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看文学城现状,及一剑飘尘的众筹
在上篇《看看完美婚姻是如何走向死亡的》中我提到电影《The Zone of Interest》(《利益区域》),说自己不想写具体的影评,因为电影拍得太好,让我无法狠下心来看第二遍,这句话听上去很自相矛盾,但如果你看了这部电影没准也会和我有一样的感受。
把之前写的电影简述从上篇搬过来:这部电影从头至尾是艺术片的风格,但观影感受是不动神色的毛骨悚然。男女主人公浪漫温馨的家,隔壁就是奥斯维辛集中营,整部片没有一个镜头表现集中营里面发生的事情,但时不时的枪声、训斥声,高大烟囱里冒出浓烈呛人的烟雾,都令人感到不寒而栗。而一墙之隔的女主角一家却享受着自己美好的田园生活,当听说作为奥斯维辛集中营指挥官的丈夫被调职时,她强烈地要求孩子们和自己留在自己精心建设的美好家园里。围墙的一边绿草茵茵,繁花盛开,人们欢颜愉悦,而围墙的另一边发生了什么,全凭观众脑补,电影从头到尾没有一个惊悚的镜头,就让人感觉到强烈的反差和心灵震撼。
写影评的高手花似鹿葱博友也写了精彩深刻的影评《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福生活》。
今天忍不住想就这部获得今年奥斯卡最佳国际电影奖的片子继续写几句,因为我突然从这部电影联想到最近的文城现状。
最近文城可是热闹,俺自从2020年3月开博以来第一次见到这个阵仗,从未有过的人声鼎沸,几乎每天都有对立阵营的文章飙上今日热点。其实话题并不新鲜,一方认为发博应该诚信为本,不能通过点击造假常年独霸城头,要打假;另一方说你们这是羡慕嫉妒恨,假不假的你们怎么知道,再说了,即使是假的跟你们有毛关系,骗你钱了还是骗你色了,你们这是搞文革,还刺探人家隐私。
艾玛,俺的思维瞬间就漂移了,这不是妥妥的《利益区域》文城版嘛,争端是因为各自对人、对社会、对虚拟空间有着不同的要求和关注点。
什么叫The zone of interest? 用大白话来讲,就是一个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认为重要或值得关注的事物。
这部电影着眼于一个丈夫,一个妻子,一个家庭,映射的却是一个社区,一个国家,整个世界。丈夫鲁道夫·霍斯(Rudolf Höss)是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指挥官,忠心耿耿于法西斯统治,讲究效率,本职工作就是和自己的手下讨论如何设计毒气室和焚尸炉,才能多快好省地杀害犹太人,这样的职业习惯已经渗透到他的每一处毛孔里,即使站在法西斯自己组织的聚会上,看着金碧辉煌的大厅和翩翩起舞的同类,他的大脑里思考的竟然是如何用最有效的方法把这些人一窝都端了;被称为 “奥斯维辛女王”的太太海德薇(Hedwig),根据电影中展现出的她对掠夺而获得的犹太人物品的态度,可以推断出当年的她也是操劳生计的普通妇女,但随着丈夫职务的升迁,她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仅陶醉在自家的田园生活里,而且会时不时地对女佣颐指气使地说:"我可以让我丈夫把你的骨灰撒在巴比采的田野上。”
所以对这对夫妻而言,zone of interest是什么?那就是职位升迁、一栋大宅子、一个带有游泳池的大花园。这样的梦想有错吗?如果不考虑丈夫的工作属性和人性,这样的梦想当然没错。
错就错在他们这样的生活是通过违背人类的良知而获得的。因为一墙之隔的集中营,爬满藤蔓植物的高墙之外,正在发生着惨绝人寰的悲剧:高耸入云的大烟囱里冒出的黑烟,时不时传来的训斥声、哀嚎声和枪声,被用作花园肥料的骨灰,钓鱼或划船时,河里突然飘来的尸骸残块……
但这一家人不以为然,这些于我何干,我不care,我只关心自己的幸福一角,繁花盛开的院落,无忧无虑的孩子,丈夫带回来的犹太人的貂皮大衣、甚至口红,家人的生日宴会,太太们的下午茶,女佣们是否尽职尽责地在干活……
家中的孩子们同样受到父母的影响,他们把从犹太人嘴里拔出来的金牙作为游戏的玩具,哥哥会把弟弟关进视为“毒气室”的花园温室作为游戏玩耍。在这样环境生长的孩子,长大成人后会怎样行事呢?他们的zone of interest又会怎样定义呢?
