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出圈"!百亿量化私募2023年表现抢眼,但量化和主观却拉开了差距……
2023年,中国私募管理人在2022年行业整体大面积亏损的情况下,继续承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净值曲线的修复之路仍然漫长。2023年底,有业绩展示的85家百亿私募2023年度整体收益为-0.77%。
仔细盘点之后,这个整体为负的业绩背后,管理机构分化明显。站在优秀位置上成功“出圈”的,仍然是百亿量化私募机构。根据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有业绩展示的32家百亿量化私募2023年度整体收益为6.43%,其中31家实现正收益,占比为96.88%。然而,主观百亿私募表现欠佳,有业绩展示的41家主观百亿私募2023年度整体收益为-3.26%,其中14家实现正收益,占比为34.15%。
展望2024年市场,多数百亿私募管理机构并不悲观,继续积极寻找结构性机会,纷纷重点放在有超额表现的行业和个股上,而派息率比较高的高分红板块也是关注的重要方向。
85家百亿私募去年整体收益-0.77%
2023年收官之后,在A股市场整体表现乏力的格局下,私募管理机构的表现如何?根据私募排排网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有业绩展示的85家百亿私募2023年度整体收益为-0.77%,其中51家百亿私募实现正收益,占比为60.00%。但是,从具体类型来看,量化和主观百亿分化明显,其中,百亿量化私募表现抢眼,逆势实现正收益,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有业绩展示的32家百亿量化私募2023年度整体收益为6.43%,其中31家实现正收益,占比为96.88%。
31家2023年度实现正收益的百亿量化私募中,6家收益超过10%,11家收益介于5%—10%之间,14家收益介于0—5%之间,2023年百亿量化私募前列有信弘天禾、稳博投资、衍复投资等私募机构,最高收益达到19.64%。
值得注意的是,百亿量化私募机构扭转了持续多年的业绩下滑态势。数据显示,百亿量化私募年度平均收益,从2020年的34%,到2021年的20%,再到2022年的-0.09%,呈现持续下滑态势,到2023年整体收益为6.43%,完全扭转了下滑态势。而且百亿量化私募机构总量也进一步攀升。
然而,主观百亿私募表现欠佳,有业绩展示的41家主观百亿私募2023年度整体收益为-3.26%,其中14家实现正收益,占比为34.15%。此外,主观+量化双驱动百亿私募表现居中,比主观略好,但远不及量化出色,有业绩展示的12家主观+量化双驱动百亿私募2023年整体收益为-0.56%,其中6家实现正收益,占比为50%。
如何看待主观和量化的业绩分化?
如何看待今年主观股票和量化股票业绩的分化?北京地区一家大型量化私募机构研发人员表示,量化的作用不只体现在筛选阿尔法资产,还体现在组合的风控。具体控制股票仓位风险时,量化也会有帮助。比如基于长期统计来看不同股票比例的组合年度收益情况,这有助于确定合适的股票仓位区间。
重阳投资合伙人寇志伟认为,主观策略和量化策略各有特点和优势。量化策略相对高频,更善于发现并及时跟踪短期的价格趋势;主观策略优势是看得更长,穿越短期的价格波动,发现企业的中长期价值。在热点频繁切换的市场,量化策略占优,但如果市场形成比较清晰的结构性主线,持股时间更长的主观策略就会更可能跑赢。
今年主观股票策略能否整体回暖?寇志伟认为,拉长时间看,市场的风格可能是均值回归的,量化和主观策略的相对收益可能也是如此。相信随着中国经济转型趋势更趋明朗,主观策略也会有更好的表现。
百亿私募继续挖掘结构性机会
对于今年情况,百亿私募机构相聚资本的年度策略报告认为, 2024年指数或有望实现10%左右的正回报。2024年是疫后经济继续恢复的一年,经济增速有望进一步增长,企业盈利或实现5-10%的增长。反映在二级市场,鉴于当前处于估值的历史底部,2024年有望实现10%左右的正回报。
相聚资本认为,有利因素包括,美联储降息启动,利率进一步下行,同时国内降息,流动性持续向好,加上居民储蓄总额抬升,指数层面的回暖会促使居民资金在二级市场寻找机会。加之流动性宽松的触底重估,所带来的收益将有望大概率出现。投资机会层面,半导体在2024年修复的可能性不小,虽然力度可能仍有待观察,但依然是值得重视的结构性机会之一。
“这段时间A股表现不佳可能主要原因是经济预期较低导致的盈利下调。”百亿私募源乐晟认为, 本轮房地产市场的调整是历史上未曾见过的,今年政策定调尚不清晰,经济的韧性将会受到考验。我们不以过高的经济预期或政策预期作为假设,把重点放在有超额表现的行业和个股上。
源乐晟表示,内需方面总体来看保持谨慎,但其中刚需性质比较明显的或者能提供更高性价比选项的行业和个股或许有投资机会。全球定价的大宗商品中,盈利相对稳定、派息率比较高的高分红板块仍然具备不错的性价比。外需方面,虽然有需求疲软的潜在影响,但欧美经济大概率是温和衰退,所以能够连接中国制造业和全球消费者的行业和个股会有中长期的投资机会。
责编:汪云鹏
校对:廖胜超
百万用户都在看 新年利好!元旦假期影响一周市场的十大消息
刚刚!中方宣布:制裁!美国下令:停飞170多架波音!全球航运巨头,发出警告
金融圈刷屏!应届生年薪超200万,不限学历专业,何方神圣?
突发!台积电副经理,车祸去世!美国重磅发布,拜登最新发声,影响多大?
