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访葡萄牙(2)-大西洋边的重镇
我曾去过法国大西洋岸边的三个重镇,它们分别是被誉为“法国第一海岸”的埃特勒塔、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勒阿弗尔和大航海时代航海家最理想出发港的翁弗勒尔。虽然这些小镇都因各自的风采而在历史的史册上留下了脚印,但它们在历史中的“咖位”,没一个比得上葡萄牙大西洋岸边的萨格里什(Sagres)和拉各斯(Lagos)。因为这两个地方是葡萄牙大航海时代的历史中心,也是“大航海时代之父”恩里克王子的大本营。我们追随他的脚步,从里斯本机场沿着大西洋海岸,一路开向相隔不远的这两处。
拉各斯
拉各斯
里斯本机场,我们并不陌生,第一次的伊比利亚半岛之行我们也是在这里着陆,只是那一次不是自驾。临行前我们州突降暴雪,天气冷得能把人冻成冰棍儿,因此我们走出机场,一呼吸到里斯本温暖潮湿的空气就觉得心情无比舒畅。我们的租车公司在机场外,需要坐租车公司的免费巴士才能到达。这个租车公司的车很便宜,SUV半个月才500多欧元,比法国一个月1600欧元便宜很多,订车时我就想在第二世界国家旅行还是有好处的。可是没想到,这家公司早上8点开门,我们的回程飞机是早上7点多的,结果租车行说8点前还车要多付73欧元,还要付20欧元的高速公路电子收费感应卡,这可是我们去过的所有国家中的第一个。
人在屋檐下,哪儿能不低头,我只好乖乖交费。开出车行,走上高速公路,我才发现,里斯本的高速公路修得非常好,又宽又平整,圣诞前一天的路上也没什么车辆,这让我一点儿紧张的情绪也没有。我把车窗打开,让大西洋湿润的风吹进来,觉得不被寒冷折磨的感觉真好。但是,从里斯本到大西洋岸边锡内斯(Sines)近200公里的路上,我们都没看见城镇,路边也没什么风光,都是一片片的荒草地,偶尔会看见像霜打了茄子的葡萄园。我不禁替葡萄牙惋惜,这个开启了人类大航海时代诗篇的国度为什么没在帝国鼎盛时多多在大西洋岸边建造自己的家园呢?
锡内斯
锡内斯
锡内斯
锡内斯
虽然沿途的景色不迷人,但偶尔出现的大西洋却时常让我们惊叫,而到锡尼什角(Farol do Cabo de Sines)后,我们不用再一惊一乍的了,因为无边的大西洋就完完整整地呈现在我们眼前。锡尼什角沿着大西洋有一公里长的栈道,我们在灿烂的阳光下,走在这条栈道上,一边感受着大西洋强烈的风,一边眺望着大西洋凶猛的浪,心想今天的我们真幸运,安然享受着地理大发现的“果实”。
锡尼什角离大西洋边的锡尼什小镇很近,这个小镇有迦太基人的足迹,有人说他们可能把这里当作了去不列颠的贸易中转站。当古罗马人占领这里后,他们扩大了此地的港口,并把这里变作了咸鱼工业中心。后来西哥特人占领了它,之后它又被摩尔人洗劫,如今建在高坡上的它是一个纯白的小镇。小镇内冷冷清清,一看就是“二流国家”的小镇,只有葡萄牙特色的蓝色瓷砖还能看出葡萄牙当年叱咤风云时的一点儿影子。
锡尼什角
锡尼什角
不过,这里的港口却很有名。港口不仅地处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的东西航线上,也位于大西洋、西欧和北欧的南北航线上,这两条国际海运要道交汇处的地位让锡尼什被葡萄牙人称为“欧洲的大西洋门户”,葡萄牙的能源进出口基本都在此地。
在此处短暂停留后,我继续在温暖海风的吹送下,沿着大西洋海岸和荒无人烟的地带往南开,心想如果不是宜人的气候,这个破葡萄牙真不值得我们再次前来。第一次来的时候就对它的印象不好,这次希望能改变我对它的旧印象,没想到,到此时不但印象没改变,反而又掉到了同一个“坑”里。第一次来葡萄牙时,跟这次一样,也是圣诞节的前一天。我们在里斯本订的民宿居然放了我们“鸽子”,千百遍地打电话就是没人接。这一次,位于米拉河(Rio Mira)入大西洋口的民宿又一次把我们挡在了门外。
