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随笔】自行车轶事

【随笔】自行车轶事

博客

此汉堡(The Humber)非彼汉堡(Hamburger)

开始记事的那会儿,“自行车”在人们的口中大多还叫做“脚踏车”,偶有人戏谑地称之为“自航(行)驹(车)”。

那时,自行车虽算不上什么名贵的物件,却也是市面上不多见的东西。在儿时的记忆里,自行车大多是各单位,各部门的公家用车。骑用自行车的是办事员,通讯员,干事,秘书等,大多是取送文件材料什么的。偶有一些部门领导干部,赶着去参加临时会议,或处理什么意外事情时,也会骑用。私人家庭有自行车的几乎没有印象。

那时是六天制,每周只有周日休息,节假日也只有五一,十一,元旦,春节几个。人们出行大多是乘公共汽车,有些钱的坐三轮,马车。

供给制改薪金后,记不清是55年,还是56年,父母工作的单位不知打哪儿弄了批德国钻石牌自行车,就是那种带倒闸的,龙头把手下面只有一个刹车把手,在右边,左边有。刹车皮从正上方直接压在前轮胎上的那种自行车。

以前,有些年青人好炫酷,喜欢把自行车骑得飞快,然后快速得倒转脚踏板,是后飞轮发出“嘎嘎”的响声。说是,飞轮响声越脆响,表明飞轮的牙盘钢质量越好。据说,有几个这样的小杆子在骑“钻石”时,玩倒飞,被摔得很惨。

父母工作的单位为了分配那批“钻石”,各部门都指派专人负责登记。当时,父亲因为工作需要住在宿舍,母亲的工作部门与我家在一个院子里,属于那种在家听到上班铃再出门也不会迟到的那种情况,所以没有登记。母亲负责的打字室有一位田阿姨,田頌堯的侄女,与我家住在同一个院子,但她丈夫每天要步行两里路,去院直机关上班。负责登记的叔叔打趣地问田阿姨,要不要给你家老汪也登记一辆啊。田阿姨说:我家老汪只会骑马,给他辆自行车还不如他配给一匹马。可见那时还是有不少人不会骑自行车。

上小学那年,母亲工作的部门也搬去了机关大院,母亲每天也要早早的起来,步行去办公室,晚上下班时走回来。虽然家里的事务刚请来的桂玉阿姨可以打理,但是,母亲经常要加班加点,回来的很晚。

记不得那天是年哪月,只记得那天还是可以穿短袖,短裤裙子的时节,母亲非常高兴地推着一辆自行车回来时天已经黑透了。那时我家的第一辆自行车,花将近父亲两个月的薪金——450元人民币。

父母似乎对品牌没有感觉,从没说到这两车的牌子,连一直陪伴在父母身边,对时尚品牌颇为讲究的老幺也说不出这辆车的牌子。而我对这辆车的记忆,除了28女式自行车,深绿色,全链罩,前后蓝翎闸,龙头锁等之外,只记得这辆车独有的一个品牌标志——花盘。
 

感谢美国对科技的重视与支持,对科技人才的器重和优待,是人类有了计算机,互联网,以及各种各样的功能的软件,特别是搜索引擎,使我们可以在方寸蜗居得以天涯咫尺,信手收集五花八门的信息。
有一天,在网上查找资料,无意间看到了记忆中的花盘照片,这才知道母亲的自行车曾经是英国的著名牌之一——“汉堡”(The Humber),有男式和女式两款。按照这个牌子,终于找了与母亲的自行车相同款式的汉堡牌自行车照片。


 
汉堡的车标,色泽与母亲车上的一样,只是记不清图案是否相同了。盾牌上圆形图案与花盘是一样的
 1953年生产的英国汉堡牌女式28型弯梁变速自行车


1952年出厂的英国汉堡牌男式28直杠变速自行车

母亲的“汉堡”与上照片里女式28自行车的大架相同,但有些部件不一样。母亲的“汉堡”不是变速的,全链罩上没有那条不锈钢的金属饰物,只有双支架,没有那根单腿支架。双支架的喷漆色与车体一样,是墨绿的。