恒大汽车深夜公告!英美准备联手发动空袭!红海危机升级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55-83514034
2023年,中国私募管理人在2022年行业整体大面积亏损的情况下,继续承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净值曲线的修复之路仍然漫长。2023年底,有业绩展示的85家百亿私募2023年度整体收益为-0.77%。
仔细盘点之后,这个整体为负的业绩背后,管理机构分化明显。站在优秀位置上成功“出圈”的,仍然是百亿量化私募机构。根据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有业绩展示的32家百亿量化私募2023年度整体收益为6.43%,其中31家实现正收益,占比为96.88%。然而,主观百亿私募表现欠佳,有业绩展示的41家主观百亿私募2023年度整体收益为-3.26%,其中14家实现正收益,占比为34.15%。
展望2024年市场,多数百亿私募管理机构并不悲观,继续积极寻找结构性机会,纷纷重点放在有超额表现的行业和个股上,而派息率比较高的高分红板块也是关注的重要方向。
2023年收官之后,在A股市场整体表现乏力的格局下,私募管理机构的表现如何?根据私募排排网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有业绩展示的85家百亿私募2023年度整体收益为-0.77%,其中51家百亿私募实现正收益,占比为60.00%。但是,从具体类型来看,量化和主观百亿分化明显,其中,百亿量化私募表现抢眼,逆势实现正收益,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有业绩展示的32家百亿量化私募2023年度整体收益为6.43%,其中31家实现正收益,占比为96.88%。
31家2023年度实现正收益的百亿量化私募中,6家收益超过10%,11家收益介于5%—10%之间,14家收益介于0—5%之间,2023年百亿量化私募前列有信弘天禾、稳博投资、衍复投资等私募机构,最高收益达到19.64%。
值得注意的是,百亿量化私募机构扭转了持续多年的业绩下滑态势。数据显示,百亿量化私募年度平均收益,从2020年的34%,到2021年的20%,再到2022年的-0.09%,呈现持续下滑态势,到2023年整体收益为6.43%,完全扭转了下滑态势。而且百亿量化私募机构总量也进一步攀升。
然而,主观百亿私募表现欠佳,有业绩展示的41家主观百亿私募2023年度整体收益为-3.26%,其中14家实现正收益,占比为34.15%。此外,主观+量化双驱动百亿私募表现居中,比主观略好,但远不及量化出色,有业绩展示的12家主观+量化双驱动百亿私募2023年整体收益为-0.56%,其中6家实现正收益,占比为50%。
如何看待今年主观股票和量化股票业绩的分化?北京地区一家大型量化私募机构研发人员表示,量化的作用不只体现在筛选阿尔法资产,还体现在组合的风控。具体控制股票仓位风险时,量化也会有帮助。比如基于长期统计来看不同股票比例的组合年度收益情况,这有助于确定合适的股票仓位区间。
重阳投资合伙人寇志伟认为,主观策略和量化策略各有特点和优势。量化策略相对高频,更善于发现并及时跟踪短期的价格趋势;主观策略优势是看得更长,穿越短期的价格波动,发现企业的中长期价值。在热点频繁切换的市场,量化策略占优,但如果市场形成比较清晰的结构性主线,持股时间更长的主观策略就会更可能跑赢。
今年主观股票策略能否整体回暖?寇志伟认为,拉长时间看,市场的风格可能是均值回归的,量化和主观策略的相对收益可能也是如此。相信随着中国经济转型趋势更趋明朗,主观策略也会有更好的表现。
对于今年情况,百亿私募机构相聚资本的年度策略报告认为, 2024年指数或有望实现10%左右的正回报。2024年是疫后经济继续恢复的一年,经济增速有望进一步增长,企业盈利或实现5-10%的增长。反映在二级市场,鉴于当前处于估值的历史底部,2024年有望实现10%左右的正回报。
相聚资本认为,有利因素包括,美联储降息启动,利率进一步下行,同时国内降息,流动性持续向好,加上居民储蓄总额抬升,指数层面的回暖会促使居民资金在二级市场寻找机会。加之流动性宽松的触底重估,所带来的收益将有望大概率出现。投资机会层面,半导体在2024年修复的可能性不小,虽然力度可能仍有待观察,但依然是值得重视的结构性机会之一。
“这段时间A股表现不佳可能主要原因是经济预期较低导致的盈利下调。”百亿私募源乐晟认为, 本轮房地产市场的调整是历史上未曾见过的,今年政策定调尚不清晰,经济的韧性将会受到考验。我们不以过高的经济预期或政策预期作为假设,把重点放在有超额表现的行业和个股上。
源乐晟表示,内需方面总体来看保持谨慎,但其中刚需性质比较明显的或者能提供更高性价比选项的行业和个股或许有投资机会。全球定价的大宗商品中,盈利相对稳定、派息率比较高的高分红板块仍然具备不错的性价比。外需方面,虽然有需求疲软的潜在影响,但欧美经济大概率是温和衰退,所以能够连接中国制造业和全球消费者的行业和个股会有中长期的投资机会。
责编:汪云鹏
校对:廖胜超
百万用户都在看 新年利好!元旦假期影响一周市场的十大消息
刚刚!中方宣布:制裁!美国下令:停飞170多架波音!全球航运巨头,发出警告
金融圈刷屏!应届生年薪超200万,不限学历专业,何方神圣?
突发!台积电副经理,车祸去世!美国重磅发布,拜登最新发声,影响多大?
恒大汽车深夜公告!英美准备联手发动空袭!红海危机升级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55-83514034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