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视频会
也不知这是第几次视频会了,第三?第四?总之,疫情袭来,大家都躲在家里,什么事情都干不了,原来二年一次的欧华作协大会也只好停下脚步。于是,我们就在网上开会,一次比一次成功。心里很得安慰。
二年来,参加过太多的视频会议,有文学艺术的,有报告会,有讲座,有网上查经,各种各样,世界各地,时间也各异,有时候半夜爬起来。最愿意参加的,还是自己娘家的会议。前几次都没有做记录,这次简单见证一下。
这次会议由筱筠主持,她做了很好的准备和文案,让我们一目了然,感谢她的奉献。
会议首先由我们的现任会长麦胜梅女士致辞。
会议分三大类主题:文学翻译、旅游文学和历史。
1.关于翻译是个大主题,大家都知道翻译难,尤其是文学翻译更难。有些意思根本是无法翻译的。一个好的翻译家必须有很深的文字底蕴,母语的,外语的。不光是语言部分要精深掌握,还有文学方面的造诣。
车慧文博士翻译了齐邦媛的《巨流河》,原本对这部书不太了解。后来去查询了资料,齐女士做的是很大气的事情:二战发生了多么多悲惨的事情,很多人出来写书,犹太人的最多;还有那太阳国,每到原子弹日,就出来哭哭啼啼,好像受了多大委屈似的,为什么不反省投掷原子弹的原因?我们中国死了多少人?无辜的,抗敌的,为什么很少有长篇巨作,有高质量的东西来叙述?还是后来西方人出来讲了大屠杀的真相,才掀起了一股热潮。所以,《巨流河》是一本及时的解说自我立场的书。车博士把这本书翻译成德文,推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真相,意义宏大。听车女士的讲演,最精彩的译本,最后还是要由母语国的人来过目审视,即所谓嫁衣出阁前,最后还要用“熨斗来熨一遍”,这样才能达到流畅舒服的效果。
颜敏如不是专门搞翻译的,但是她的翻译经历也很有趣,她用(德语思考)德语写作了一篇小故事。后来发现用外语写作,很多东西被简化了,装不进去;故而用中文再写一边,这样,容量变得很大;还不满足,在中文的基础上再翻成德文,如此这般,德语是大大地前进了一步。一篇小故事,最后写成了一本书《此时此刻我不在》。在此过程中,她发现了许多翻译的奥秘和难处。这种方式提醒我们做事情时,要经历成功,必得反反复复地磨练。
这本书由颜敏如从德文版翻译成中文版,相对来说,德译中要比中译德容易些。
与雪莱私奔的玛丽雪莱
英国诗人雪莱
2.关于旅游文学,这个主题由瑞士的黄世宜女士担当。欧洲17世纪至19世纪,上层贵族、文化名人有壮游的习惯。歌德、海涅都壮游过,出过著名的作品。作为一名女性,世宜以福楼拜小说中“包法利夫人”为心理依据,走雪莱的情人玛丽雪莱和诗人当年的私奔路线,在人生低谷时来一次特别的壮游。她从瑞士的巴塞尔出发,前往英国的多佛,然后坐船渡过英吉利海峡,到达法国的加莱。玛丽雪莱当年坐小木船渡海,以驴子、骡子、马车和双脚穿越法国瑞士,一路的艰辛,低落的心情,坏的天气;世宜坐的是现代快车,豪华渡轮,同当年的情形无法相比,但是坏天气依然、坏心情也如此。人生有高峰和低谷:“人生得意须尽欢”,开心的时候谁都不愿意多想,只顾享乐;低谷时也不是一件坏事,人转而向着自己的内心、向哲学、向宗教进发,人问自己,要做什么?要成为怎样一种人?要往哪里去?感谢世宜结合自己的灵魂世界,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壮游课,她给我们看了她在过英吉利海峡的船上拍到的恶风险浪的视频,让人若有所思。
法国作家福楼拜
3.关于历史的主题由二位文友担当。一位是奥地利的常晖女士,她讲的是关于殖民地文物归还的问题,条理清晰,侃侃而谈;另一位是汉堡的高关中老师,他用简短的话语总结了德国的历史:一个德国皇帝查理大帝和他的仨个孙子(意大利法国和德国)、三个帝国二个共和国。把我们脑子里的乱丝整理一番。
常晖女士
因着世宜的一段文字,引出了德国女画家Paula Modersohn-Becker, 她是一位早期表现主义画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大家热烈地讨论,很多女文友有同感,对她的画她的人生很感兴趣,如果能够做一次专题讨论,如何?
女画家
感谢众讲课文友的付出,也感谢出席的文友,会后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这是一次高质量的文化交流,视频时间从下午2时半至6点结束,出席人数23人,包含二位北美的文友:北美华人作家协会副会长姚嘉为女士和夏威夷文友王育梅。还有常熟师范学院的计红芳教授也在线上聆听会议,西班牙的张琴也在国内,她们都是在深夜参加会议,令人感动。
北美文友姚嘉为
年轻有为的计红芳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