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工老师
我称老公为工老师。有人问我,百家姓好像没此姓啊?
百度搜索工姓有此记载:工姓,一个罕见的姓氏,中国百家姓中看不到这个姓,但却真实存在。觉得太符合我家工老师,罕见,但真实存在。
所以我把他的姓给换了。
我早期博客有记录。
"老公姓工,工作的工。
人如其名。
只有工作使他快乐,满足,干劲十足,津津乐道,不知疲劳。
工先生沉迷于工作时,身旁即使山呼海啸,天塌地陷都无妨。
上班和练琴时老公属于音乐,上课时他属于学生,拿起工具干活时属于房子。
只有累了一天,看晚间新闻时属于老婆,可那时辰坐在一边的老公,就像只结束旋转的陀螺,停下就倒,只剩呼噜声......。"
在所有工作中工老师最钟爱的是教学,当学生时就显出适合干这行的苗头。在音乐学院老师们的眼里,他是被看好的教学事业接班人,早就内定留校。可当年他为了在国外的女友,不惜放弃了在音乐学院当老师的机会,来到国外交响乐队工作,乐队的工作虽然也很享受,但工老师心底里却一直念念不忘他的真正所爱。
在欧洲要谋得一份大专院校的教学工作非常难。虽然每次学院都是公开招聘,从理论上来说是人人都有公平竞争的资格,可实际上,除了要有过硬的文凭和才能,最重要的是必须有过硬的后台。这个世界手上有文凭,有资历的人并不少,而位子却是有限的,僧多粥少,一旦有个空位,马上一片虎视眈眈,是你死我活,打破头的竞争,可以说教授的位子就是拼后台的斗争。没有靠山没有后台背景的人,根本就没战斗力,所以,我们这些没根基的外来人,要想获得一份教授的职位,有如天方夜谈。
一个意外的机会,一个好心朋友的推荐,让工老师去临时紧急代替一个被停职的老师,所有人最初并没对工老师这位临时顶替的中国人有所警惕。大家心里想的是反正正式招聘才是玩真的,顶替只是临时的。而就是这样一次偶尔的机会,使工老师的教学才华得以展现,可谓一鸣惊人。代课学生中,正好有院长的女儿,并不知情的工老师在无备课的状况下,居然能超好发挥,给他们上了终身难忘的一课。院长的女儿那天回家后,一晚上都在向老爹兴奋不已滔滔不绝地叙述工老师的课。院长亲自去听课后,完全明白了女儿为什么会由极其憎恨室内乐课,立时转为疯狂喜爱。校长拍板,一定要留住工老师。
次年公开招聘,院长没有理睬各类上层人物所发出的暗示,坚定地把位子给了工老师。院长虽受到各方的抱怨不满,有人甚至深夜追打电话力劝院长改变主意。可他毅然顶住了压力。五十岁后,工老师终于圆了当教师的梦。
这个从天而降的大馅饼,令工老师惊喜,也非常珍惜,比起其他教师,他在教学业起步晚了很多年,他要在余下的教学生涯里,投入最大的精力与爱心。
有关工老师兢兢业业教学的故事,几天几夜也说不完。这里就省略了。只提一笔,每年开学时他必须忍痛回绝不少蜂拥而来想跟他上课的学生。学业结束,学生道别时满是依依不舍而离去的神情,就是工老师最满足的教学成果。
附上一则日记,实事记录。
x月x日
自从接到院长的新任务,这两天我家一切话题全围绕着教学大纲。昨晚工老师一直写到快十一点还没停息之意。我就只好自己抱着几大块浴巾,拖着上着石膏的左腿,以我的后坐上楼式行动了:手抱浴巾,一手拉栏杆,一脚登楼梯。浴巾虽不重,但体积不小,正挪到一半,工老师从书房里出来找我,抬头见我坐在楼梯半当中,说:写好了,你帮我看看,快步上来坐我旁边,递过写好的教学大纲,好像这楼梯当中间是非常合适的阅读之地。我看完,指出错字后,工老师撂下一句:马上去改。就冲回书房了,对我怀里抱着一堆浴巾居然视而不见。我其实多一句嘴,让他先把浴巾拿到浴室,相信他一定会立即答应的,可我就是想看看他是否会反应过来,这堆原本他早就准备拿上楼的浴巾,怎么会被我抱着,可他的眼光只在教学大纲上。
他下楼时我本想叫他回来帮我拿浴巾,可一转念突然就不想开口了。唯有叹息一声,继续艰难地倒蹭着上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