米尔丰蒂什新镇
米尔丰蒂什新镇
到达米尔丰蒂什新镇(Vila Nova de Milfontes)内的民宿,已近黄昏,民宿旁摩尔人风格的街道上同样人迹寥寥。幸运的是,我刚下车,就看见民宿旁有人出来倒垃圾。我上前询问,那位小伙子很热情,帮我联系民宿,同样没人接电话,我心里打起了鼓。小伙子让我们进他家去,原来他家是一个阿拉伯风格的酒店,里面非常漂亮。他继续给民宿主人发信息,结果民宿的人说他们根本没跟Expedia签合同,可我已经付过钱了。我问小伙子住在他们这里一宿多少钱,他说因为是Christmas Eve,所以给我50欧元。这么便宜,我想都没想就答应了。这个小伙子的英文非常好,告诉我们这个小镇夏天时是度假胜地,那时的酒店价格非常贵,可我们也没觉得这里的海滩有多漂亮。不过,幸亏有这个小伙子,我们才没有露宿街头,也没有对葡萄牙的印象糟糕透顶。
夜里小镇下起了绵绵细雨,但早晨停了。清晨的这里不冷,可也不暖和。我们在阴阴的天空下在荒无人烟的大西洋海岸开往著名的圣文森特角(Cape St. Vincent),觉得葡萄牙的芳华早被大西洋的海风吹散了,这么美的大西洋海岸如此荒凉,真是暴殄天物。跟法国繁华的大西洋海岸相比,葡萄牙就是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农民”。
米尔丰蒂什新镇
米尔丰蒂什新镇
当我开到可以俯瞰大西洋的圣文森特角时,终于看见人了,下车时太阳还出来了,好似向我展示葡萄牙曾有的光辉。位于欧洲大陆最西南点的圣文森特角是一片怪石嶙峋的海岬,它从中世纪早期开始,就被欧洲人看作是世界的尽头。不过,当恩里克王子在离它很近的萨格里什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航海学校后,圣文森特角和萨格里什便成了热门地点。人们在圣文森特角迎接从非洲西岸的探险队,也从这里欢送他们远航。因为恩里克率先开启的大航海时代,圣维森特角被称为“欧洲的船头”。
自从这里成为了“欧洲的船头”,它就成了兵家必争之地,现在这里还留有一个建于16世纪的要塞残骸(Forte do Beliche)。此要塞也可以俯视大西洋,它由把葡萄牙变成东方海上贸易帝国的曼努埃尔一世修建。正是在他统治期间,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了印度,葡萄牙人还发现了巴西。此要塞呈星形,里面有一座小教堂,炮台面向大海,有楼梯通向海滩。这个战略要地在18世纪末还发生过著名的圣文森特角海战,交战的一方是法国和西班牙,另一方是在若昂一世争夺王位时就已经奠定了友谊的英国和葡萄牙。此场战斗,以英葡大胜告终,而失败方的统帅,则是差不多“百战百胜”的拿破仑。这次海战的胜利,为英国舰队再次挺进地中海铺平了道路。
圣文森特角
圣文森特角
圣文森特角
相比热热闹闹的圣文森特角,今天只有不到2千人的萨格里什就冷清多了,可它却是恩里克王子的发家地,也是他与世长辞之地。为什么恩里克会选择小村庄萨格里什作为自己“征服与探索”的大本营呢?也许跟传说中这里是圣灵居住地有关。萨格里什名字是“圣洁”的意思,它在史前时期就是人们举行宗教仪式的地方。因长时间没有人类定居,因此这里成了神的聚集地。从腓尼基人到古希腊人,再到迦太基人和罗马人,他们无不把此地当作祭拜他们神灵之处。
