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最让我不理解又理解的人,我的印度同事

最让我不理解又理解的人,我的印度同事

博客

一个最让我不理解又理解的人

作者:以安

我认识他有很多年了,他是一个有钱的普通人,他喜欢挣钱、喜欢省钱、又喜欢送钱,在我周围认识的人当中,他是最让我不理解和理解之人。

挣钱

他是家中六个姊妹中的老幺,俗话说,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他一出生就得到了父母的宠爱,从此,养成了想干啥就干啥的习惯,是家中最自由散漫的人。

到了读书的年龄,他进入了小学,但他总是班里最坐不住的那个学生,天生就不爱读书,上课时不专心听讲,只要窗外有什么动静,什么声音,他就把注意力转移到窗外。他不是什么多动症,也不是什么智商有问题的孩子,恰恰相反,他是家里几个孩子中最聪明最活跃的一个,虽然年龄最小,但出鬼点子最多。

从几岁开始,他对钱就有一种特别的偏爱,就开始琢磨要如何“挣”到钱。妈妈信宗教,每次参加宗教活动喜欢带着他(其他的孩子叫不动,不愿意去,可是他表现很乖巧,愿意跟着妈妈去)。妈妈去参加活动会带一些贡品,糖果、点心、水果什么的,他就从妈妈的贡品中拿出一两个,说自己想吃,妈妈宠爱他,每次让他多拿一点。其实,他拿了贡品不是自己吃,而是跟其他小朋友换钱,然后把钱存起来。

从小学高年级开始,他把自己“挣来的钱”去批发市场买学习用品,然后,拿到学校偷偷卖给同学,一点一点积累,很快他有了自己的“小金库”。

进入初中,他挣钱的方式越来越多了,除了从妈妈那里挣钱和向同学卖东西之外,他开始晚上到小巷子里摆小地摊,一块一块钱的挣,钱越挣越多。

初中毕业后,他向家人宣布,不想读高中了,希望找份工作挣钱。当时父母坚决不同意,家里虽然不算富裕,但平民的生活还过得去,不需要他打工挣钱补贴家用,从来也没有指望过要他拿钱出来支援家里的开销,父母希望他再怎么着也得读完高中,以后上不上大学就不管了。

从小被宠爱,他才不把父母的希望放在眼里,到了报名考高中的时候,他放弃了。最后,父母没有办法,只好依了他。一个连高中文凭都没有的人,在社会上打工只能做一些杂工,或者苦力工,挣的钱也不多。混了几年之后,他没有挣到自己期望挣到的大钱。于是,他开始动脑筋想其他的办法。那时,一波出国潮开始兴起,有出国留学的,也有出国当劳工的,于是,他向父母表示,他要想办法出国打工。

他的父亲有位好友当时在美国亚特兰大做工程师,父亲请求朋友帮忙,最后,也不知道他是怎样拿到了美国签证,十九岁的他居然真的去了美国投奔那位叔叔。他在亚特兰大待了两三年,又一个人去了纽约,他在纽约的一家餐馆学做厨师。由于他妈妈非常会做菜,厨艺很棒,他从小喜欢跟着妈妈在厨房里转,一边帮妈妈干杂活,一边吃东西,耳濡目染,他学到了一些做菜的要领,餐馆老板一眼看中了他的潜力,让他留下来做大厨助理。

他个子高大,长得也帅,身强体壮。很快,他在纽约这家有档次的中餐馆当上了大厨,当他做的菜被新客人称赞时,老板就让他走出来向客人亲自表示谢意,他的帅气让新客人,尤其是女性客人惊叹不已,自然这些客人都成为餐馆的常客。

几年后,餐馆大老板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他,老板女儿长得也漂亮,对他的帅气和能力也很钟情,于是,他跟老板女儿顺理成章地结婚成家。老板成为了老丈人,老丈人知道他很聪明,决定将来把餐馆业传给他,老丈人手把手的教他如何管理餐馆。

从小养成了我行我素的习惯,显然他是不愿意永远在老丈人的眼皮底下过日子,不久后,他决定带着妻儿去西雅图发展,看着他真心对女儿好的份上,老丈人依了他,给了他一些启动资金。

