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死亡之后,新生之前,那一段灵魂的历程

死亡之后,新生之前,那一段灵魂的历程

博客

生命和死亡,是每个人都关心的问题。生命的可贵与精彩,我们大家都有体会,自不待言。而死亡就不同了,有的人视之泰然,有的人畏惧,有的人则想逃避。关于死亡,不同的信仰也会有不同的诠释。比如大家熟知的,基督教的天堂和地狱;佛教的轮回;无神论的一了百了。连号称最彻底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有所谓见马克思一说,其实这还是一个天堂和地狱的概念,只不过将上帝改了个名字,唤作老马。

我觉得大家对死亡的恐惧,往往出自这样几个原因。一是对未知的恐惧;二是对我们现在所拥有的生命和生活的迷恋;再就是对命运不能被自己所掌握,而感到不甘。

而我今天要讲的,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是在死亡之后,新生之前,那一段灵魂的历程。首先要说明一点,我是个佛家弟子,对生死的看法,是有自己的局限的。我写这一篇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抛砖引玉,希望大家能有更深刻的讨论。

我个人的看法,生也好,死也好,都是幻象。这就好比是在一个模拟的电脑游戏里,一个主角,在游戏里生,在游戏里闯荡,结交朋友,增长见识,提高能力。碰到了对头,主角也会在游戏里死。不过没关系,他马上又会在新手村复活,开始一段新的历练。只要没停电,这个角色可以一直生生死死的玩下去。

那什么是生死的本质呢?这个问题比较大,我们以后慢慢说,您要是有兴趣,可以先看看我写的科普文章,【奇闻怪谈】谈谈佛家的觉悟和开悟

我们还是回到关于生死的讨论。我们人世间的生死,和电脑游戏当然是很有些不同的。在没有回归本质之前,每个人都会被生死所局限,无始无终的由生而死,由死再生。由生而死,是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但是,这个由死再生过程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自己能不能有所选择,有些把握呢?

答案是,可以的!

生老病死,是客观规律,如果不是特别的情形,那么一般的过程是,出生,成长,衰老,死亡,。。。。。。,再到出生。前面的几个过程大家耳濡目染,但是从死到生,中间有一个我们看不到的过程,那又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呢?

这是个非常难的问题,难在没有实证。但是,有一个印度人,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想。这个猜想是这样的,我们在肉身死亡之后,其实还有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过程。这个过程,既不是死,也不是生,我们可以把它叫做中有,或是中阴,这就是连接死与生的那缺失的一环。

这位印度朋友的猜想,具体细节是这样的。我们在死亡的那一霎那,在人世间看来,我们已经断了气。但是我们的灵魂,才刚刚跳出了这一生的束缚,并且已经开始准备从这一生,到下一生。在这个时候,我们今生所有的记忆和经历,都会像放电影一样,一幕一幕地在脑海中呈现。

这种回放,清晰而具体,好的,坏的,成功的,失败的,得意的,沮丧的,什么都不会漏过。其实不仅是这一生,我们无数个前世的记忆和经历,都会在这个时候重现。这个过程其实是超越时空的,但是,以我们人世间的标准,大概有七天七夜的时间。当然,光看电影是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重要的是,我们会在这个时候见到法性的光明。而有觉悟的人,在这个时候如果能洞察空性为本,而生,死,中有皆为幻相,就会融入到法性光明,从而超越生死。

但是,我们绝大多数的人,会为自己今生或前世的记忆和经历所震撼,骄傲,懊恼,悔恨,即使见到了法性光明,也不能觉悟。到了七天之后,我们就会到下一个阶段。到了这个阶段,我们的灵魂,还是神通广大,具有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等五通。但是,我们因为今世和前世积累的业力和因果,已经在走向下一生的路上。有些人,走向天人之路,他们会见到宏伟广大;有些人,走向恶鬼地狱,会见到阴森恐怖;当然还有一些人,不上也不下,会走向下一世的为人之路。其实无论是哪一种选择,大家都还有一次见到法性光明的机会,只不过这次的光明比较隐蔽,更难觉察。而这个过程,大概有四十九天。

如果我们不能把握这第二次融入光明的机会,还是没有觉悟并脱离轮回;那么,就开始了中有的最后一个阶段,投胎之旅。投胎是个技术活,具体该怎么抉择,一个靠运气,一个靠前世积累,这里就不宣传封建迷信了。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一句话,我们不用害怕死亡。因为死亡就是新生,是一个新的过程的开始,也是幻。但是,开始一个什么样的新生,这才是我们应该去好好考虑的。在这一世好好生活,好好修行,活得通透,下一世就有把握的多。

所以,我自己的看法是,死不可惧,生才是我们要好好考虑的事情。好多人说,好死不如赖活着,我对此是很不以为然的。生和死是一个长长的,连续的过程,我们此生的目的,其实都是为了超越自己,为下一生作准备。是为了让自己在死亡来临的时候,能够有更好的抉择,并最终脱离生死之路。

最后当然要介绍一下那位提出这个猜想的印度朋友,他叫释迦牟尼。

您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吗?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平等性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