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博给谁看,时间不够
转眼开博整半年了,生活多了一些内容,有些感想,归纳如下:
(一)扩展视角。来美近四十年了,原来难得看华语媒介,不是不想看,而是住在小城镇,华人圈子非常小。到美国的第一年,住在美国人家里,那时上海的家里还没有电话,差不多有一年没说过中文,这让我的英文口语突飞猛进。之后,跟人交流学外语心得,就是远离母语群体,完全沉浸外语环境。
说归说,还是渴望阅读中文,只是网络流行前,大学图书馆的华文报纸,都是过时的。了解时事,只能依靠英文媒介了。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英文媒介成了我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每个国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决定了其如何解读天下大事,民情人生。英语媒介、书籍、影像,潜移默化。直到在职场,来自各国的同事说我处理事情特别西化,跟美国人一样,才让我醒悟,别被洗脑了。多一个视角,少一点偏见。于是开始有意识地看华语媒介,但多数作品报道跟普通老百姓的语言不同,总有点隔靴搔痒的感觉。
这半年,文学城让我回到老百姓的圈子里,各地方言,百花齐放,更可贵的是,看到了普通人是如何在新大陆生活、工作、学习的,茶米油盐,浓郁的生活气息,让人倍感亲切。
(二)写博让我留意。我写博,主要是纪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但是写了,就发现要说清楚一件事,需要细节。而我天性粗疏,从认知学的角度看,属于注重“森林”“整幅画”的那一类。问我某棵树长得如何,画上的某个角落,肯定是一问三不知。我曾经负责一个部门,七零八碎的事务特别多,前任做得头昏脑胀,压力过重,一有机会马上跑了。我则因为只看结果,繁琐过程,一概留给下属自行解决,结果从未感到过有工作压力。然而,一旦上峰问起某个环节,却只能说个大概而已。
为了让博客有点层次感,我开始注意细节。受其他博主的启发,看书也不再那么囫囵吞枣了,甚至还做了些笔记。总之,对生活更留意了。
留意,据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兰格说,就是在熟悉的生活流程中,有意识地去注意新的事物和现象。只要积极地有意识地去留意,我们的视觉会变得敏感,视角会扩展,知识会刷新,观念会改变。如此说来,写博客的好处太多了!
(三)写博给谁看?第一读者,当然是我自己。但是,博客毕竟不同于日记,既然公布于众,当然希望能引起他人的兴趣和共鸣。
初来乍到,我把在公众号上推送过的文章直接贴到城里,居然没人看!这不免令我奇怪,因为这些文章在公众号上曾吸引过许多读者。更意想不到的是,有些随手写的短文,看的人却不少。
由此,我猜想因为忙,多半的人可能驻足两三分钟,看一篇文章。于是,自作聪明地“量体裁衣”,每篇博文控制在一千字左右。可是,依旧是有的有人看,有的没人看。
仔细一想,我心目中的读者,其实就是自己,因为我总是把博文跟短小易读的文章等同起来。这个“假想读者”,如果太固定太局限了,会影响博客的范围和题材。要摆脱“假想读者”,也不那么容易。为此,我时不时特意出城几天,逃离城里的“假想读者”,埋头为其他媒介的“假想读者”写些万把字的长文。毕竟写长文和短文,有长思维和短思维的区别,尽量两者兼顾,不至于顾此失彼。
(四)坚持不懈。写博的目的,是重拾中文。在过去的十五年里,我的工作主要是接触英文写作,大多数是学术文章,也有工作报告和调研报告。结果是,中文长期不用,词汇短缺,文字生涩,写出来的文章,磕磕巴巴,枯燥无味。
写博客,是为了找回写中文的感觉。半年来,剪贴的旧文不算,居然写了40篇博客。写着写着,不知从哪儿冒出一些久违的感觉和几近忘却的词汇。写着写着,笔头上的锈迹磨去了一点点。眼下要做的,就是继续写,不然笔头又会锈迹斑斑。
(五)时间不够。在城里花的时间多了,在城外花的时间自然就少了。我正在调整,希望找到一个平衡点。写博虽然有趣,却不能为了写博,剥夺看书、玩乐、还有用心做饭的时间。饭做得马虎了,LD吃两口,就推说不饿,放下刀叉。而他书房的废物桶里,则会多出不少巧克力、果仁、饼干的包装。为了他和地球的健康,还有我们的婚姻幸福,我就此打住,准备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