他在西雅图的富人区开了一家高档中餐馆,生意红红火火,自然财源滚滚。但是,他一直是一个不安于现状的人,一直想挣更多钱的人。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中国开始对外开放,各行各业开始起步。他看准了时机,关了西雅图的餐馆,拿着钱回中国发展。他在广州跟几个朋友合伙,开了一家大型歌舞厅,那个时候,广州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发源地”、“实验田”,国家给予了很多的开放政策,让经济尽快活跃起来。大型歌舞厅是中国主要的娱乐场所,他出大钱,邀请了港台的DJ,把歌舞厅打造成了当时中国第一家最现代化的歌舞厅。

他的歌舞厅在广州一炮而红,场场爆满,歌舞厅不仅仅是唱歌跳舞,更多的是酒水的消费。几年之后,他挣得盆满钵满,他的目光开始盯向上海,后来,他把广州的歌舞厅卖掉,在上海开了一家规模更大更现代化的歌舞厅,生意依然红红火火。

人们都说,男人有钱就变坏,此话放在他的身上还真是那么回事,你想想,歌舞厅是什么场所,是“醉生梦死”的地方,在红灯绿酒之中,他犯了男人最容易犯的错,外面有了年轻貌美的女人。妻子不能忍受,一气之下带着儿子回美国西雅图,跟他离婚了。他是一个有心有肺的人,离婚时给了妻子大半个家业,让妻子一辈子可以无忧无虑的生活。

九十年代末,他又把上海的歌舞厅卖了,去北京开了中国最大最豪华的歌舞厅,当年风靡全京城。在中国娱乐业发展,如果没有黑白两道的罩着,那是寸步难行,他非常聪明,给中国一个元老的孙女一些干股份,等于每年白送钱给她。

北京的歌舞厅更是赚得盆满钵满,直到某一年,那位元老病逝了,后台没了,他最后不得不卖掉歌舞厅,永远离开了中国歌舞厅的舞台,卸甲归田,从此过上了随心所欲的悠闲生活,当然,他想挣钱的心没有消停,炒外币、炒股票、炒黄金、炒期货,样样他都干过,钱越折腾越多。

省钱

在他儿时的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都不富裕,加上他家孩子又多,所以,他家的生活水平只能算是中等。在父母平时省吃俭用的影响之下,他也养成了不乱花钱和尽量省钱的好习惯,他总是把挣来的钱都存起来,喜欢看到数字的增加。没钱的时候是如此,有了一些钱的时候也是如此,有了大钱的时候还是如此。

他有一句座右铭:“省钱就等于赚钱,省得越多就等于赚得越多。” 所以,他总是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能省就省。

他有上亿元人民币的身价,但过着却是普通人的日子。自从离婚后,他前前后后不知交往了多少女人,大多数都是年轻女性,他还一度包养了一名女大学生好几年。女孩子们爱上的是他的钱,如果她们得不到想要的那么多钱,她们就挥手说拜拜。他喜欢女人,可是,他不愿意为女人花太多的钱,更不愿意跟女人结婚,不结婚分手也不会分他的财产。结果,最终他接触的年轻女人们都离他而去,现在他成为了独居的中年大叔。

他居住的房子很大,装潢也还可以,但买的家具很一般,为了省钱,买家具的时候到处比较价格,最后买的家具跟他的房子装潢完全不搭调。

现在居住大城市的人都不会自己打扫房间,一般是请钟点工定期打扫卫生,尤其是窗户玻璃,自己清洁很麻烦。可他从来舍不得花钱请人打扫卫生,都是自己打扫,你想想,有多少男人喜欢打理房间的卫生?他每几个月才自己打扫房间卫生一次,一两年才擦窗户玻璃一次,而且都是马马虎虎了事。所以,他的家一看就是单身汉的窝。

为了省钱,他搭乘飞机,尤其长途飞机,能转机就转机,很少搭乘直飞的飞机。坐经济舱是他的首选,只坐过一次头等舱,那是里程升等,不是他花钱买来坐的。

别以为他没有文凭就不知道古今中外的人和事,他小时候经常跟着妈妈参加宗教活动,还真知道一些人世间做人的道理。他经常说,比起苏东坡的省吃俭用,他还差得远呐。

他说,苏东坡被贬官来到黄州时,生活窘迫,为了渡过困境,苏东坡订出了一套特殊的计划开支办法:把所有收入分成12份,每月一份;然后又将每份分为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他把每月分好的每小份钱挂在屋梁上,每日清晨挑下一包来用,准余不准超。剩余的钱,他另用竹筒保存,以备意外开支之需。