这款汉堡女式自行车前叉套管比其他品牌的车长出许多,使得闺秀淑女在骑行时能保持端庄优雅的身姿,犹如花落水流红,水动花静,与人以动静相合的感觉。

这款汉堡女式自行车的车身沉重,起步时略费些力,但骑起来后的车速并不慢。考上初中后,用母亲的这辆车练习车技。稍有熟练时,大家常找各种难行的小路比骑技骑速,从未输于他人。

在上面的照片中,龙头套管和下车杠相交处有一个锁。锁舌孔在前叉的后面,从照片上可以看出来,是一个金属板,上面有三个孔,左右两个孔可以将龙头锁定在左右30°,无法直行。锁在中孔,车就不能转向。

龙头锁的设计很独特,是簧片锁,不是常见的弹子锁。有一次母亲把龙头锁上了,却怎么也找不到钥匙了。找了好几个锁匠,不是一听就摇头,就是看了,或是摆弄两下就告辞。请桂玉阿姨在南京公安局工作的女儿春芝姐托了公安局有关部门的人,找来行业里颇有名气的兄弟俩来,从上午摆弄到下午,中间还请哥两哈了点小酒,却是毫无头绪。父亲见状只得好言安慰,给了工钱。

锁匠哥两走了几天后的周日,父亲找到了解决方案——在母亲的一堆杂物中翻出了钥匙。
看着有些忐忑的母亲,父亲说,找到了就好,以后两把钥要分开放,这样一把即使丢了,还有一把可以用。

父亲调到北方工作时,家里的用具大件,包括我的26永久自行车,都给了桂玉阿姨,只带了母亲的这辆“汉堡”。

在阜新时,前轮被卡车压瓢了。找人修,都说修不了,废了。最后找到在阜新矿山机修厂工作的一个八竿子才打到的亲戚,是个八级机修钳工。跑来家瞅了瞅,说可以试试,就把前轮卸了带回去。几天后,拎着回来了,说了声:好了。就手给装上了。原来这个亲戚回去后,找了厂里几位关系铁,技术高的伙计,琢磨了一阵,然后用气锤吧唧一拍,好了!而且几位还轮流的检查了一番,没有刮擦的痕迹,也没有变形的手感。亲戚没有自夸手艺高超,反而是连连称赞车圈的质量上乘。

父母搬到大连后,曾有人闻讯找上门,出价上千收购,或是一辆崭新的上海锰钢凤凰女车加一些钱换。母亲舍不得,没有成交。

去国那年,在行前回去看望父母时,只见那辆“汉堡”虽然车漆有些暗淡,没有上漆的金属部件也已失去光泽,但保养的还是挺好。父亲说,这车就是换了后面的车撑和后轮锁,其他的都是原件。

两年后,母亲中风偏瘫,这辆“汉堡”就给媳妇们和孙辈用了。随着年岁的增长,父亲失去了保养这辆车的气力,在母亲过世后不久,这辆“汉堡”也寿终正寝了。

英国蓝翎(Raleigh)公司也生产过结构相同的男女式自行车,与汉堡车的主要区别一是车标,另一个是龙头锁的位置。


车标

龙头锁

由于蓝翎(Raleigh)的车标是个凤头,因此国内称其为“凤头”。

在国内工作的研究所有一对印尼归来华侨夫妻,男的姓张,是实验室的工程师,负责样品的碳14同位素的测量;女的姓名想不起来了,是研究室的科研人员。他们就有一辆男式26的凤头。

