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暖阳之地,别样的瑞士

暖阳之地,别样的瑞士

博客

早春四月,复活节的长周末, 我们自驾去了瑞士南部的提契诺州(Ticino),这儿是瑞士海拔最低和气温最高的地方。

与瑞士其它州不同,Ticino几乎完全地处阿尔卑斯山以南,高大的山脉阻挡了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加上日照时间长,让这里的气候明显比瑞士的其它地区温和许多,被瑞士人称为“ Sonnenstube”(太阳门廊)。

位于阿尔卑斯山之南,在历史上这一片土地曾属古罗马帝国,帝国沦陷后,被Ostrogoths人, Lombards 人和 Franks人统治着,后来又归属了米兰公国,15世纪,瑞士联盟征服了这片山谷。1803年,当瑞士联邦成立时,Ticino宣布成为联邦的一个州,并以当地最大的河流Ticino河命名。

阳光明媚,马焦雷湖和卢加诺湖一带,湖水清澈荡漾,湖岸四周点缀着橄榄树、棕榈树,柠檬树,以及其它的热带植物和花卉,山坡上葡萄园也处处可见,一个别样的瑞士,也是瑞士人自家的“热带”天堂。

阿尔卑斯山确实阻挡了北欧的寒冷的气流,但同时也阻碍了瑞士乃至欧洲的陆路交通。近两个世纪来,为了征服阿尔卑斯山脉保持与南欧的联系,瑞士人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曾经,在San Gotthard圣哥达的山脊上有一条“Tremolastrasse”,是瑞士北部通往Ticino的唯一通道,始建于1827-1832年间, 这条用石头铺成的公路上有一段长达4公里的蜿蜒山路,极为壮观;为解决300米垂直落差而修筑的24个弯道,几乎都是急转弯,据说每个弯甚至都有一个名字,如今被视为瑞士最长最弯曲的公路史迹。(以下三张为网络图)

现在,这条公路已经几乎没有什么汽车行驶了,成了自行车和摩托车骑手们的天堂,间或还有马车。

1882年,首条打通San Gotthard圣哥达山体的铁路隧道开通,长15公里,是当时世界铁路隧道之最,大大提高了南北欧的交通状况。

1980年,长达16.9公里的圣哥达高速公路隧道也开通了,并创下当时世界公路隧道的纪录。

21世纪的2016年,瑞士铁路隧道再刷新世界纪录,经过17年的施工和建设,正式开通了迄今世界最长最深最安全的圣哥达基线隧道。这条穿越阿尔卑斯山体的双孔隧道,长57.104公里,火车在隧道里以每小时250km的速度行驶,20分钟内穿越阿尔卑斯山,将北欧和南欧紧紧地连接了起来,是欧洲客货运最重要铁路走廊之一。

这次我们没能亲身体验火车穿行这条隧道,但自驾经过了1980年修建的圣哥达高速公路隧道。记得车到入口处时不需要像伯朗山隧道那样的等候,隧道内行驶限速80km,开出16.9公里的双线隧道用了将近13分钟,很顺畅。隧道里几乎没有货运卡车,大概货运全都托付给了火车吧。

穿过隧道后万里晴空,骤然感到气候的变化,和风拂煦,暖洋洋的;山坡上,葡萄藤已经发芽绿成了一片,湖岸上,棕榈树和栗子林摇曳生姿,只有远山的峰顶还覆盖着白雪,这里比瑞士的其它城市都更早进入了暮春。

这里是瑞士的意大利语区,常常能听到德语和法语,英文也行得通,但更多的是意大利语,就自然环境,文化风俗,美食和建筑而言,Ticino州与意大利北部的 Lombardy 地区更接近。这让我又想起了那句对瑞士人的调侃:瑞士人,是不愿做德国人的德国人、不愿做法国人的法国人、不愿做意大利人的意大利人,和只愿做自己的罗曼什人:)

瑞士也因此有了四种官方语言。近八百多万人口同时使用着四种语言,而且不同的语言群体,在饮食、风俗和传统上也是有区别的,共同的历史自联邦成立以来也不过200年。瑞士人自己有时候也会觉得困惑,除了护照外,还有什么共同的东西使他们联系在一起成为了瑞士人呢?

