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托尼老师成长记
大学毕业时,白天悠悠然上班,晚上无所事事时,去西湖逛上一圈,回家看到小弄堂门口的高档理发店贴出一则招工启示:诚招理发师以及学徒。有点心动的感觉,回家与母亲聊起:很想去学学怎么理发呀~ 话音刚落,姐姐就插嘴:不许去~
当时的社会生活人们都离不开三把刀:厨刀、理发刀和裁衣刀,可是又对从事这些行业的人多多少少有点鄙视,而我对理发刀的兴趣源自儿童时代。
那时候,电扇好像都还没有普及,社会上的理发店的天花板上挂着一大块纸牌,有人拉着一松一紧,那块纸板一张一合,就能送来阵阵清风,让小小的我觉得很神奇。
那时住在机关大院里的干部以及家属们,都在家属院的小小理发店里解决头发长的问题。理发店不对外营业,只收取理发票。小小的理发店两三张理发椅子,还有两台立式的电风扇,可谓是当时的奢侈品了。
每次去理发,房间里总有不少人,有的是顾客在耐心等待,有的是闲着没事扎堆聊天的,如果你在那里坐上一天,家属院里鸡毛蒜皮的八卦就可以无所不知了。
理发师是一位年轻的女人,高挑个子,神情举止端庄文静,其他人八卦得唾沫横飞时,她一边认认真真地为顾客理发,一边若有若无地听人谈天说地,从来不插话。
我喜欢她夹起我的头发,慢慢地削, 然后细心地剪,她从没有因为我是个孩子而三心二意。剪完后,拿着一面小镜子放在我的头后面,让我从眼前的大镜子里看左边、后边和右边,还轻轻地问:小姑娘,漂亮吧,喜欢吗?
每次经过她的手,一个可爱的童花头就在我的眼前出现,让我很开心,也更加自信。
参加工作后,发型变来变去,忽长忽短,忽直忽卷,头发颜色也曾忽红忽紫,发型师也换了好几个。每次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喜欢去理发店,发型师很会哄人,看头发被一点点削去,心情也慢慢地“转阴为晴”。不过,心中最怀念的还是小时候的那位女理发师。
移民美国后,才知道这里的理发师需要预约的。有一次,陪着邻居富家女一起去理发店,刚巧有一个理发师闲着没事,富家女一定要我也去修剪一下,拗不过她,只好让理发师洗剪吹一下,体会一下美国理发师的服务。最后,富家女抢着买了单。
美国理发师的技艺实在不敢恭维,过了几天,总算从富家女口中问出那次理发的价格,加上小费,100多美金。那时人民币与美金的汇率是10:1。乖乖,穷学生连理发都成问题了呢。
有意思的是,穷学生打的第一份工就是在宝洁公司的美发部门,漂亮帅气的同事们都是妥妥的美发师。每次看到穷学生一头清汤挂面的秀发,他们都羡慕不已。每年他们都会举办一次活动,有人愿意捐助头发给罹癌儿童做假发,我的同事们就为她们免费理发。
第一次知道原来还可以捐头发,没有烫过、染过的自然长发是他们最喜欢的,从那以后,每隔两年捐一次头发,有个“献爱心”的借口,留长发就不觉得是一件麻烦的事儿了,反而有柔情似水的感觉。
看着同事们每天用手旋着明晃晃的剪刀,“咔嚓嚓”刀起发落,好像金庸小说里的武林高手,总觉得是件超酷的事情。回家后,手痒痒的,就想在家人的头上动刀子了。
第一个接受我挑战的就是我的先生。我先跟随着他去了一趟理发店,认真观摩了那位七十多岁的理发师为他修理毛发。等他头发再次长长时,那位老理发师关门歇业了。我二话没说,恳求先生让我试试。
我的理发店环境不错吧?
先生说,试试就试试!这一试,奠定了我在家族人头上动刀的关键地位。剪完后,先生的评价是与他的那位有着五十多年理发经验的barber有的一拼,并正式邀请我成为他的私人理发师。
万事开头难,后面就容易了。剪顺时,一天可以给全家老少六人理发。剪着、剪着、从人类头上再蔓延到宠物身上。家中狗宝宝已经跟随我们十四年了,它怕水不爱被剃毛,所以每次给它剪毛洗澡的重任就落在我的身上。我要蹲在地上,一边和它聊天,一边趁其不备下手,每次给它剪毛洗澡都要花去半天的时间。
还有鸡大婶们,翅膀硬了到处飞,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为她们剪短鸡翅上的羽毛。鸡大婶们的耐心有限,所以一般是一手倒拎着母鸡,一手刀起羽落,速战速决。
在我多年的托尼老师的生涯中,只有一次失手过。三年前,有一天,从学校开会回家已晚,估计是身心俱疲,神情有些恍惚,拿起剃刀直接就给小儿子后脑勺剃了一道光头!看到自己闯祸了,痛心不已,小儿子心里难过却来安慰流着泪的我,先生赶紧给儿子的老师写邮件解释儿子明天去学校时戴帽子的原因。
大概两个星期后,小儿子才脱帽。这次教训是深刻的,从此以后,只有在自己精力充沛时才敢握剪。
受我的影响,大儿子买了一套剃头工具,不求他人,自己就可以给自己理发了。他还就“理发”这个话题写进申请大学的文书里,昭示他的成长心路历程,为他进入梦校再添重重的一笔。
进入梦校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其他所有的军校新生一起被推成近乎光头,剃头时,刚好有摄影师经过,他的理发照片登上了军校官网,剪落青丝,意味着与平民生活的告别。看到那张照片,儿子微笑着,我却流泪了。
让人剪发是基于极大的信任,每次给家人理发时,抚摸着他们的头,总能感觉时光在流逝,毛孩子们的毛发从稀疏到茂盛浓密,先生和父母的毛发则渐渐稀疏,就会有无数感慨,而这种肌肤之亲,也让我更加爱家人。
常常和孩子们说:妈妈只为你们服务,别人家给我黄金,妈妈都不会去给他们剪发。孩子们很感动,他们不知道他们的妈妈其实是无证经营,所以只能在自己家开工,而且是义工。不过,技多不压身,尤其是在疫情封城期间,理发店都关门的时候,家人们特别感激有一个托尼老师就在他们身边。
尊重原创;转载请与作者联系。
感恩的心 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