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当初没有出国。。。
老话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来说人生之盛衰难料。说法来自于唐朝一个传说:平叛安史之变功臣郭子仪之孙自小娇生惯养、挥霍无度,以此导致富丽堂皇的河东府门庭衰落,30年后万贯家产被消耗殆尽,落得沿街乞讨,最后被河西庄一家大户收容。而这家河西大户的女主人30年前曾是郭孙乳母,经过两代人的勤俭持家发奋图强,赢得粮囤座座,牛马成群。世人由此叹息这两家:“三十年河东享不尽荣华宝贵,三十年河西寄人篱下。”
虽然这个典故与我要说的意思并无关联,但过了今日,从严格的意义上讲我到澳洲的时间和在中国生活的时间一样长了,虽然还差一点不到30年,但的确让我有河东、河西这种世事难料的感慨。最近我就时常在想:当初如果没有出国,一直呆在“河东”,这一生又会是如何一番景象呢?
遥想当年“河东”的生活,尽管历经文革,经济体制改革和六·四,但比起大多数同龄人还应该说是顺遂的:上小学赶上复课闹革命;初中毕业赶上恢复重点;上大学时赶上思想解放。工作的几年,社会潮流倾向自由,虽然领导作风保守但不腐败,加上家庭生活的安逸,直至出国的时候,自己基本上还是一个政治不拘小节,思想自由散漫,事业不知所向,生活不能自主的女孩子。
我出国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六·四事件(《http://我出国的原因-六.四》)。其实当时的情况,很有可能因为主观上放弃或客观受阻而不能出国。如若没有出国,后面的几十年一直留在河东,无疑命运也会因此截然不同!
这个不同会是好的不同还是差的不同呢?真要看怎么想。
仅以过日子来说应该也不会太差吧。看看现在留在北京的那些大学同学和好友,只要还在学术机构或事业单位,如今的生活都差不太多的不错:大多都有高级职称,比如:大学教授,出版社主编,新闻机构的总编等;有房有车有别墅;很多从政的也都是处级以上乃至局级的干部。依我当年的条件,如果乖一点,和大家一样成为某出版社或报社的主编,拿一笔过得去的退休金,再出一两本书镀镀金,就此退休,别无二话。
但是,我可以基本上确定,自己的结局不会那么顺理成章。80年代名牌大学毕业生留在北京分到一份好工作是想当然的事,作为当地人,家里有房子住,有潜在的人脉,起点自然会比外地留京的高一个台阶。不过这个台阶既可以是快速攀升的资本,也可以成为一些人“作”的本钱,我不可救药地属于后者。
那么如果不出国,又辞去了国家媒体的工作,在事业方面,我的选择很可能有两个:或找一个企业做文案、或去一家企业型的媒体工作。如果是这样,结果也有两个:一是面对现实,委曲求全,做个听话的媒体人;二是继续“作“,乃至焦头烂额,一败涂地,另谋出国之路。
自问:我会成为那个老实而无趣的媒体人吗?老实讲:也许,毕竟我胆子没那么大。。。可是,真的不敢保证!
从个人生活的角度,如果没有出国,我想自己会早一些结婚,因为我非常不喜欢和父母同住。在河东的日子里,我真正和父母一起生活的时间只有出国前那六年多,以前都是和奶奶生活。奶奶死后我上了大学,搬去大学宿舍,毕业才去父母身边。那几年我在单位有集体宿舍,回家也是和妹妹们住在一个单元里,父母住楼上的另一个单元。即便如此,我仍感到受困于父母的严厉,浑身不自在。那个年代,如果不成家或去外地的话,女孩子很难有借口离开父母家,所以我断定我那时会结婚;一旦结了婚,有孩子也是极有可能的,所以,结论是我可能不会成为现在的丁克一族。
好吧,既便这个情景用我今天的思维来断是有说服力的,但是我想我的婚姻十有八九会很糟糕。首先我不能想象会嫁给任何一个那时交往过的男友,其次我那时幻想的择偶标准也是不知天高地厚的那种。实事求是地讲,那个我理想标准的“偶“,既便存在,定不会择我。
所以说,如果留在河东,我现在很可能是单身或单身母亲。
还会发生什么呢?我认为有这样几个可能:
- 离开北京去外地工作?,
- 和朋友自创报刊、杂志?
- 移民他国(不一定是澳洲了)?
但是也有几件事我知道绝对不会发生:
- 绝没有野心走仕途,
- 绝没本事下海经商,
- 绝没心思读博做学问;
- 最后,绝不会成为一名中学老师。。。
然而,人生没有如果。有人说人生的每一天都好似走出一道拉门,出门往左走还是往右走的瞬间决定了你不可逆转的终点。六·四后的一天,当眼前那道拉门打开,我选择了出国那条路。顺水漂流来到河西,从零开始。也曾寄人篱下,最终嫁给了洋人,成为丁克,还做了老师。。。
可曾后悔?
前两篇博文写了北京闺蜜退休前面对职场腐败的苦恼,很多博友都不约而同发出“幸亏出国了”的嘘叹。我在心中暗自庆幸:咱纵然没有一些国人那耀武扬威之气势,但从未经历过给谁送红包的压力,从无需用心看谁的眼色!做主自己的生活,心底坦然、自得其乐。。。
无悔,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