瑞士人说,他们之所以团结一致是因为他们拥有团结的愿望。哈哈,就这么简单!瑞士人的总体心态可以归结为“统一但不必同一”;平等共处,于内独立自主,对外共同保持中立,多不容易啊,却也自然而然,so far 瑞士人也是做到了。

在阿尔卑斯山以南有三条著名的大湖,关于它们的边界和归属让我经常搞混,现在趁机梳理一遍,上图从左至右:

  1. Lake Maggiore 马焦雷湖在瑞意两国境内
  2. Lake Lugano 卢加诺湖在瑞意两国境内
  3. Lake Como 科莫湖完全在意大利境内

两国的国土纵横交错,彼此深入;因此,进入Ticino至少可有两个途径:直接从意大利的Milan进入瑞士到Ticino;也可以从瑞士Zematt一带进入意大利,再回到瑞士去Ticino。

不过,眼下的Corvid-19,来往多了一道手续:提供Corvid-19测试结果,这给过往人员增添了许多不便,尤其是那些每天生活在两地的人,许多人不得不放弃回家或是出来工作。

很多年前我们曾带着孩子们去过卢加诺湖一带,这一次来,我们决定在马焦雷湖落脚,入住了北岸小镇Brissago湖边酒店。

酒店因Corvid-19二次关闭后,这才首日开张,入住时碰上老板娘为我们check in闲聊中,她说到自己在边境上有一套房子,原本来回也就十几分钟的事,可现在来回需要测试,费用是300瑞郎(2XChf150/次),所以就不敢轻意走动了。

安顿好行李,走出门就是湖边,这时正是夕阳西下,四周的Alps被披上了一层淡淡的粉红色,宽阔的湖面上只有私家艇在游动,湖上的大型游船已被叫停许久,两条登船的踏板显得空荡荡的。

湖畔小道行人寥寥,安静中像是在隆重地等待转天复活周末前来度假的人们。

第二天,我们来到了同是坐落在马焦雷湖的北岸小城Ascona,它的海拔仅196米,是瑞士最低的城。这里处处是棕榈和花卉,湖岸边有一排酒店,带阳台,带露台和咖啡餐厅,有一条景色优美的湖畔长廊,漫步在这里无法不让人感受到Dolce Vita,很容易就会错以为是来到了意大利/西班牙地中海边的某个小城,只有远山顶上那抹白雪总还在提醒着这里是瑞士。

四月的马焦雷湖湖畔,对应了那句“阿尔卑斯山总是近在咫尺,如果高山游的起点是冰雪和山岩,那终点则是芳香的椰树林。”

若是在以往,沿湖的各家餐馆和咖啡店一定都会敞开大门迎接宾客,而过往的宾客也肯定会停下脚步,在这里饮一杯咖啡和品尝美味;然而,如今的一切都变了,所有的店只能为入住的客人们留下一张桌子,而来来往往需要用餐的人只能享用外卖。

还好,有美味也行,就这样我们在湖岸的石阶上找到一席之地坐了下来,一边观赏山湖景色,一边吃着正宗的意大利披萨;身旁不乏和我们一样的人,大家保持距离,品美食,赏美景,在夕阳下也有一番情趣,难得!

湖畔上,咖啡,餐馆,酒店之间都有小径,顺着其中一条我们钻进了湖区老城错综的小巷。

这里面的矮墙旧得掩不住古味,黄昏中,四月初的枯藤还未复苏,与斜阳十分相称。在一条小巷的尽头,看到了建于中世纪的教堂Santa Maria della Misericordia。

Asconna不仅是一座拥有自然风景的天堂,还是一座富有历史文化和艺术气息的城镇。

Ascona 湖畔对面的小山丘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曾有一群追求返璞归真的乌托邦主义者在那里打造了一个“世外桃源”, 称为 Monte Verità (真理之山)。这儿曾是思想自由的圣地,是拒绝工业资本主义和消费社会的另类生活方式的象征,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哲学家,学者,艺术家,嬉皮士和素食者,前来造访的人中不乏名人。

目前山上是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会议中心,还有一个博物馆,内有素食聚落总部,日光浴疗养院,小山坡上看到了一个日本茶园和茶馆。

从Monte Verità 俯瞰马焦湖一带,其实眼前的这一片本身不就已经是世外桃源了吗?

 

©2021北欧风轻雨绵AllRightsReserved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北欧风轻雨绵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