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行-盘龙城寻根
思乡的人对家乡的事格外关注。
盘龙城被誉为武汉的城市之根。维系我与它的不仅仅是故乡情,还有它存在的意义。
由于它的发现,传统上中华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的旧说被动摇,长江流域也纳入了中华文明发源之列。读了许多关于武汉盘龙城的报道和评论,我打算亲眼去领略它的风采。
由于冻雨和过年,直到大年初三下午我才得以从黄州来到武汉。初四一早我便直奔盘龙城。
因为对盘龙城发掘的某些细节感兴趣,我很需要一位参观向导,可是盘龙城网站公布,春节期间没有定时导游活动。
无奈之下,我购买了自助导游App, 但却因美国手机网速问题当时无法正常播放。见状,服务台工作人员告诉说,十点钟时可能有义务导游讲解。
那天我到达得比较早。我抓紧时间自行参观了第一展厅的部分内容。十点钟,一位年青的女导游出现在第一展厅入口。我迎上前去,成为了她的第一名听众。她字正腔圆的讲解立即吸引了大群参观者。于是,她带着大家从一个展厅,到另一个展厅有重点的加以介绍,不时还插入点小故事。三个展厅内满满当当的展品和说明在她的讲解下变得有序且有趣。
盘龙城展厅信息量极大,展柜内是大量的出土文物,墙上是整版的照片和文字资料,真是地下天上让人目不暇接。如要想跟上导游的步伐,现场就没有时间消化展览的内容。
我只得在紧跟导游的讲解的同时,设法拍下自认为重要的板块和实物内容,待日后慢慢细品。
盘龙城的第一和第二展厅偏重于盘龙城自身的出土实物和发掘历史。其中,许多发掘者的笔记生动的记载了盘龙城发掘过程中的重要细节。
盘龙城虽然出土文物颇丰,但展览告诉我们,在它1954首次被发现以来的七十年中,头五十年的发掘工作一直是断断续续的小型被动发掘,即在当地发现文化遗存时才去抢救性发掘保护那一小区域内容。
历史上,盘龙城甚至没有专门的发掘研究人员。早期发掘主要是湖北博物馆考古队和北京大学历史系学生的合作。近期才有武汉大学考古专业队伍的现场入驻。这些也许是由于国家的文物保护政策和湖北不是文物大省的缘故。
在全部三个展厅中,我特别关心第三展厅的内容。那里提供了对盘龙城年代,地位和与其他商代遗址的关系分折。
对于盘龙城的定性,学术界是有争议的。曾有文章提出过与主流或权威意见完全不同的大胆观点。盘龙城的展览内容是基于当前的主流观点,同时也揭示了学术上有异议的事实。
盘龙城展区分为室内区和现场区。我们看到的三个展厅属室内区。看完了室内区后,我还想到现场区去参观。不巧的是,大冻雨过后,又值春节期间,现场区内很多的断树残枝还没来得及清理。为了游客安全,现场区那天关闭。
我当然不甘心,便和参现中熟识的另一位从北京过来的考古爱好者结伴到现场区门口去一看究竟。
现场区大门果然紧闭。门房内是一位中年男士。我以远道而来和不再有机会为由苦苦央求他通融。他小声说,除非领导同意。
这句话点醒了我们。于是我们又回到室内展厅区与服务台交涉。我声明只参现一号宫殿基址,并愿签意外受伤免责书。
服务台的一位女士立即驳回我的诉求。在我再三强调参观的重要性后,另一位服务人员同意请示领导。
大约一小时后我们被同意入内参观一号宫殿基址,指定的陪同人员正是那位现场区门房内的中年男士。
由于不对公众开放,在一号基址的参观成了我们的专场,陪同的男士也有问必答,真是非常尽兴。
回到美国后,我对当时收集的资料作了些整理。回顾那天短短几小时的参观,我对盘龙城今后的发掘和研究进展满怀期待。
盘龙城,思你如思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