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不可及的,是自己对自己吼“你是个中国人”。有点像“受鲁迅思想影响”,怨谁?
愚不可及的,是自己对自己吼“你是个中国人”。有点像“受鲁迅思想影响”,怨谁?
读《左传》,读《史记》,读鲁迅。之外的,就是个翻翻。
汉语文章写到司马迁,后来的就是个拖堂。
日式的审美和把它们带进汉语文章,鲁迅使汉语文章又有了看头。
愈长,愈不在意鲁迅想什么,却愈在意他怎么写的。
见多的是卷入,融入,香蕉人。鲁迅不是。一直都是周树人。他在日本是以留学的方式过青春期。回国,已是成人。就想着谋职,过日子。这才是鲁迅。《呐喊》,杂文集,民族魂,是tattoos 。到了欧美后,周围有好多做tattoo 以前的鲁迅。
中国有种蛮不讲理,向你吼:“你是个中国人”。近百十年来,尤。毛主席感叹白求恩是个“纯粹的人”。其实鲁迅也是,后来的张爱玲也是。后来,就没了。
读鲁迅,不读其文,读什么呢?撇下这,去找其它,拣了芝麻丢了西瓜,怪谁?
能构成所谓中国的“文科”的,大约也就是文章了。而其中能拿得出手的,左传,史记和鲁迅。还有其他?
鲁迅,不过是正常。写《狂人日记》到《遗言》,就是在说这正常。张爱玲是过这个正常。乌泱乌泱之中,他们竟是孤独的!
有个经验。喝咖啡,写写字,把菜苗种下,和邻居搭讪,很自己。一入群入圈入坛,就活“中国人”了。
愚不可及的,是自己对自己吼“你是个中国人”。有点像“受鲁迅思想影响”,怨谁?
倒是可以想一想的,写了百十年的白话了,还是没鲁迅写得好的。为什么?
二
千万别太把中国当回事。或者,不把中国当回事。
想中国的功夫,不如花在想别的什么上面,譬如中午吃什么之类。
小时候,周围有不少就知道养家糊口的人。大了,会想起他们。现在网上和周围的,看过就忘。
愈长,愈私。本来的;“我俩好,哪儿都是家”。就是的。其余的,扯犊子。
过自己。本来的。还有其他?
为什么出国?能过自己,活自己。如此而已。还不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