呼吁终止该行动。美国司法部表示,中国倡议的目的是引起学术界,特别是以开放著称的美国大学对其他国家可能采取的间谍活动的警惕,同时对可能发生的犯罪行为进行阻吓,现在这个目的已经达到,该活动将被被终止。也许,李波一案的判决会成为中国倡议行动的休止符,而千人计划也将成为历史。

中美关系变化之快令人难以置信。不久以前,千人计划在美国华裔学者中是热议话题,中国是美国公司和投资者青睐的目标,而中国公司赴美国上市,中国学生赴美留学,中国游客赴美旅游也是中国社会的潮流。但是,从中美贸易战开始,经过新冠疫情,中美两国不但相背而行彼此越走越远,甚至成了不共戴天的仇人。两年前,中美之间脱钩被很多人认为是不可能的,但是现在看,中美两国在经济金融科学技术各个领域都在脱钩。两国之间如同隔了不可逾越的高山大海,不要说合作,连来往都变得困难。这种局势有一天会逆转吗?只能希望。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doldentate1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