他虽然没有像苏东坡那样精打细算的过日子,但平常的开销也是能省就省,吃、穿、用的东西总喜欢挑有打折的才买,家用电器都买节能的商品。他很少穿名牌,走在大街上,就是一个很普通的中老年男人。

送钱

他是一个非常节省的人,但他不是一个抠门的吝啬鬼。他心地善良,如果他走在路上,看见有乞丐要钱,他会掏出腰包给点钱。

他富有同情心,以前他的歌舞厅里有一位员工突然发现得了血癌,需要钱治病,作为老板,他拿出十万元送给这位员工治病,在那个时候,十万元人民币算是很多的。他还保留这位员工的职位,只要员工能够上班,他给他安排轻松的工作,让员工有薪水拿。

他对工作表现好的员工们总是发丰厚的奖金加以鼓励,所以,他的员工都很死心塌地地为他工作。员工犯了错,造成了经济损失,他虽然会象征性的处罚员工,但也给员工悔过自新的机会。

他的父母离世后,留下的遗产他一分不要,把他的那份分给其他的哥哥姐姐。平时,他家里的亲人谁有困难需要帮助,他都慷慨解囊。

他也是一个很懂得礼数的人,从不占别人的便宜,相反,待人很真诚大方,朋友们相约一起吃饭,总是他买单,他去拜访谁,从不会空手而去。

他不主动去找慈善机构,但是,如果有慈善机构找到他,需要他资助,他会给予一定的帮助。拿他自己的话说:“我把钱送给别人,不心痛,自己花多了会心痛。”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千人千面。有的人爱钱如命;有的人视金钱如粪土;有的人可以把毕生的积蓄全部捐出去;有的人则可以为小钱而大打出手,甚至闹出人命。

有人说,一个人的真实人品,藏在他对“钱”的态度里,正如莎士比亚所言:“钱是一根伟大的魔杖,随随便便就能改变一个人的模样。” 这个故事中的他,喜欢钱,靠自己的努力挣钱,他勤俭持家,不挥金如土,他不吝啬钱财,愿意用钱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他算是一个有钱有品的人,但不是一个讨爱钱的女人所喜欢的人。

我最不理解他的是,为什么在金钱上要这样苛刻的对待自己?人生苦短,为什么不多为自己花花钱,让自己的日子过得舒坦一些?

我最理解他,也最佩服他的是,他虽然对自己苛刻,省吃俭用,却对别人很大方,他宁愿自己少花钱,也愿意拿出钱去帮助别人。对他来说,省钱是一种生活习惯,几十年如一日,这种习惯已经根深蒂固,他觉得省吃俭用才能给他带来快乐,过这样的生活才使他舒坦。

人啊,自己想怎么过就怎么过吧!

 

**************************************************************************************

最有原则的印度人

作者:Banff

在美国工作的这些年,与不少印度人共事过。有同一部门的,有不同部门但工作上有交集的。我还应邀参加过印度同事的婚礼。感觉印度同事热情真诚,很好相处。我特别欣赏他们待人处事的方式,参与度很高,融入感很强,还有一点,敢于捍卫个人利益。

现在很多公司都将一些基础工作外包到印度,我们这个部门在印度也有一个分部。最近手上有个项目,初步结果要求在节后提交。原定11月 22号,印度那块完成初步数据。10号那天,那个组的小队长发了个邮件给我,要求数据延至27日提交,因为 22号是印度的一个节日。我回复他去问大老板,没料那边速回:他让我问你。

这样的情况已经不止一次,只要是印度节日,管你是截止日期还是紧急任务,他们都会坚决要求延后交数据。而美国这边的公休日,他们也一个都不会落下。

和国内同学闲聊时,他们常常提到孩子 “ 996工作制”,即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每周工作6天,资方不额外给加班費。老同学们虽然心疼孩子,却也欣慰在目前大学生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自己孩子还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更有甚者认为有加班就意味着有工作保障,如果哪天老板不让你加班了,那就意味着你离卷铺盖走人不远。

如果说中国是人口大国,人才济济,竞争激烈,那印度更甚,可人家怎么就有那个勇气和自信来维护个人权益呢?

那天我回复印度小队长:我希望你能按原计划在 22号交数据,但如果你坚持,27号也可以。印度小组长一秒速回:那我们就27号提交吧!

