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教育随笔(70)诱发讨论兴趣,培养听说能力

教育随笔(70)诱发讨论兴趣,培养听说能力

博客

教育随笔(70)诱发讨论兴趣,培养听说能力

鲁迅的小说《孔乙己》,深刻地揭示了孔乙己悲惨命运的必然结果。孔乙己的命运和他生活中的那个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

小说一开头就交代了孔乙己生活的时代背景和活动场所,为展示孔乙己的悲惨命运提供了一个最理想的“活动舞台”。然而,让八十年代的初中学生,去理解与他们时差六七十年前的孔乙己及他生活的那个社会环境,不能不说是我们课堂教学的一个“难点”。

作者详尽地描写了鲁镇咸享酒店的“格局”,用极简练的笔墨勾画了“长衫主顾”和“短衣主顾”的特征,为下文写“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作铺垫,同时也为读者理解孔乙己这个人物特殊的地位和身份提供了线索。孔乙己站着喝酒又不是做工的短衣帮;穿长衫,又不是有钱有势的阔客。这一矛盾表明了他身上根深蒂固的封建知识分子的劣根性。思想意识和他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之间存在的巨大矛盾,正是造成孔乙己悲剧的重要原因。

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认识一个人的命运是和社会环境分不开的呢?“领导讨论是一种困难的艺术,但也是很值得发展的艺术。教师必须经历过一段时间,有时要若干年的实验,才能发展起既有效又舒适的方法。”(引自[美]林格伦著、章志光等译《课堂教育心理学》第428页)。

根据小说第一段的描写,我们可以提出这样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讨论:第一、作者是怎样描写鲁镇酒店的格局的?第二、作者是如何描写各类顾客的特征的?

为了激发学生的讨论兴趣,使之产生强烈的非说不可的欲望,这就是《课堂教育心理学》所说的“开窍反应”,“开窍反应是在提出问题并鼓励学生去寻找尽可能多的不同解答或答案时所使用的许多教与学的方法之一。”(引自[美]林格伦著、章志光等译《课堂教育心理学》第426页)我在教学中没有运用直接提问法,提出上述两个问题。

当时,我是这样做的。

上课伊始,先请一个学生准确无误地朗读第一段,然后要求学生听我读,并用铅笔在书上标出我读错或读掉了的地方。我是这样读的:

【括号里是鲁迅先生原文中的字句,也是我有意读错或读掉的。】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多(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要(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要(买)一碟盐煮笋,或者五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要(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都(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才走(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买(要)酒买(要)菜,慢慢地坐喝。

我刚读完,学生就叽叽喳议论起来,都争着要讲。此时,可谓学生正处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之时,请学生回答问题:我读掉读错了几处?你认为这些地方能不能读掉或读错?为什么?

学生兴趣来了,也就顾不得大礼堂后面坐着的二百多听课老师了(那两节课讲读课是1984年12月17日,为华中师大中文系见习生上的公开课,听课人太多只好在学校大礼堂上课),一个接一个地高声阐述自己的看法。我只是适时点拨一下,或反问,或提示,引导学生把这一段与全篇联系起来回答问题。不仅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突破了教学难点,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回顾这一个教学片断的全过程,只花了十分钟时间,而学生自己讲就占了八分钟。由此可见,结合教材内容设计教案,给学生创造讨论问题的条件,学生不仅非说不可、有话可说,而且完全可以说好。通过讨论,学生的思维活跃了,比较顺利解决了学生理解这篇小说的难点,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要使学生在课堂上勇于参加讨论,备课时,就要结合具体教材设计教案,使学生有话愿说,有话可说。诱发学生讨论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决定采用这种方法,是受语文实验教材《阅读》课本中“讲读课文”的“课后练习”的启发,而设计的教案。那道练习题要求学生回答,下边各句中加点的动词用得好,说说好在哪里。练习题的第一句“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加点的动词是“踱”,就在课文的第一段中。解决这个问题较好的方法就是运用换词比较法。既然解决一个动词的用法可以运用比较法,那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难点”,不也可以运用比较法吗?

实践证明,这种尝试是成功的。

那两节公开课快结束时,一个学生举手提问:“文章最后一段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一句中‘大约’和‘的确’是矛盾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我立即肯定地说:“对!她提出的这个问题确实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大约’和‘的确’是矛盾的呀!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我们班肯定有同学能够解答这个问题。”

几分钟热烈讨论后,一个学生站起来说:

“我觉得这一句可以这样理解:这个‘大约’是因为孔乙己死了那么多年,没有人知道他死的消息,大家只能根据推测来判断。推测的根据是孔乙己一生的遭遇,说明他的死是带有必然性的。所以要在后面用‘的确’。孔乙己在社会上没有地位,也很穷,所以他死了就没有人知道得那么确切了,只能用‘大约’这个词说明。”

这个学生刚刚说完,下课铃声响了。全体见习生站起来长时间热烈鼓掌,祝贺公开课圆满成功。

学生在听一听、想一想、说一说、议一议之后,不仅能运用换词比较法,理解这篇课文的重点和难点,而且还能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进行比较推敲。如有的学生在讨论时把“李忠摸出二两银子“(《鲁提辖打拳打镇关西》),与《孔乙己》一文中“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进行比较,从而认识到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它的功能也不尽相同,它的意思也会发生微妙的变化。这种能力迁移,收到了举一反三的效果。

公开课结束时,见习大学生的热烈掌声说明,诱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实在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能力的好方法。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李培永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