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神秘的老海归
2017年5月《洛阳日报》在介绍“河南省最美家庭”时有这样的报道:
“余玛丽是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副教授,她是从小在美国长大的美籍华裔,1949年和丈夫关迪夫教授一起回到祖国,奋战在教育事业的第一线。”
文章虽是介绍家庭,对丈夫关迪夫却只是一笔带过。一年以后,2018年5月,同样是《洛阳日报》,在介绍“最美洛阳人”时有这样的报道:
前不久,原解放军外国语学院退休副教授余玛丽入选2017年度“最美洛阳人”十佳人物。余玛丽1924年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1958年她随丈夫关迪夫回到中国,投身祖国的建设。
20世纪50年代,“麦卡锡主义”在美国泛滥。当时,关迪夫在一家华文报社工作,是一名积极的爱国人士。1958年春,他们响应国家号召,冲破重重阻力,毅然踏上驶往中国的航船。
从上面两篇报道看,余玛丽显然是美籍华人,不是老海归。她的丈夫关迪夫却有点身份不明。首先,他在华文报社工作,说明他的中文够好,一定不是出生在美国的华人。其次,回国时间不一致,一个说1949年回国,一个说1958年回国。受麦卡锡主义影响,到1958年才“响应国家号召”“冲破重重阻力”毅然回国,很像老海归的经历,而且回国后当上了教授。除了这些以外,关迪夫是什么时候到美国的,读什么专业,回国后在哪儿工作,都查不到有关信息。
因为余玛丽在解放军外语学院是副教授,只能推测,关迪夫也是解放军外语学院的教授。换句话说,关迪夫在美国读英美文学或历史之类的文科,所以曾在美国的华文报社工作,回国后教英文。
当年回国的老海归,没有精准人数。国内一些学者经过十几年的研究、采访,收集到1800多人名(包括1949年解放前回国者)。学者们承认,在国家档案材料不对外开放的情况下,偌大的神州大地,收集到完整的回国人名几乎是不可能的。局限于国内信息来源,遗漏了很多人,比如哈佛大学一对生物夫妻博士,1952年回国后都当上了教授,就没有被收集到,更别说那些国家不重视的文科留学生,成了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关迪夫恐怕就属于默默无闻的小人物,也被遗漏了,只希望没有被遗忘。
国内媒体的真实性也值得质疑,或许因为关迪夫回国后命运跌宕或什么其他特殊原因,忌讳提他的名字。2017年新华社的报道就不提关迪夫的名字,“余玛丽,女,汉族,祖籍广东台山,1924年4月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中共党员,解放军外国语学院退休副教授。59年前,余玛丽和丈夫放弃国外优裕的工作生活条件,毅然回到祖国怀抱,毕生专注于军队院校英语听力教学工作。”
2019年《解放军报》干脆连余玛丽的出生地和丈夫都不提,“余玛丽,女,1924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退休副教授。1958年,余玛丽响应国家号召,毅然放弃国外优裕的工作生活条件,回国支援祖国建设。在原第一外国语学校任教期间,和同事一同开设了英语听力课,为部队培养输送了一批批优秀专业人才。”
关于余玛丽的报道不少,从中了解到关迪夫于2005年去世。去年有关单位还给余玛丽庆贺100岁生日,有照片为证。应该趁余玛丽还在世,更多了解关迪夫的人生。
最近经过进一步探索,终于找到了一个简单的答案。关迪夫早年在唐明照创办的进步报刊《美洲华侨日报》工作,任镅辑(可能是主编,也可能是“编辑”之笔误),并在加州伯克利分校读书,专业不清。1946年同余玛丽结婚,生有一女,回国时大约五六岁。关迪夫回国后确实在解放军外语学院教英语,夫妻二人都穿过军装。
还是不明白。唐明照少年时代随父母移居美国,也在伯克利分校上学,1950年回国成了杰出的外交家。关迪夫的经历似乎跟唐明照相似,不但认识唐明照,而且交情很深,还一起办报,回国后对军队贡献不小。这样一位优秀的老海归,怎么就没有官媒的正面宣传报道,也不见学生和同事的回忆缅怀文章,连军队体制内也不提,反而是华裔妻子占据了众多版面,留下了大量影像。让人隐隐觉得,关迪夫默默无闻,背后还是笼罩着一层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