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国度:瑞典(4)-真正的皇宫
大而简的瑞典皇宫,并没有瑞典曾是雄霸欧洲的大帝国的身影,但在斯德哥尔摩的郊区,瑞典皇室真正居住的皇后岛宫(Drottningholm),我们终于感受到了瑞典,这个曾在欧洲呼风唤雨,叱咤风云的大帝国的风采。有那么一瞬间,我们恍惚到了德国的无忧宫和奥地利的美泉宫。
皇后岛宫
还未走进皇后岛宫,我们就被王宫前连着草坪的一大片湖泊所吸引。湖水澄净,幽蓝,时而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金光。不知名的水鸟和天鹅或在草坪上闲庭信步,或在水中肆意玩耍。这片与斯德哥尔摩的水面相连的湖泊,跟青葱的树木和翠绿的草坪一起,组成了一幅视野宽阔的风景图画,先声夺人,让我们还没欣赏到皇宫的真荣就已沉醉在外部宜人的景色中。
皇后岛宫门前
皇后岛宫门前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皇后岛宫殿,是当今保存最完好的皇家宫殿,也是全欧洲宫廷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400年前,瑞典约翰三世国王曾居住在这里,最初命名为“石头房子”,之后因国王极爱他的皇后,改为“皇后岛宫”。可不幸的是,宫殿在一场大火中被化为灰烬。今天的宫殿是瑞典在火灾后融合了法国和荷兰的古典建筑特点,又添加了瑞典自己的民族要素构建而成的,是瑞典十八世纪皇家居所的典范,有“小凡尔赛”的美称。
这个“小凡尔赛”的内部处处可见17到19世纪富丽堂皇的建筑装饰,那是当时欧洲最高端大气的法国洛可可式。大型厅室,如接见厅、礼仪厅和图书馆等都气派不凡。小型厅室,如起居室、书房和卧室等也都精致华丽。瑞典当年的富强从这些高贵典雅,符合当时时尚潮流的装饰中可窥见一番。
皇后岛宫内的图书馆
皇后岛宫内的挂毯
皇后岛宫内
皇后岛宫内的龙床
虽然今天端庄大气富贵的宫殿被列为世界遗产,但最初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却是与它咫尺之遥的宫廷剧院(Drottningholms Slottsteater)和相隔“万里”的中国宫(Chinese Pavilion),那是皇后岛宫另外两处值得我们驻足之处。
今天这个令各地的名剧团争先恐后在此上演著名古典戏剧的宫廷剧院,却因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在此遇刺身亡而被迫关闭关闭了100多年,直到1920年才重新启用。虽然剧院被尘封了一个多世纪,但各种道具、装置、设备和剧台都保存得相当完好,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历经200多年没有什么变化的剧场。坐在原始的剧院里,看着源于意大利美术界的大突破-透视法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被应用到舞台上,听着穿越百年的震音,不禁感慨,历史,真是弹指一挥间啊。
先于宫廷剧院而建的中国宫建于乾隆年间,是俄罗斯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的舅父-瑞典国王弗雷德里克为庆祝王后的生日而建造的。虽然这位国王对瑞典的贡献可以忽略不计,但他绝对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好主人。这座木石结构的中国宫融合了中国式宫殿与法国洛可可式建筑风格,不仅有东方建筑的典雅,也有西方建筑的华丽。最主要的是,这里有中文解说。
中国宫
中国宫由一个宫殿和两个亭子组成,外部色彩艳丽。淡粉色的外墙、橘黄色的门窗,大黄色的门框及翠绿色的瓦,还有一个镶着金边的外凉台。门旁雕以所谓的中国龙,宫殿分两层,每层各有5到6间房。主殿左右各有一座侧殿,以回廊与主殿相连。宫门和宫窗两侧是中国式图案,以方便书写中国对联。
走入宫中,是满眼的中国风。从中国进口的丝绸壁纸和金黄黑色墙板装饰着八角厅和红色大厅。红色大厅与黄色大厅相对称,黄色大厅内挂着一幅描绘欧洲商船停靠在珠江岸边的画图,而其它房间的墙面上则挂满了中国山水花鸟鱼虫的画轴。中国缝纫机,瓷花瓶、漆盆、象牙宝塔、泥人、宫灯、茶具,算盘、木杆秤、甚至书法无不成为中国宫的陈设和点缀。自《马可波罗游记》问世后,欧洲王室乃至整个上流社会以拥有中国各种收藏而自豪。那时的欧洲,以为中国就是人间的天堂。
中国宫外的雕龙
中国宫内的书法
中国宫内的中国瓷瓶
虽然皇后岛宫的中国宫比德国无忧宫的中国宫大得多,也美得多,但跟无忧宫里的中国宫相同的是都离主宫殿十万八千里,也都不“中国”。因为国王和设计师从未去过中国,所以只能根据想象中的中国描摹绘制。
从宫廷剧院到中国宫,一定要穿过一个超大花园。在艳阳下看到它的第一眼,我们以为到了奥地利的美泉宫花园。一样的巨大无比,一样的对称设计。与鲜花盛开的美泉宫花园相比,这里的花园一片葱绿,美得更自然,更柔和。树木、花圃、草坪跟美泉宫的一样,呈对称几何形图案,矮树被修剪得整整齐齐,有棱有角,两边是雕塑,中心点缀着喷泉。此花园在不同时期被不同的国王所扩建,因而整座花园包含了巴洛克式、法式和英式风格。这座淡雅的花园与它后面的淡黄色皇宫一样,不张扬,有着一种不事渲染的低调和淡定。
皇后岛宫花园
皇后岛宫花园
在回斯德哥尔摩从公交车转地铁的中间站,我们在超市里买到了一大份不到7美元的海鲜沙拉通心粉。这是我们北欧之行吃到的最便宜,也很美味的一餐。静静吃着便宜的沙拉,回想着天蓝蓝、树绿绿、水清清的皇后岛宫,心无杂念,快乐的种子就这样慢慢在心里发芽。在这安然的时刻,我们闻着岁月的流香,体味着人间的细水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