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黎明,再见安福路
不久前读到了校友学长文学城博主毛囡写的一篇有关上海安福路上黎明中学的博文,毛学长在文学城堪称”文史百科全书“,现当代名人轶事,文字笔札无不涉及,尤其对上海高干高知的背景无所不知,我曾经多次向学长请教。
毛学长在博文中谈到了黎明学校的前世今生,博文内容详实,有数有据,让我这个在80年代中后期在那里读过3年书的开了眼界,真没有想到学校原来还有过比较光辉的历史,也出现过些许名人和个别中央首长。
而在我看来实际上这所80年代末90年代教育质量越来越差,老师越来越不负责任de学校,以致在我毕业8年之后即1996年,终于被区教育局取消了高中教学,也终于沦为了与华光中学一个档次的”垃圾中学“而终于最后被开除球籍(80年代流行的术语)的学校完全是咎由自取,正如鲁迅先生在《论雷峰塔的倒掉》最后两字”活该“。恕我不敬,得罪得罪。而此时我们高一时的数学老师毕业时的校长,热衷做官不爱教学的上海市特级数学老师的蔡先生(同学给他的外号cha wu gang),也已经跳离苦海,高升到号称徐汇区非重点的重点,高干子弟云集的位于上海市委康平路办公室不远的五十四中学心安理得的继续做校长去了。
故黎明中学,因为学校已经不复存在了,因此”故“也 (网图)
久违了黎明,久违了这个让我和当时班上绝大多同学并没有多少可以夸口"不可歌却可泣”印象的学校。读完学长的博文后,我多次留言,学长也热情的给与了详实的答复,尤其QQH发来的88届毕业学生名单,名单上的久违而熟悉同学姓名,仿佛看电影一般让我不由得想起了那个风华正茂的年代,在此特别感谢我们的学长——毛囡
可惜该博文最后反响并不热烈,留言也寥寥2人,不仅感慨文学城之大,上海人之多,校友却区区几人,细想也是,又不是乓乓响如南模,位育,又有几个人愿意和它为伍呢?
不曾想前几天读到了一篇《回国识趣——我又回到了安福路》,读后发现博主——心雨风尘女士居然也是黎明中学的校友,在此,我向我们校友老学姐敬礼了。
通篇读来,老学姐对学校对有香气的安福路有着浓浓的怀旧感情,跃然纸上,不由得让对学校和安福路有过几年时间接触的我也想讲讲自己的想法,于是给老学姐博文留言谈了些我个人真实的记忆和想法。没想到老学姐洋溢热情de回复我:让我多讲讲,讲N次,老大姐要洗耳恭听。
哎,老学姐啊,你不是让我为难吗 ?我已经关博3年有余,偶尔出来给城里的一些还在坚守的朋友留留言,捧捧场而已。让我再写博文,已经鲜有过去的兴趣了。。。。
不过老学姐如此热情的诚邀,我这个年轻一代学弟也不便推辞,就凭着爱心说诚实话,讲讲我记忆中黎明中学和并没有香气却有着小市民小买卖气息de安福路,尤其是常熟路到乌鲁木齐中路一段,这些全是80年代中后期的记录。
安福路的第一印象是一片泽国,虽然同住在徐汇区,却有些距离,坐15路电车从高安路衡山路向东4站,就是常熟路安福路了,以前没有走过那条路,估计不是读书的缘故,也不会和这条当时并不起眼而现在是网红打卡地带着香气的马路有什么接触。
85年8月末上海连续暴雨,当时上海很多马路都成了“河塘泽国”,而我就这样和安福路莫名其妙的“亲水接触”了。记忆中下电车从常熟路拐进安福路,由于地势低洼于主路,眼前呈现一片泽国,心里暗暗叫苦,无奈也只能硬着头皮涉水前行,趟着漂有生活垃圾的泛着白色泡沫的积水,过乌鲁木齐中路,再坚持趟行,终于看到了黎明中学新建不久的“巍峨“的四层楼高的教学楼,此楼当时在那里颇有一些“一览众山下”的气势,而高一年级在教学楼的最高层,后来惊奇地发现从教室向西南方远眺,居然可以清楚看到距离数公里之外的肇嘉浜路东安路的景福针织厂的厂房。想来当时上海的高楼并没有几个,登四,五层楼即可眺望平淡无诗的远方。三年高中学习生涯自此开始。。。。
待续 二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