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
不敢用品茶或茶道这样既专业又高雅的词来说自己喝茶那点事,因我于茶是地道的外行。
东北人不太懂得茶文化,喝茶不讲究。小时候只知道花茶,因先父只喝此一种茶。如今我一说喝花茶马上会被南方朋友讥为茶坛老土,没品。不过,这也是事实。东北人喝酒有一套,但对茶却是门外汉。因此我猜想:东北人粗鲁源于能喝酒,江浙人文雅来自善品茶。
对喝茶的讲究首先是从《红楼梦》中得知的,妙玉请宝玉喝的那茶真是讲究的让我觉得那不是人在喝茶了,而是神仙在喝茶。就说那泡茶的水就不是平民百姓想得出来的。而真正亲身经历喝茶的讲究已是四十岁以后的事了。
那一年到广东,去一家公司拜访,正式谈话之前,主人先让秘书小姐给表演了一套令人眼花缭乱的功夫茶茶道,让我开了眼界,知道了什么叫功夫茶。发明这种喝茶法的一定是极其闲极无聊的人。茶具到茶叶和泡茶程序就是一个繁琐。据说总共是七大步骤,我现在也记不清楚,只记得第一步是洗茶杯兼温杯,据秘书小姐介绍,茶具也是十分讲究的,不同的茶具泡出的茶味道不同,可惜我嘴拙,根本品不出个所以然。我对茶道也没什么好感,背地里称它为瞎讲究,是一种只有形式而没内涵的伪文化。而喝功夫茶如同喝烈性酒,像我这样没点量的喝上两小盅就会晕的,不过晕的效果刚好与喝酒正相反----失眠。
晕茶的经历在此之前已经领教过一回。那是在瑞士的时候,同屋的匈牙利小伙周尔汤暑假回来带了一些匈牙利咸猪肉,说这是匈牙利特产,非让我品尝。那种咸猪肉是生吃的,不过味道很好,越嚼越香,尤其是肥膘部分,根本吃不出是生猪肉。吃完了一块咸猪肉后,周尔汤说:我们必须喝点茶,否则不消化。于是他又翻出据说也是家乡的特产----红茶。只见他把茶叶往一个不大的铜茶壶里面使劲塞,几乎塞满后,开始灌水,然后拿到炉子上去煮。煮了大约7-8分钟,他端出两个精致的小酒盅,斟满后,递给我一杯。我小啜一口,感觉苦的厉害,于是我硬着头皮喝了这小杯后,就无论他如何劝再不喝了。
万没想到,就这小小的一杯浓茶害的我心跳加快,硬是一整夜没睡,直到隔天早晨太阳出来,我还精神万分,丝毫没有困意。要知道我们喝茶的时间是下午啊。
第一次知道茶还分红茶绿茶是上大学的时候。我那杭州的同学为我启蒙了茶知识,也经常培养我如何品味绿茶。但我这人年青的时候就觉少,属于神经经常衰弱那伙的。一到下午基本就不敢沾茶的边,如果不小心喝上一口,就会彻夜难眠。当时的校规是晚上十点半准时熄灯,不管困不困都得上床睡觉。而熄灯后在床上辗转反侧的滋味是很折磨人的,不能看书,也不能说话聊天,只能干瞪眼胡思乱想。因此,很长时间我对茶都是敬而远之,正所谓没有茶缘。
等后来到机关工作,跟老同志学会了每天早晨泡杯茶,可我那茶总是忘了喝。当我想起的时候,看那杯茶上面漂着一层厚厚的茶硷,喝茶的兴致顿时全无,这茶多半是被我倒掉,白白浪费了我不少的茶叶。直到有一天听说喝绿茶能防癌还能提高免疫力,我才认真的每天早晨喝杯绿茶,可这都是我到了美国之后的事了。
小的时候,我鲜有喝茶的机会,喝茶那好像只是大人的事。我家住的是一个大院,年轻人大都是学生,很少有工作的,邻居中有两个属于工人阶级的大哥。一个是宋家大哥,是火车司机,一个杨家大哥,是工厂的钳工。这哥俩是只隔几个门的邻居,且有一共同爱好,下象棋和喝大碗茶。夏天的傍晚,经常见到这哥俩穿个跨栏背心,一人拎一个大茶壶,依在阳台的宽宽的水泥护墙上对弈。我也是一棋迷,经常围过去看热闹。这俩人下棋不仅棋艺相当,还都很能侃。我们看棋的不仅能欣赏他俩在棋枰斗智搏杀,还能时不时听到他俩嘴上掐架,互相嘲讽挖苦,其对白现在已难以复述,但仍记得那是很妙趣横生的。无论是宋大哥还是杨大哥都很豪爽,两个人的大茶壶一放那,就成了大家的公用茶壶,像我这样的小孩子就经常蹭口茶喝。