在对宗教很宽容的穆斯林占领该地区期间,他们建造了一座教堂,然后把瓦伦西亚的传教士和逻辑学家,死后被封为圣人的圣文森特(Vincent Ferrer)遗体安放在了教堂里,于是圣文森特角便以圣人的名字命名。恩里克来到时,在此地建成了一个小村庄,还把世界上第一所航海学校定在了这里,只因这里离战略要地圣文森特角和萨格里什角(Sagres point)近在咫尺。
圣文森特角要塞
圣文森特角要塞
圣文森特角要塞
圣文森特角要塞
圣文森特角海滩
终生未娶的恩里克在萨格里什落脚后,秉承上帝的意志,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航海事业。他在这个村做出了无数英明的决定,也做出了让很多人诟病的决定。去非洲掠夺黑奴,从而开启了西方罪恶黑奴贸易史的指令是他下达的,让他弟弟含泪而死也是他的指示。1437年,他提议进攻今天摩洛哥境内的丹吉尔,结果被摩尔人军队围困。为了保住葡萄牙军队,他把自己弟弟当作人质送给了摩尔人,并承诺用休达来换回弟弟。休达的地理位置就是整个葡萄牙航海事业的命,他怎会为了弟弟而舍弃刚刚开创的航海事业呢?最终他的弟弟被囚禁至死。可也是因为保住了休达,之后的他才夺取了摩洛哥几乎所有靠近大西洋的海岸,非洲沿岸的探险也才能顺利进行。是功还是过,要看放在什么样的天平上。
今天的萨格里什没什么好看的,但它却有优质的马雷塔海滩(Praia da Mareta)和马丁哈尔海滩(Playa Martinhal)。从这里开始,沿着大西洋海岸线向东,一直到西班牙边界,都是葡萄牙的养老胜地。在这些大大小小的养老胜地中,有一个重量级的小城,它就是拉各斯(Lagos)。虽然这个小城只有2万多人,但它却是我们眼中葡萄牙最美丽的城市,也是我们评选出的法国小镇埃特勒塔的“妹妹”。它可以跟西班牙的加迪斯平分秋色,是值得我们一而再再而三前来的城市。这是为什么呢?
拉各斯
拉各斯
拉各斯
因为拉各斯“智慧和美貌”并存。既靠河又靠洋的它最初由远古的凯尔特人建立,至今已有2千多年的历史。在凯尔特语中,它名字意为“湖泊”。当西方“战略之父”汉尼拔的父辈来到这里后,垂涎于此地的天然良港,因而他们取凯尔特人而代之,在这里设立了定居点。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居住在拉各斯的无数凯尔特人被汉尼拔招入军队中,用以对抗古罗马人。这样的良港古罗马人是不会不加理睬的,他们在战争结束后占领了这里。在历史的更迭中,拉各斯又成了西哥特人和拜占庭人的“盘中餐”,最后被摩尔人占领,并把它所在的葡萄牙南部临近大西洋地区称为阿尔加维(Algarve)。
摩尔人的到来,让自西罗马帝国帝国崩溃后饱经风霜的拉各斯重现了勃勃生机,这里成了他们在伊比利亚半岛的基地之一,也成了与北非的贸易中转站之一,原有的城墙和城堡都被加固和扩建。 当葡萄牙王国独立后,摩尔人建立的阿尔加维王国在公元1249年被葡萄牙国王阿方索三世被灭,葡萄牙完成了“收复失地运动”。从此,葡萄牙国王国王自封“葡萄牙和阿尔加维之王”。
拉各斯
拉各斯
拉各斯
也是因为阿方索三世制服了阿尔加维王国,阿拉伯文化才开始“哺育”野蛮的葡萄牙人,阿方索三世的儿子才能开启葡萄牙的文化和经济大繁荣时期。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昌盛让拉各斯如虎添翼,等到恩里克王子于1415年攻克休达后,离萨格里什只有30公里的拉各斯重要性更加凸显,它变成了葡萄牙海上探险中心,恩里克曾派远征队从这里前往摩洛哥和非洲西海岸,从此踏上了史诗般的征程,拉开了葡萄牙大航海时代的序幕。当大西洋中的岛屿一个个被发现后,当非洲海岸的城市一个个被找到后,一艘艘满载珍宝和货物的船只和一批批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黑奴,便都涌入了拉各斯港,在为葡萄牙王国带来丰厚收入的同时,也让拉各斯成为了那个时代最璀璨的明珠。
