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牛不相及:牛顿力学之于物理规律与马氏文通之于汉语规律
十具先生说力学改变了人的生活。
不错。
十具先生接着进行了为科学教徒所不齿的“中国式的”“非科学的”简单类比:跟力学提高了人利用自然的能力一样,语法改变了汉语的逻辑模糊的缺点。
大错。
牛顿抓到了物理的深层规律。
马氏则只看到汉语的表层现象。基于与马氏相同或相似思维发展起来的所谓汉语语法体系都差不多-----他们不是如实地从汉语的实际出发来研究汉语,而是从西语的规律与基于西语的理论来研究汉语。
无论中国学者还是外国学者,理论换了一波又一波,对于汉语的很多基本问题都解不清。
比如了的用法。目前为止,俺没有看到任何基于西方理论的语言学研究能准确无误地解释所有了的用法。任何一种说法都有很多漏洞。
是中国人说的不对(语言事实),还是他们没有研究清楚(语言理论)?
中国人应该按这些半瓶醋的语法理论来说话?这些半瓶醋的理论提高了中国人的语言能力?
笑话。
这些半瓶醋应该提高自己的认识与分析能力。
事实上,任何语言都不是按照语法研究理论来发展的。任何语法研究都无法完全精准地概括与指导语言实际。
语法研究的工作,永远是追在语言实际的屁股后面,尽可能完善自己,而不是相反,去完善语言。
自然的语言,不需要语法学家。
当然,人为的语言,比如人工智能,要模仿复制自然语言,就需要语法学家了。
但也不是随便哪个语法学家都可以。它需要思维严谨训练有素的语法学家。那些不懂得主动分析思考只乐于搬运别人理论的语法学家在这里毫无用处,因为他们没有能力提示深层规律。
对汉语语法的研究尤其如此。
西方语言学对西方语言是有概括力的。但对于汉语则远远不够,因为汉语是不同的思维。
西式语法无法理解汉语的灵活性。把灵活性当成逻辑模糊本身就是一个致命的错误:因为他们说的逻辑精准并不是逻辑本身,而是逻辑面对的选择有限,逻辑要处理的对象越少越好。而汉语的多选项处理能力也不是逻辑模糊,只是对有限处理能力的挑战。
连这都分不清,就不要谈语法,谈逻辑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