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插队落户的日子(三)苦日子真的来了

插队落户的日子(三)苦日子真的来了

博客

作者:Stanley

第一篇讲了“住”,上一篇讲了“吃”

 

(三)劳动

 

第一个在农村的冬天过去了,春天来了,我们就正式开始参与劳动了,原则上,农民没有给我们学生有任何特殊安排,尽管我们没有任何务农的经验,但是他们只是通过让我们与他们一起劳动,在实践中来学会各种务农的技巧。

 

农村的活基本上分耕地,下种,庄稼成长中的打理,收割等等这些过程,由于当年还是人民公社,所有的地都是属于国家拥有,所以每块地的面积都很大 ,因此平时农民干活时都是排成一字行,锄地也好,除草也好,并排的一起向前推进。

 

由于淮北农村非常穷困,牲口也很少,一般生产队只有几条牛,几条驴子。牛是用来耕地的,驴子用来拉磨的(因为所有食用的粮食都需要磨成粉)。当年,如果哪条村里有马的,已经属于非常富裕的村庄了,手扶拖拉机类的设备只有江南富裕农村才有,安徽淮北压根儿见不到那些设备........

 

由于性口不足,所以大面积的耕地需要人工操作,耕地的作用就是把去年收割完的农地翻松,再播种子,种植新的一季农作物。人工耕地时,十几个农民通过牵着一条绳索,像船工拉牵一样,一起弯著腰向前推进,由一个有经验的农夫抓住犁把,就这样来来回回的走,直至把一块地翻松为止,人工拉犁,我相信只有落后的淮北农村才能看到........

 

总的来说,对男劳力比较有体力考验的有两种活,一是要会操纵独轮车,运送肥料或其他东西来回村里的肥料池与各块农地,由于贫困,当地的运送工具大部分是依赖独轮车,而且很多穷的生产队的独轮车的轮子还是木轮,没有一点弹性,推起来非常吃力,稍微富裕的村的独轮车的轮胎是橡皮轮胎。掌握独轮车的技术全靠一条系在颈上的带子以及扭动屁股来平衡独轮车的推进,刚开始时候,我们经常会因控制不了平衡,在半路翻车,翻车后就需要一个人独立把肥料等东西重新装车,严重地阻碍了运输速度,更会引起农民的不满。

 

 

第二就是收割时的担挑,到收割季节时,一般都由妇女收割,由男劳力将綑绑好的庄稼捆挑回村里的大场,由于农地离大场,近的有1-2里路,远的有好几里路;农作物收割时都非常干燥,所以担挑的人必须一气呵成的把庄稼挑回大场,如果半路一停,麦粒或者黄豆就会脱落在路上,造成浪费。对于初为农民,文质彬彬的知青来说,担挑确实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我们的肩膀远远没有农民结实,挑著100斤左右的庄稼行走几里路,一口气挑回大场,中途的坚持,肩膀、颈部的疼痛几乎没法用字来形容.........

 

 

农村出工大致分三个时段,晨工、上午与下午,每天天一亮,队长就会敲响村头的钟,听到钟声,大家必须在十来分钟之内带着工具向指定的地走去,当时我们都是年轻人,睡眠时间永远觉得不够,所以没人会提早起床,都是听到钟声,从床上爬起来,一穿衣服,不洗脸不刷牙,就跟着农民下地了。

 

晨工一直要干到太阳升起才结束,然后大家回家吃早餐。吃完早餐,稍后,队长再次敲钟,大家又一起出工,到太阳升到天空当中时,上午的劳动才结束。中午的作息时间会稍为长一些,吃完饭有时还可以小睡一会,下午再出工要到太阳落下才会收工。在农村里,每天的工作时间都是超过十几个小时......

 

记得刚下乡劳动的初期,由于当年我们还都风华正茂,干完活之后,没像农民一样匆匆的回家做饭,休息,我们几个还会在夕阳下唱着歌曲,慢慢地走着,有时路过小河,有人还会在河边坐一会.........

 

不过这种浪漫日子很快随着劳动的辛劳改变了。后来,每天劳动一结束,我们也像农民一样,急急的回家,因为回家还要做饭,吃饭,唰碗,这些事完毕,为了明天一早要起床,大家都急急地乖乖地上床休息了........

 

记得那时,我们经常盼望老天下雨,因为只有下雨,我们才可以有机会休息........

 

农村的冬天虽然是农闲,但由于当地沙质土的原因,河流的水土流失相当严重,夏季雨水多,令到河床越来越浅,很多船只都不能通行,所以每年冬季,各个村都要派男劳力去参加挖河工作,由于有些大河离家很远,所以挖河的民工需要在河边的草棚里留宿,伙食是由专人提供。淮北的冬天,赤脚在冰冻水里挖泥的滋味相信参加过挖泥的人毕生难忘。

 

除了挖河,村里还有许多私活可干的,很多农民会背着粪箩子,到处去拾粪。因为农村地大,有许多牛粪,人粪,狗粪撒在田野里,农民就到处采集这些粪便,回村后秤好份量后倒进村里的大粪池。这个大粪池的肥料以及政府供应的一部分化肥,就是整年农作物的养料了。

 

我们知青并没有特殊,当年也曾去过拾粪,满山遍野的走,偶然见到一堆牛粪,会兴奋若狂。因为牛粪非常大堆头,由于粪交给生产队,是以称重量来折合工分的,所以一天内如果能遇到几次牛粪,就可以满载而归早点回家了.........

 

农村是实行工分制的,每个生产队都有一个记工员,根据每人的出勤,记录下来。当时一个男劳力每天的满分是十分,晨工是二分,上午与下午是各四分。

 

每年收割之后,除了照指标交公粮给政府之外,其余粮食都会分给农民,分红的方式是以人口与工分各佔50%。正是因为这种传统的分红方式,人口越多分的粮食越多,农民家家都拼命的生育,因为他们可以将吃不完的粮食卖掉,换回一些日用品或副食品。但是,对于我们都处於独身的知青来说,只能凭自己勤力的出工才能分到勉强能温饱的一年粮食。当年,大部分穷村,年底是没有现金可以分给农民的,记得我在农村的两年,每年年终,没有试过能分到超过10元的现金.........

 

 

相关文章:

父亲节说父亲(上)4岁时第一次见到父亲,第二次团聚我已经26岁了

父亲节说父亲(下)经历百般坎坷,带着父母踏上移民路

过关记(1976年的罗湖海关)

一场大火,结束了我香港的“幸福生活”

在香港的日子里(一)找工作

在香港的日子里(二)遇到我的第一位贵人

在香港的日子里(三)遇到我的第二位贵人

在香港的日子里(四)不舍地离开了公司

在香港的日子里(五)人生又一次抉择

在香港的日子里(六)我和她一起创业

在香港的日子里(七)卖了生意,踏上移民路

在香港的日子里(八)准备移民,深圳的偶遇

在香港的日子里(九)最终决定离开香港,移民加拿大

香港-温哥华,难忘7月19日

在温哥华的日子里,那年冬天的一场雪

在温哥华的日子里,慢慢坎坷移民路

在温哥华的日子里,冰球拉近我和孩子的距离

插队落户的日子(一)牛棚

插队落户的日子(二)苦中作乐的生活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海外部落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