可随着恩里克王子的去世,拉各斯贸易中转站的地位便被王国的首都里斯本替代了,但它仍是葡萄牙王国和帝国的重要港口,仍然是奴隶贸易的集中地。如果说繁荣和固若金汤的它没有被17世纪的海盗摧毁,那1755年的地震和海啸则摧毁了这座老城,同时摧毁的还有葡萄牙帝国见证者的里斯本。风光无限的老城不在了,但拉各斯的战略位置还在,这里曾发生过两次著名的海战。在“太阳王”路易十四统治时的1693年,法国舰队在这里击败了英荷联合部队,这场战役是英国最惨痛的失败之一。1759年英国舰队报了仇,他们在此地击败了法国舰队。这一年是英国取得的一系列胜利之一,因此英国人把这一年称为“奇异之年”。
圣安东尼奥教堂
圣安东尼奥教堂
战火的硝烟已经远去,但摩尔人留下的小城“风骨”还在。整个小城都是迷宫,我们从市中心城墙的断壁残垣走向圣安东尼奥教堂(Igreja de Santo António)的途中,才开始喜欢葡萄牙的小城,觉得“白白净净”的它比里斯本和波尔图漂亮多了。修建于18世纪初的这个教堂跟西班牙内尔哈的教堂是一“挂”的,都是白色的,也都是小巧玲珑的。不过,圣安东尼奥教堂却有两个钟楼,比内尔哈的多了一个。教堂里正在举行弥撒,我看见了巴洛克式的镀金雕刻,还看见了现代化的智能白板,这可是我在教堂中第一次看见。
教堂离大西洋海岸边非常近,海岸边铺着大片的绿色草坪和棕榈树,它们在温暖的天气里和灿烂的阳光下,发出绿油油的光泽,一点儿也没有里斯本和波尔图颓废的气象。我们很享受这样的环境,穿过草坪,走向了大西洋。大西洋边是拉各斯著名的总督城堡(Castelo do Governador),城堡前矗立着出生于拉各斯的航海家吉尔·埃阿尼什(Gil Eanes)的雕像。被恩里克王子看中的他曾在1434年成功穿越了非洲西岸被欧洲人称做“魔鬼之海”的博哈多尔角并成功返回,这一壮举标志着葡萄牙攻克了地理大发现道路上的一个难关。第二年他又继续向南航行,成为最先航行到北回归线以南的欧洲人。
总督城堡
总督城堡
总督城堡
总督城堡
总督城堡的城墙将拉各斯城牢牢包围其中,其所在地自凯尔特人时就被哄抢,到把后倭玛亚王朝带入鼎盛的拉赫曼三世时,他征服了这里并在此建造了塔楼,同时让拉各斯享受穆斯林银币的特权。等拉各斯被国王阿方索三世夺回后,他随即在这里开始修建城墙,继任者继续修建城墙,牢固的城墙让拉各斯成为了恩里克一世征服北非的重要基地和造船基地。作为一个狂热的十字军骑士,他还时常坐在马背上,无情地看着拉各斯主教在城墙下成批地处决穆斯林战俘和叛教者。
与总督城堡隔一条马路遥相望的是时常被海盗袭扰的篷塔达班德拉要塞(Forte da Ponta da Bandeira)。我们站在它的旁边,一边眺望着离它不远的欧洲第一个奴隶市场所在地,一边近看着清澈的大西洋海水。在锡尼什角狂暴的大西洋海水在拉各斯防波堤的阻拦下变成了温顺的猫咪,我们在海水的清波推送下,沿着它的金质沙滩往前走。没想到,这里被海水侵蚀而成的岩壁美丽得令人惊叹,还有跟法国埃特勒塔相似的“象鼻”。只不过,拉各斯的是赭黄色的拱状,而埃特勒塔的是黄白色的象鼻状。我们像在埃特勒塔一样,流连忘返在大西洋海岸的拉各斯,想起那首歌:“我路过你的银河,脚步慢了下来。用手触摸这时光,随你漂泊黎明之前......”
篷塔达班德拉要塞
篷塔达班德拉要塞旁
篷塔达班德拉要塞旁
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