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资产,数字货币,过去以及未来
数字资产,数字货币,过去和未来
首先我谈下我的理解什么是“资产”,资产其实是我们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称之为资产:土地,房舍,牛羊,自己的涂鸦,哼的小曲,老爸的大裤衩(如果恰好老爸是乾隆)…资产是很主观的,所谓“彼之珍宝,吾之草芥”。何为“货币”?“货币”是对资产来进行定价和流通的媒介。所以在我看看,目前市场上所谓的各种“数字货币”实质上都是“数字资产”,因为他们都不具备货币的最基本属性——流通。
流通说到底是“货币”的最基本的使用价值,那为什么这些“数字资产”的发行机制天生具有通缩的属性,当失去了流通的使用价值,就只是一个博弈标的这么一个属性了,和那些艺术品,窖藏陈酿等这些并无二致。
在我来看唯一对数字货币实用性做出大胆尝试的是委内瑞拉当年的“石油币”,以每一桶石油作为背书发行一枚“石油币”,这是主权国家以实际商品背书的“数字货币”的第一次尝试。记得是2018年吧似乎第一天就获得了7亿多美元,然而现在的石油币如何了?显然这次大胆的尝试并没有逃脱“发行—拉高出货—套牢”这种套路。其关键点还是一个,并没有产生有效回路,并没有实现其流通价值,而只是一个炒作价值。
如何避免被“炒作”对于“数字货币”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课题,因为一旦被炒作其价格就会攀升,流通就会被锁定,就会失去原本“流通”的属性,而最终结果将是无一例外一地鸡毛。我希望的“数字货币”是可以对贸易各方产生实际帮助的“公共服务产品”而不是炒作标的,所以我谈到一个概念就是“要有保质期”。
为什么没有人炒作蔬菜而去炒作红酒?因为保质期。酒类可能是唯一几个不多的可以把卖不出去的东西多放几年卖更贵的商品。所以如果希望“数字货币”增加流动性,就必须避免其被囤积,就要有“保质期”。但是临近“保质期”的商品是不是会打折出售那临近保质期的“数字货币”是不是会和“新鲜的数字货币”之间产生汇率差呢?这是一定的,所以保质期就不能是一个普通的恒定的时间概念。
我在2012年的时候就设计了一套“远期现货”的交易模式,后来为了把这套交易模式用在鲜活水产品进口的领域里,我本来一个进口木头卖木头的硬生生的进入水产行业卖了好多年的三文鱼,螃蟹和龙虾(所以我的twitter号还是木材进口商)。这个模式的核心就是把地理位置加入到期货交易里,把一个绝大多数交易是为了投机和套利的期货市场转化为为了实际交付商品增加效率的“远期现货”。
在供应链领域从备货,进口,运输,清关,分拨是有比较长的周期的,从5-7天的空运到40-50天的海运,这期间的价格会产生很大的波动,而进口商因为合同的锁定自己不得不承受很大的价格波动风险。由于“订金模式”实质上就是“保证金+杠杆”的模式又放大了价格波动的风险,这个问题在很多的大宗商品领域都存在,无论是橡胶,原油,矿石,谷物等等。签了合同交了订金就祈祷商品到岸的时候价格是增长的,假如到时候价格下跌了客户不要货了,这就是灾难性的。有些大宗商品或许还可以堆存在码头,通过各种融资手段来赌未来的升值,但有些商品比如三文鱼,由于很短的保质期,在产生市场踩踏的时候那真是叫一个惨烈,毕竟没有人去买3年,5年窖藏三文鱼。
我的解决方案就是“途中交易”,在签订合同发货的时刻开始就可以进行线上撮合交易,可以买也可以卖,一直到产品到岸,根据你购买的份额补齐保证金之外的货款并提取相应数量的商品。这种方式极高的提高了效率,并且让原本可能剧烈的波动通过交易来实现“平滑曲线”。毕竟对于商家来说是希望价格的“平滑”,以增加利润的可预期性,只有赌徒才希望“波动”,我听过的赌橡胶波动一夜暴富一夜跳楼的大有人在,对于我本身对“赌”是反感的。
我想未来或许可以有这样的数字货币可以提高效率的,以石油为例:根据预计的生产计划对未来一定时间内将交付的石油作为背书发行石油币,套用我们三文鱼进口的模式,可以把每一个船期预计到港时间,到达港口列为一个批次的“石油币”在市场公开交易,直到该批次原油到达港口按手中持有的“石油币”补齐余款交货,同时该批次“石油币”在完成交付后自动销毁。这样做的好处是对于产油国可以提前安排生产计划,提前获得资金(有大批金融产品可以做这种融资)对于进口商可以在途中交易,无论盈利还是亏损都会防止剧烈的波动,对于投机者吸引大大降低,毕竟只能在到港之前出售否则只能接受货物或者损失保证金,这就是我说的“保质期”。
前段时间有朋友做纺织品的去了趟伊拉克,阿联酋,这些国家商品极度短缺,手里大把石油但没有资金进口。假设他们以未来一段时间内交付到中国的石油背书发行“石油币”来换取人民币,支付轻工产品的进口,会不会是一个双赢的解决方案?
