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五)
(五)
1975年秋天,我终于有了工作。结束了在家的无所事事,我开始在位于如今金融界所在地,北礼士路的一家修配厂工作。说是修配厂,其实是一个通讯设备研究所。我被安排在三车间的资料室里,负责机械和电路的蓝图制作。我的师傅姓张,是厂里的制图专家。从中专毕业后,他已经工作了二十多年。跟着张师傅,我学着制图,描图,晒图,裁剪,装订。我的办公桌背后是一排排书架。厂里的技术书籍,杂志,存档的蓝图都在这里。
张师傅是湖南人,一口难懂的普通话。他的技术精湛,对我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在我之前,张师傅有一个女徒弟,被推荐上了大学。张师傅对我师姐赞不绝口,搞的我压力山大。
就在我为如何控制好鸭嘴笔的墨水流量,铜板纸上的错怎么修改最完善而费心费力的时候,瑞香要走了。
之前我曾经帮她代笔的一封信里,瑞香让父母把她的婚退掉,她要在北京找人结婚。结果家里不同意,说是收的彩礼钱已经被家里花完了。
瑞香在晚饭后把我叫到她的屋里,给我看了她那口小木箱里的宝贝。有夏天的的确良衬衫,的卡裤子。那两套针织背心和裤衩让我想起了她刚来时挂在院子里的那些用碎布拼成的手工内衣。大红色的毛衣毛裤,里面三新的棉袄棉裤,白塑料底的灯芯绒花棉鞋。还有一套棉毛衫,棉毛裤。“你们城里人有的我都要有。”瑞香骄傲地告诉我。在那一堆东西里,我看到了一件熟悉的衣服,L的女式军装。“一件旧衣服。我姨欠我一件外衣,没给买新的,拿这件顶的。”看来L的心爱之物并没有被她的外甥女瑞香相中。
高二的时候班里举办文艺演出,我和其他三位同学演了独幕话剧“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话剧说的是军队疗养院里一位不安心本职工作,一门心思想上台唱歌的女护士给老干部发错了药。于是老干部深情地回忆起延安时期的战斗生活,把小护士教育好的故事。我演文艺女战士的配角,需要一件女式军装。L听说了,毫不犹豫地捧出了她那件军装。那是她的宝贝,平时压箱底,偶尔拿出来穿穿。演出结束后,我把军装洗净,烫平,叠好之后交还给L。如今,它躺在瑞香的箱子里,上面还有我留下的折痕。
“我跟他们要自行车,缝纫机,手表。他们一件都没给我买,就把我姨的这只破表给了我。”瑞香撸起袖子,露出了一块八成新的上海牌全钢手表。
这一箱子衣物和一块手表在现在人眼里也许不算什么,但是当年对D和L来说可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试想,他们两个才三十出头的国家职工,要养两个孩子,每月的工资一定所剩无几。
瑞香提出走之前跟我一起去照张像。她说她这辈子还没进过照相馆。她还说,在北京的这两年多里,她只有我这么一个朋友。盛情难却,我俩去了北京西单荣光照相馆。
照相馆的规矩是先交钱,后照相。瑞香完全没有交钱的意思,她和收银员一起望着我,无奈,只好从兜里掏出钱来买了一寸照片。
还没坐在镜头前,瑞香就一把抢过去了我的头巾。那是母亲用一块粉红色的雪花呢给我做的,外面罩了一层白色的尼龙纱巾。面对我吃惊的目光,瑞香把头巾紧紧地抱在怀里:“我特别喜欢你这个头巾。我姨说没钱给我买。反正你天天都戴,让我戴着照个相呗。“
看着她那个样子,我真是气不打一处来。“你为什么不好好说,非要犯抢呢?”
”好好说你能让给我吗?啥东西自己不抢别人会让给你?“瑞香振振有词。
也许在她的世界里,不争不抢就什么都没有。但是那天我打定主意不让她得逞:“还给我,要不然我就把票退了,这相咱们就别照了。”
瑞香看我真的生气了,只好把头巾还给了我:“小气!”
其实我本来没打算戴着头巾照相,这下非戴不可了。
”这大个北京城,这么平平的大马路,真好。我在这儿住了两年多,就刚来的时候我姨带我去过一次公园。再就是你带我去过天安门广场。咱俩今天再去一次吧,反正走走也没多远。“瑞香央求着,但是我完全失去了跟她一起溜达的兴致。
从小到大,我从来没觉得乡下人跟城里人有什么区别,北京人比外地人有什么优越。但是瑞香的那些小伎俩让我很看不起她。
瑞香走了,静静开始上学,壮壮去了幼儿园。
一切似乎走上了正道儿,但是D家并没有平静。L在山西介休的原生家庭的众多姐姐弟弟以及他们的配偶子女轮流到北京来访问。看着她家进进出出的亲戚们,母亲摇头叹息:“这年头谁受得了整天招待这么多人。”
院子中间当年挖防空洞留下的那道“伤疤”上,父母种了一架葡萄和一棵枣树。D在自家门前种了一棵柿子树。那一年,我经历了第一次手术。在术后的休养中,我常常坐在葡萄架下看书,绣花。茂密的绿叶阻隔了我的视线,但是没能挡住对门吵架的声音。
“你家人总是这么来住可不是个事儿。家里就这么些口粮,哪禁得住这么多人一起来吃。”D的口气完全失去了几年前的温柔。
“我有什么办法?他们来也没跟我打招呼,说来就来了呗。”L也是理直气壮。
“你给家里写封信,告诉他们这里的困难。让他们不要来了。”
“要写你写,我可丢不起这个人。“
”丢人要紧还是饿死要紧?“
”哪里就饿死了?“L不以为然。
”你是真不知道还是装不知道?这几年我在家里就没吃过一顿饱饭。每个月就这么些粮票,哪儿禁得住这么多人今天走明天来的?“D的声调开始提高。
”谁不让你吃饱了?你吃啊!你还有个出差的时候,我呢?“L的语气里开始带着哭腔。
”早知道这样,当初真不该让瑞香来,这下可是把你家惹上了。“D的口气开始缓和,但是L的调门儿反而升了上去。“村里人都知道我嫁了个北京城里的干部,家人来看看也是应当的。再说,你当初也是同意把瑞香请来的!”
