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名画惊动了FBI(续)
前几天我写的那篇真实故事,引来众多关注,许多新老朋友还留下了热情洋溢的留言,对我女婿 curator 的工作大加赞扬,称他火眼金睛,识别出那幅57年前被盗的名画,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同时也觉得似乎意犹未尽,所以今天再略作些补充。
古人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他此番取得的成绩与他多年来对艺术的孜孜不倦之追求分不开的。
女婿从小就喜爱欧洲艺术(尤其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立志长大后要去研究这些艺术品,所以在父母的支持下,一直读到博士毕业,然后始终在这个专业领域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他的敬业精神和执着是我和太太十分欣赏的,他家里收藏最多的就是书、CD和画,书房和储藏室几乎都堆满了,我们一直为他们担心,以后如果搬家可就太费力了:)。
记得2012年,我们全家在佛罗伦萨一个博物馆内参观,他正在细细地为我们解说各种名画的含义和故事,突然在一幅标注着 No photo 的画前停住了,说接下来你们先继续参观,他得去找工作人员。原来他觉得此画可以写入其第一部专著,经过与工作人员沟通后,特许他拍下了照片,书出版前,他还特意发邮件让那个博物馆确认他可以在书中使用此照片,其一丝不苟和对版权的尊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18年夏天,他在博物馆接待了一位韩国女画家,她想在博物馆举办个人画展(展示她数十年来画的各种韩国风格的画),经过一番交流后才知道,原来她是那个位高权重的马里兰州长霍根的太太,尽管浏览了她一些作品的照片,但他还是公事公办,坚持必须要去现场 check 了真品后,才能决定是否可以举办展览,于是他应邀去州长位于州首府安纳波利斯的官邸访问。记得那天我们全家一起顺便去了美丽的安纳波利斯(以前没去过),但我们只是到了官邸门口浏览一番就去游玩美景了,他花了一下午时间,仔细查看了准备展出的画,确认很有价值,最后动手为展览制作精良的介绍册。展览开幕那天,州长夫妇亲自到场剪彩,最后画展大受欢迎。
说起博物馆,我和女婿接触多了,慢慢也了解了一些套路。
通常每个博物馆都有镇馆之宝或者自己的特色来吸引观众,而且所有展品不能一成不变地成列在那里,而是每年都要翻新花样,举办有特色的展览,这样才能持续吸引新老观众前去参观,这个就是 curator 的职责所在了。记得疫情前那年,女婿绞尽脑汁,想出举办一个黑人艺术品展览,除了整理出许多自家馆藏艺术品外,他还按照惯例向其他博物馆去借展品,其间从策划到联系,还有运输包括办理艺术品保险,都是他一人搞定,其工作之繁忙可想而知。
和那位老先生一样,许多美国人喜欢把珍藏多年的艺术品捐给博物馆,以供公众欣赏,但鉴别捐赠品之真伪也是身为 curator 的另外一个职责,因为若错把赝品当真品去展出,那可是出糗出大了,所以女婿通常需要花好长时间去检查,如果遇到实在不能确定的还得邀请拍卖行的专家一起鉴别。
例如前几天,他还特意请我女儿一起去博物馆,帮他去看几件捐赠品,原来是有人捐献出中国古代的玉器(据说是商朝的),号称是从慈禧太后那流传出来的,上面全是中文,我女儿也顺势享受了一把近距离观赏珍贵文物的乐趣,当然最终的价值还有待纽约拍卖行的确认。艺术无国界,能为尘封多年的艺术品重见天日而出力,身为理科工程师的女儿也是乐此不彼。
作为博物馆的 curator,女婿还有个职责就是为参观者解说展品,通常个人访者都是有其他工作人员接待,但遇到联邦或州议员等贵人来访则由他来接待,因为博物馆每年都得从政府获得资金:),但对于中小学生的集体参观,只要他在博物馆,都会亲自去做解说。美国中小学老师经常会带孩子们去博物馆浏览艺术品,以陶冶他们的艺术情操。女婿说,因为孩子们会经常对展品提出些刨根问底的问题,不能误导他们,所以他都是亲历亲为,也许他心里也是在期许,未来这些孩子们中间会出现接班人吧。
最后说件趣事,也是2012年,女婿在上海参加完婚礼后,除了游玩名胜古迹外,其余时间都泡在上海博物馆。因为他在大学时期,曾经随实习的博物馆来上博举办过展览,那时住在汉口路扬子饭店,每天两点一线,熟门熟路了。
有一天,他给了我一个地址,请我开车送他去看个展览,我一看原来是华山路某弄,丁香花园对面,到了那里,我按照地址找,是个花园小区,没有展览呀,再问询了居民,才知道,在一栋居民楼的地下室里,开着一个文革历史文物展览,我也算是老上海了,也从来没有听说过还有这个展览。走进去一看,哇,一片红色,红宝书、红头像、红袖章、红旗,文革纪念品是应有尽有,后来我也不记得他买的是什么东西,反正被他那份对文物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是服了!
祝大家中秋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