首先我谈下我的理解什么是“资产”,资产其实是我们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称之为资产:土地,房舍,牛羊,自己的涂鸦,哼的小曲,老爸的大裤衩(如果恰好老爸是乾隆)…资产是很主观的,所谓“彼之珍宝,吾之草芥”。何为“货币”?“货币”是对资产来进行定价和流通的媒介。所以在我看看,目前市场上所谓的各种“数字货币”实质上都是“数字资产”,因为他们都不具备货币的最基本属性——流通。
流通说到底是“货币”的最基本的使用价值,那为什么这些“数字资产”的发行机制天生具有通缩的属性,当失去了流通的使用价值,就只是一个博弈标的这么一个属性了,和那些艺术品,窖藏陈酿等这些并无二致。
在我来看唯一对数字货币实用性做出大胆尝试的是委内瑞拉当年的“石油币”,以每一桶石油作为背书发行一枚“石油币”,这是主权国家以实际商品背书的“数字货币”的第一次尝试。记得是2018年吧似乎第一天就获得了7亿多美元,然而现在的石油币如何了?显然这次大胆的尝试并没有逃脱“发行—拉高出货—套牢”这种套路。其关键点还是一个,并没有产生有效回路,并没有实现其流通价值,而只是一个炒作价值。
如何避免被“炒作”对于“数字货币”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课题,因为一旦被炒作其价格就会攀升,流通就会被锁定,就会失去原本“流通”的属性,而最终结果将是无一例外一地鸡毛。我希望的“数字货币”是可以对贸易各方产生实际帮助的“公共服务产品”而不是炒作标的,所以我谈到一个概念就是“要有保质期”。
为什么没有人炒作蔬菜而去炒作红酒?因为保质期。酒类可能是唯一几个不多的可以把卖不出去的东西多放几年卖更贵的商品。所以如果希望“数字货币”增加流动性,就必须避免其被囤积,就要有“保质期”。但是临近“保质期”的商品是不是会打折出售那临近保质期的“数字货币”是不是会和“新鲜的数字货币”之间产生汇率差呢?这是一定的,所以保质期就不能是一个普通的恒定的时间概念。
我在2012年的时候就设计了一套“远期现货”的交易模式,后来为了把这套交易模式用在鲜活水产品进口的领域里,我本来一个进口木头卖木头的硬生生的进入水产行业卖了好多年的三文鱼,螃蟹和龙虾(所以我的twitter号还是木材进口商)。这个模式的核心就是把地理位置加入到期货交易里,把一个绝大多数交易是为了投机和套利的期货市场转化为为了实际交付商品增加效率的“远期现货”。
在供应链领域从备货,进口,运输,清关,分拨是有比较长的周期的,从5-7天的空运到40-50天的海运,这期间的价格会产生很大的波动,而进口商因为合同的锁定自己不得不承受很大的价格波动风险。由于“订金模式”实质上就是“保证金+杠杆”的模式又放大了价格波动的风险,这个问题在很多的大宗商品领域都存在,无论是橡胶,原油,矿石,谷物等等。签了合同交了订金就祈祷商品到岸的时候价格是增长的,假如到时候价格下跌了客户不要货了,这就是灾难性的。有些大宗商品或许还可以堆存在码头,通过各种融资手段来赌未来的升值,但有些商品比如三文鱼,由于很短的保质期,在产生市场踩踏的时候那真是叫一个惨烈,毕竟没有人去买3年,5年窖藏三文鱼。
我的解决方案就是“途中交易”,在签订合同发货的时刻开始就可以进行线上撮合交易,可以买也可以卖,一直到产品到岸,根据你购买的份额补齐保证金之外的货款并提取相应数量的商品。这种方式极高的提高了效率,并且让原本可能剧烈的波动通过交易来实现“平滑曲线”。毕竟对于商家来说是希望价格的“平滑”,以增加利润的可预期性,只有赌徒才希望“波动”,我听过的赌橡胶波动一夜暴富一夜跳楼的大有人在,对于我本身对“赌”是反感的。
我想未来或许可以有这样的数字货币可以提高效率的,以石油为例:根据预计的生产计划对未来一定时间内将交付的石油作为背书发行石油币,套用我们三文鱼进口的模式,可以把每一个船期预计到港时间,到达港口列为一个批次的“石油币”在市场公开交易,直到该批次原油到达港口按手中持有的“石油币”补齐余款交货,同时该批次“石油币”在完成交付后自动销毁。这样做的好处是对于产油国可以提前安排生产计划,提前获得资金(有大批金融产品可以做这种融资)对于进口商可以在途中交易,无论盈利还是亏损都会防止剧烈的波动,对于投机者吸引大大降低,毕竟只能在到港之前出售否则只能接受货物或者损失保证金,这就是我说的“保质期”。
前段时间有朋友做纺织品的去了趟伊拉克,阿联酋,这些国家商品极度短缺,手里大把石油但没有资金进口。假设他们以未来一段时间内交付到中国的石油背书发行“石油币”来换取人民币,支付轻工产品的进口,会不会是一个双赢的解决方案?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北美汤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