那时,我还不知道母亲的车是什么牌子,只是看着老张的车与母亲的有些相似。与老张混熟了,闲聊时说到车上的龙头锁时,老张讲了个关于他自己那辆车的故事。

忘了是71年,还是72年,南京省直机关在五台山体育场召开什么大会,老张便骑了那辆凤头去开会。散会后却找不到自己的凤头了,只好到管辖五台山体育场的派出所报了案。派出所的人直白的告诉老张:现在的情况你也是知道的,要做好心理准备。

其实,不用派出所的公安讲,老张自己心里很清楚,车是十之八九找不回来了,报警备案只是走个程序,以备将来万一出了什么事,好有个说法。譬如,盗车贼骑那辆“凤头”作案时把车拉在现场了,办案的公安循着车查过来,好有个说法。

做完记录,老张悻悻然的乘六路车回所。

不想三天后,老张就接到派出所的电话,叫他带上户口本,自行车证,以及各有关材料到派出所来一趟。

到了派出所,老张把一应材料交给接案的公安,经一一验明正身后,公安告诉老张:自行车找到了。但是,车龙头可能被搞坏了,偏在一边,怎么也掰不动。一边说,一边把老张带到放自行车的房间。

老张走到自己的车旁仔细的检查了一遍,见没有什么损伤刮擦,便放下心,掏出龙头锁的钥匙,打开锁,转了转龙头,一切完好。这才告诉公安车龙头是怎么回事,刚讲完,在场的一个公安恍然大悟的道:我说呢,那个家伙怎么会把这车撂在离现场不远的草丛里。接下来,就给老张讲了案件的可能经过。

一般的偷车贼都是采用破坏车锁的手段盗取车辆,但有一些车贼会在身体右侧挂个钩子,相中一辆车后,走到车旁,用钩子钩住车后放东西的架子,使后轮微微离地,两手,或单手扶把,就像平常推着自行车行走一样把车推走,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再开锁。这样在现场的时间很短,也不用担心弯腰俯身破坏车锁时引起他人注意。

偷车贼可能能听说或见过“凤头”,但没有接触过,对“凤头”的结构不了解。推车上路后才发现龙头偏左,而且转不动,走不了几步,就必须搬着车调整方向,被整的没了脾气,只好弄到个僻静的地方扔到一个杂草丛生的沟里。

母亲的那款“汉堡”是由英国邓卢普公司生产的,首批于1938年推出,采用由荷兰、爱尔兰和英国生产的零部件组装,至1953年停产,被称为50年代“汉堡”。此后,该款自行车便称为绝品。

汉堡自行车前立梁上的商标牌由三部分图文组成,底部为“the humber”;中间图案是牵手的五个人形图案配有商标字样“the humber trade mark”及“humber·ltd england”;顶部则是英国皇室徽记配有“by appointment to the late king ge ⅵ(乔治六世指定)”,是世界唯一一款由英国国王指定,允许使用英国皇室徽记作为标志的自行车。因生产时期和年代背景不同,“汉堡”的商标牌还分出铜标、铝表、彩标等。

正因如此,凤头在中国民间的知名度远大于汉堡,但是在自行车收藏界流传一句话,叫做:一汉、二手、三凤头。而且,在英国自行车中的地位也是最高的。

据说50多年前,成都有人花了2000元买下两辆英国汉堡自行车。后来,邓卢普公司得知此事,打算出价50万回购其中一辆,作为自己的传家宝,但是那人却不愿意卖。

自行车这个收藏业,算是比较小众的领域,市场不大,精品较多。很多精品都是有价无市。所以一辆古董汉堡自行车到底值多少钱,关键还是看市场情况。邓卢普公司打算出价50万购买一辆品相好的古董汉堡自行车,也就是对曾经作品的纪念而已,不是刚性需求,要价太高的话,邓卢普公司也就理智的拒绝购买了。邓卢普公司不购买的话,其它收藏家,多半也就不会出更高的价格来购买了。个人感觉,如果不是对古董汉堡自行车有纪念意义的卖家的话,有人肯出个上十万的话,就可以出手了。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信笔由墨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