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评价中国的成就
前面我写了一篇客观评价中国的成就。补充一点,在宋朝时,西亚比中国发达,个别欧洲国家如威尼斯比中国富得多,但欧洲整体还是不如中国。
这一篇主观评价中国的成就。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视角,看到的事物和相应的感受是不同的。改革开放之初,有人去过巴西,看到巴西的发达和当时中国的落后,感慨道如果能在有生之年看到中国达到巴西的程度也就满足了。现在,中国已经稍微超过巴西了。
当时,一个台湾同胞来看望他的弟弟,一个国家研究院的副院长,一进家门就忍不住哭了,其贫穷程度远超他的想象。同一个时候,一个归国华侨坐上国产的长途客车,兴奋不已,祖国可以自己造汽车了,虽然是质量差的汽车。
当时,台湾人到大陆看到的是大陆太落后了,但大陆人反问你们会发射卫星吗?
现在,中国的飞机场、高铁站一般比美国欧洲建设得高大上。钢产量水泥产量更是大得惊人。中国的进步确实非常大,加上宣传,很多国人觉得中国是世界老大了。
作为对比,移民美国的华人会觉得美国几十年没有什么变化。在美国首都地区的商业金融中心Tysons Corner,你可以看到东倒西歪的电线杆。有图为证,来自Google地图。当然,大多数在美国的华人比较低调,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这些都是真实的观察,但要上升到国家层面的战略判断,需要一些独立思考。
上文的结论是在工业文明时代中国在国家层面上还没有掌握其致富战略。
我在大约1975年就判断出当时的国家战略在整体上是失败的。我爸当时带我回了一次老家,我知道我爷爷是佃农,在我所受的教育中是上无片瓦 下无立锥之地,事实与我的预想完全相反。我爷爷奶奶在刚解放的时候就因病去世了,他们留下来的旧居是比较体面的带阁楼的独立院落,每一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宽大的居室。解放二十几年普通人的生活并没有改善反而是变差了,现在有两家住在原来的房子。所谓的世界上四分之三的人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中国的形势不是小好,也不是中好,而是大好,就非常可疑了。国家战略,归根结底,在整体上会反映到普通人的生活水平上。
这是继洋务运动之后的又一次失败。洋务运动,又称同治维新,是清朝后期1861年至1894 年,洋务派官员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基础,在全国展开的工业运动。而同时期日本的明治维新却成功了。
毛泽东对工业没有概念,甚至对现代农业也不甚了解。六十年代中国邀请美国记者斯诺访问中国,斯诺告诉毛泽东美国的农业人口只有3%,毛泽东是不信的。毛泽东说,我是个农民,农业我还是了解的,斯诺也就不好坚持了。
邓小平将毛泽东的以阶级斗争为纲改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一个好的战略改变。改革开放具体怎么做,邓小平也不知道,摸着石头过河。中国在2010年终于完成了工业化城市化。
现在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就是在国家层面上还没有掌握工业文明的致富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