无语,着实无语,这样的回复完全在我意料之中。印度同事维护自己利益从来毫不含糊,原则如钢铁般坚硬。我其实是印度那块工作滞后的直接受害者,前面滞后意味着我要在更短时间内完成最后那部分工作。每次印度同事过节后,我都会有两天要加班到半夜。但我怎么就没想过要求我这块也滞后呢?好几次开会到晚上八点,老板做项目结束总结:如果可以,最好你能在今晚将这部分完成。当然,如果太累,你明天一早做也可以。哎,我怎么每次都选择老板所希望的呢?

说到印度人敢于争取利益,很多人担任过印度人主管的一定有这样的体验。每年年度一对一工作表现总结时,他们从来“不耻下问“。”我什么时候能够被提拔?“哈哈,有个朋友的印度手下只比他低一级,竟然也要求晋级,问得他当时就懵了!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可人家在争取自己利益时,坚持原则,勇气可嘉啊!

再说说印度人的参与感,那是甩咱中国人几条马路。每年春夏之际,是我们小城政府部门改朝换代,重新选举领导班子的时候。那时就会看到很多人的家门口插着竞选牌子,竟然很多是印度人,他们参选最多的是学区委员。我们小区那几个参与竞选的印度家庭,我都认识。有一阵我经常收到微信,要求签名反对高校录取细分,还有这个那个的。但我真的没看见家门前插牌子参加竞选的,有我们中国人。

印度人对于社区活动也很积极。我们这嘎达最大的运动中心,每天晚上和周末白天都有不同老师的拉丁舞班。去年开始加了一个印度舞班,那堂课一开,疯魔般地受欢迎,去晚了站的地方都没。这个老师有一次还特地加了一堂收费的课,为社区反家庭暴力组织募捐。有次一个美国舞友问我:“我参加过镇上中国春节联欢会,有中国舞的表演,很美,怎么不开一堂课呢?” 说罢还做了一个展翅腾飞的动作。说得我惭愧不已,可惜我完全没有舞蹈细胞,以前上过基础班,还每每被点名批评。其实以前中国老师开的课也有过,那是乒乓球课,不过参加的孩子除了必须是运动中心的会员,得另外每堂课私下付费给授课老师。如果不知情的孩子去了,那他连球台都没机会碰。

这里以前有不少人写过印度同事,印象很深的,很多说到印度人的马屁功夫。

最近听到有个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招纳他手下曾经的印度员工,很有感触。他跳槽后不久,就将他的这位手下也招了过去。当人事处例行公事,询问应聘者是否有其它面试时,应聘者的回答绝了。“我哪里都不会去面试,X某某(那位高管)到哪里,我就到哪里,他是最好的领导!”

如果有一位手下,技术过硬,还马屁功一流,你会不喜欢吗?

不像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崇尚的是“批评使人进步”。浸润在西方文化中的孩子,是在被赞美和赞美别人中长大的。成人的交往和职场中,善于赞美在沟通中尤其重要。赞美可是个技术活,赞美者既需要情商,又要气度和胸怀。赞美不是盲目地恭维,而是对一个人客观存在的优点或长处作恰当的夸奖,那样的赞美才能让被赞美者舒适和愉悦。

工作过的公司,基本每月有一次全体大会。公司老总结束讲话后,一般都会问大家有没有什么想说的。记得有个小公司,有个印度员工,每次大会结束时都会举手提问。在我看来,他是没话找话,基本废话。估计大多数人都和我同感,在他讲话时,都会用“意味深长”的眼神看他,但老板特别欣赏他……

有次和朋友聊起这事,她说这样的员工没有公司不喜欢。他怕冷场使老板尴尬,而情愿陷自己于窘态。如果真是那样,那真是古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今有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印度人。

后来每次见到那位印度同事,心里充满敬意,同时也遗憾自己怎么都学不会那本事。

ARooibosTea波城冬日丹哥杜鹃花开大马哈鱼

枫雪故都寒一凡黑贝王妃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花似鹿葱

可能成功的P亮亮妈妈Laopika林向田mxhy眸影摇红

麦姐mayflower98暖冬cool平等性乔兄琴音悦然16

人参花思韵如蓝岁月沈香疏影浅斜水星98山里人家168

梧桐之丘x潇潇晓青心雨烟尘云霞姐姐燕麦禾儿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王府剑客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