“还提当初呢,还不是你受不了苦,养不了孩子!你就想有个人在家里帮你看孩子,不用出门就把孩子养了,送去附近人家都不肯。说是我出差了你一个人接送太困难。你说说,我家替我们带了六年静静,跟我们要过一分钱,一两粮票吗?我弟弟送孩子来也只住了两个晚上,连公园都没带他去过。我家还不是怕给咱们增加负担!”
“你家养孩子还不是应该的。这俩孩子还不是都姓你家的姓!”L大声地嚷着,好像唯恐别人听不见。
如此这般,只要L家有人来,他们就会有一番争执。
除此之外,静静也是个问题。这孩子几乎很少说话,也不哭不闹,每天只是默默地发呆。
这天傍晚,D在自家门口训斥静静:“你这书是怎么念的?考试怎么一道题都答不上来?你倒是说话啊!”
静静低着头,什么反应都没有。D抬头看见了我:”你看看这孩子,跟着我爹妈长大,怎么一点儿都不像我们D家人?一点儿都不知道上进。每天不知道都在想些什么,考试居然没有一门功课是及格的。这不得把人愁死!“
D的脸涨得通红,脑门上青筋凸起。我吃惊地发现,因为气愤而扭曲的脸使他看上去是那么的难看,而且他发脾气的时候说话还结结巴巴的。短短三年多,过去那个朝气蓬勃,热情洋溢的男子已经不见了。
尽管父母一直嘱咐不要掺合别人家的事,但是看见静静那个样子,我还是走过去把小姑娘拉了出来。我蹲下身去,从兜里掏出一块糖,托在手心里,送到静静的面前。她的眼睛里闪出了光芒。”吃吧。“我把糖纸剥掉,将糖放入她的嘴里。
”静静,你爸爸虽然有点凶,但是他说的也有道理。书还是要念的。你不会的可以来找我。“没想到,小姑娘听了我的话,狠狠地瞪了我一眼。她随即“喯”的一声将嘴里的糖吐在地上,扭头走了。我呆呆地蹲在那里,半天没明白是怎么回事。
1976年7月28日凌晨,我被一阵巨大的声响吵醒。感觉自己在做摇船,晃里晃荡的。地震了,我跟着家人一起跑出家门。院子里站着惊慌失措,衣衫不整的邻居们。面前的房子剧烈地左右摇晃着,窗棂随着房子的摆动在长方形和棱形之间变动,玻璃在木头窗棂的变形挤压下发出巨大的声响。东边的天空出现了奇奇怪怪的颜色。大家都被吓傻了,没有人发出声音。终于,大地停止了颤抖,一切归于平静。
震后的北京一片狼藉。虽然不是震中,还是有不少损坏。在同一条街上看到了倒塌的墙壁里露出了拳头大小的碎砖。我家北山墙上有个砖砌的烟囱,地震的时候甩下来几块砖头,露出了里面整齐的灰砖。
震后是接连几天的暴雨,但是人们都不敢进屋。大家纷纷议论:“老天爷这是往死里逼我们吗?”
为了躲余震,很多人家都搬到街上去睡。一张木床扎上四根竹竿,上面绑上塑料布防雨水,四周用被单围住以挡住他人的眼睛。
入夜,伴随着哗哗的雨声,我听见了隔壁D和L的对话。
“你怎么又被局里处分了?你上班就不能专心一些吗?”D压抑的声音透过两层被单传了过来。
“你怎么知道我不专心?”L理直气壮。
“专心怎么能出那么多错?跟你说过多少次了,过去在备用电台没有实际业务,进了北京就不同了。你怎么总是不听呢?“
“你出差的时候我晚上要带孩子睡觉,白天当然没精神啦!”L好像很有理。
“谁家不带孩子睡觉?壮壮上全托,静静已经七岁多了,带着她睡觉你还有什么睡不好的?你自己笨,工作也不专心,还强词夺理。”
并不是我特意听别人家的墙根儿,但是这“墙”只有两层布,想不听都难。
”你是在嫌弃我啦?当初你为啥追我?“L继续强硬。
”你看看你,已经被局里通报批评三次了。降薪降职,丢人不说,经济上还有这么大的损失。”
“你当年为啥追我?”之后,无论D说什么,L都用这句话怼回去。记得小时候常常听说“一白遮百丑”。也就是说皮肤是利器,只要白,人长啥样不重要。异曲同工,L用当年是D追求她作为利器,甭管D说什么都被它一剑封喉。
是啊,当年D为什么追求L?L并没有出众的美貌,也没有傲人的才华。难道是因为她那个传说中的“干部子女”头衔?还是为了获取在众多追求者中独占鳌头的胜利感?
”你抱着壮壮去哪儿?“L的大声疾呼打断了我的胡思乱想。
没有回音。看来D是抱着儿子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