长大之后见识了很多稀奇古怪的茶,也去过很多稀奇古怪的茶馆,可最对我口的是英国果茶。喝这种其实不算茶的茶的最大好处,是不用担心晚上睡不着觉,因为那根本不是茶,而是各种干果和花瓣伪装的茶。
对我这个茶盲来说,喝的最过瘾的一次茶是在杭州的龙井村。九七年的六月份,我出差到杭州。那是我第一次到杭州,不免对这个被称为天堂的城市充满兴趣。杭州的的同学热情的接待我,陪我逛西湖、游灵隐寺,其实我当时对寺庙没什么兴趣,因我没那个文化修养,不懂得庙宇中深藏的文化和历史故事。之所以去灵隐寺完全是因为它的名头太响,就附庸风雅地前去拜拜。
到了灵隐寺门口,迎接我们的不是方丈,而是一群叫卖龙井茶的外地茶贩子。同学告诉我,这些人卖的茶根本不是龙井茶,都是从外地倒腾来的劣质茶,专门欺骗像我这样的外地游客。我听了觉得可笑,这杭州人太老实了,让人家欺负到家门口了也不反抗。因此我不无担忧的对老同学说:这样下去,龙井的品牌不都让他们给砸了吗?假冒伪劣也不能这样猖狂啊。老同学说:反正我们杭州人没人上当,上当的都是你们这些外地傻帽。敢情这些人专门是欺负我们这些茶盲的。
从灵隐寺出来天还早,本来细雨蒙蒙的天也眼看放了晴,我的精神也为之一振。因此当同学建议我去龙井村喝茶时,我急忙点头答应。
汽车在山间的路上逶迤而行,我望着窗外绿油油的茶田和在茶田里采茶的女人,感觉就像一幅山水画。这也是我第一次见到茶树,空气中似乎也飘来茶树的气息。大约半个钟头,我们来到一个大院,里面有个小石头山,下面还有一个洞口。院里摆了一些石头桌,人们就三三两两的围桌而坐。
店家给客人摆上几盘瓜子干果后,就按同学的吩咐去给我们沏茶。一会功夫,老板娘就一手提着一个暖瓶,一手拎俩茶杯子过来了。我正纳闷在这喝茶怎么用大暖瓶呢,老板娘就开口说道:茶马上就来,这是给你们添水的。我同学介绍说,这地方的茶好喝,不光是茶叶的缘故,和这水的关系重大。这暖瓶里的水都是泉水,只有用这水泡茶,喝起来才不同凡响。
一会茶端上来,同学告之:头遍茶尝尝就倒掉吧,第二遍沏的才好喝。果不其然,第二遍沏的茶的确胜过头遍茶,感觉那茶水很滑,入口的感觉很清爽,后口还有一丝甜味。
喝茶和喝酒一样是需要好心情的。那天,我们心情就特别好,我们边喝边聊,天南地北地一直聊到黄昏才依依不舍的离去。
喜欢喝茶的人和喜爱喝酒的人不同,喝茶的人一般都具有悠闲、随意、平和的性格,而喜欢喝酒的人,则比较热烈、火爆和豪爽。
我这同学就属前者,为人随和,能言善侃,而且说出的话头头是道,非常有水平。茶好,水好,地好,最重要的是人好,这四样齐备,才能进入喝茶的最高境界。然而人生得意之事只有一二,这样的好时光是一生也难遇几次的。
上世纪九十年代时,东北等地开始出现比较现代的茶馆,装修精美,价格不菲,但却没有文化底蕴。那时去茶馆的人大多是下棋,主要是围棋。谈生意、会朋友大多还是安排在饭店。酒桌总是比茶桌好办事的。
我还是比较羡慕欧洲的一些咖啡馆,我去过的为数不多的几个起眼和不起眼的咖啡馆都很有历史,很有文化,墙壁上挂着的是咖啡馆的历史照片和一些有故事的油画。最重要的是,咖啡的价格也合理,没有漫天要价的。
可如今中国的茶馆却鲜有有历史传承的,北京的老舍茶馆其实也不算是真的有历史的茶馆,而只是一个伪历史茶馆。这和中国的很多方面一样,让这个国家看起来不像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老国度,倒像一个新大陆,一个美国的山寨国。
经三代人的努力,中国传统文化即使在最细微处也难觅踪迹了,茶文化也没了内涵,就像那所谓的功夫茶茶道,成了徒有虚表的伪文化。而这样的现状仍有人不满,还嫌中国传统文化铲之不尽,仍在不遗余力地除恶务尽之中。
喝茶,有时也是能喝出对历史的感慨的。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为人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