并不是所有的家人都对周围的一切麻木不仁,女主人的妈妈来看望女儿一家,看到女儿生活的居所,心里本来是为女儿高兴的,觉得女儿终于熬出头了,从丑小鸭翻身变为白天鹅,但当她在这里住了一段时间之后,被墙那边传来的景象和声音所震惊所惊吓,她联想到自己从前的犹太老板可能就被关在隔壁,不知是死是活,终于有一天,她受不了这样的视觉和听觉的折磨,不辞而别。这时候,她的zone of interest从之前为女儿美好生活的兴高采烈转变为质疑这种生活的获取该如何能让自己的良心安生。
如果说妈妈的行为只是对邪恶的一种躲避的话,那么电影还是给观众带来了一束光:对邪恶的反抗,让观众看到人类的希望。每当夜幕降临时,总有一位年轻女孩,在晚上偷偷溜出去,骑着自行车,一路躲过巡逻的警卫,到集中营囚犯劳作的工地上投送苹果。这个画面是黑白的,是不是意味着这世界并不是像某些人谬说的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在良知、善恶、大是大非面前,黑白是截然分明的,而不是狡辩为:彼之砒霜吾之蜜糖。
该片的英国导演强纳森·葛雷泽(Jonathan Glazer)在接受采访时说:"这不是一部关于过去的电影。" 它试图讲述现在,讲述我们,讲述大多数人与这对夫妻的相似之处:生活在岁月静好的世界里,沉浸在自己的利益区域中,对社会的邪恶或者外界的苦难漠不关心或者视而不见,甚至助纣为虐。这也就是汉娜·阿伦特所定义的“平庸之恶”吧。
所以,文城的博友网友们,你们的zone of interest是什么?文城作为网上平台,一个写文的虚拟空间,您希望它是一种什么样的氛围呢?个人体会:俺倒也不奢望大家如同兄弟姐妹般相亲相爱,或者拥有一份如伯牙子期在云端相识相遇,高山流水相见恨晚的情怀,但至少咱是把它当作一个诚信为本、良知当道的精神家园,而且维护这样的家园,是不是人人有责呢?
文城的争端真的是因为羡慕嫉妒恨引起的吗?您要真这么想,俺也无话可说。有些事情,但凡是个正常的人,用常识就可以判断,其实都不用实锤,但架不住有实诚较真的博友们想以理服人,以事实为依据,甚至不惜以身试假,结果没想到捅了马蜂窝,妖魔鬼怪魑魅魍魉都现了原形,艾玛,看得俺眼花缭乱,都是厉害的角,弱弱的麦子只能在风中凌乱。
再说两句,有人说写博诚信重要吗?我的看法是:博主写不写自己的隐私和工作生活都是Ta的自由,你可以选择不写不说自家的人和事,但一旦以“我”的口吻写出来的说出来的应该是真实的,否则你就注明小说或故事就好了,这样可以免去网友们的信以为真。
举个简单的例子,文城名博一剑飘尘这两年的博文,相信很多网友都有在跟读,因为他谈到了家中的情况,女友生病,生意的困境。在纠结之后,他最近发起了众筹。如果城中的博文都充满了欺骗和谎言,可能你对一剑侠博文的真实性也要打个大大的问号,他说的都是真的吗?所以,扪心自问一下:你喜欢诚信的社会还是谎言的世界呢?
一剑侠的博文我是从他女友生病开始潜水跟读的,他对女友的贴心照顾和不离不弃,让我敬佩。字里行间中能看出他为要不要发起这次众筹也是思量很久,我觉得这事不丢人,他和女友在资金实力雄厚的时候做了很多慈善,那么当他遇到困难时向大家求助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此次捐款目标67000美金,如果一人捐100刀,700人左右(好像平台会扣走一些佣金)就可以帮他达成愿望。
看一剑侠自己不好意思直接在标题中点出集资募捐事宜,未经他同意,俺直接在这里替他广而告之一下,一剑侠如觉不妥,请告知。
https://gofund.me/1d76f208
一剑飘尘个人的zelle帐号: [email protected]
支票可以寄给公司(抬头就写公司名称):
PND USA Co.
324 Diamond Bar Blvd, #615
Diamond Bar, CA 91765
真诚地希望一剑侠和女友尽早度过人生的劫难。
谢谢朋友们读文,祝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