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盯梢”的老海归
50年代回国的老海归中,有人大名鼎鼎,家喻户晓,有人一辈子默默无闻。大名鼎鼎者大都是搞火箭导弹等理工科学,都是政府宣传出来的;默默无闻者则大都是学文科的,如果亲人好友不为他们歌功颂德,为他们呐喊伸冤,他们的名字会像过眼烟云,永远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
2012年11月23日的《新时代报》刊登了一篇回忆文章,作者在文章中回忆了自己的小姨夫-陈嘉鎏。如果没有这篇文章,人们就不会知道这位老海归回国后的坎坷悲惨遭遇。
下面节选关于陈嘉鎏的段落:
这里,尤想提一笔的是我的小姨夫,他曾是沪江大学会计系的系主任。解放前,他勤学苦读,终于在自己的母校沪江大学考取公费赴美留学。新中国成立,怀着报效祖国之心,他从海外归国,回到母校。姨夫与小姨于1951、1952年间结婚,婚房就安置在校门口处沪江大学附属小学的旁边,那里有一排校方为年轻教师建造的小巧平房。姨夫的小家庭生活犹如那些小巧的房屋,惬意又温馨。但1952年院系调整时,小姨夫调配到东北长春,去了吉林财经学院任教。当时是服从分配,去得坦然。这是那个时代一般人的态度。
我的小姨夫陈嘉鎏新婚不久只身东北,此后一生厄运笼罩。他在长春时据说是时常怀疑有人在他身后盯梢,终究精神不堪重负而多次自杀未成,最终被送进了精神病院。
后来得知,这个“盯梢”所说并非他自身“怀疑”,而是真有其事。那时他搭乘挪威轮船,一心回国报效,轮船途径韩国、香港,正值朝鲜战争如火如荼。他不会想到自己这一曲折回程,而致踏上祖国土地,就被公安部门立案侦查。
在沪江大学,他有过一段短暂而平静的日子,还结了婚成了家。但在院系调整的滚滚大潮中,他被遣往东北,命运急转直下。等到再见他回沪治病,他已完全判若两人。望着他呆滞的神情,躲闪的目光,我深信其中又隐含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痛苦经历与恐惧。
小姨一家是悲苦的。“文革”初期,小姨夫就被打入劳改反省队,挂上“臭权威”、“潜伏特务”的牌子被揪斗,在长期的人格侮辱和精神折磨总爆发时,他终因不堪忍受而含冤自杀身亡。此后随着动乱深入,小姨所住的上海外婆家也被掘地三尺,小姨最后不堪凌辱愤而告别人世。年迈的外婆带着我的两个表弟妹苦苦煎熬,艰难度日。那个曾经傍在沪江大学附属小学边上的温馨小小家庭,仿佛是这个世界上的一现昙花。
陈嘉鎏,杭州人,1942年沪江大学毕业,以后考取公费赴美留学,获德州大学国际贸易硕士学位,1952年回国,1966年47岁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