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于来了
一个月以前老于打电话告诉我,十月下旬他要来北加州酒乡参加侄子的婚礼。婚礼完后要过来与我聚聚。时间是永远过得那么快。转眼间,又和老于有九年没有见面了。要说我和老于的认识,还真是缘分。我们一起毕业于台北的建国中学,可是高中三年,我们并不认识。一直到了大学开学典礼,大家自我介绍时,才知道我们来自同一个中学,而且又是山东老乡,自然很快的就变成好朋友了。老于的童年生活相当的坎坷。在短短的十几年,老于的经历是和我们大不相同。所以,我们在一起,总是只有听他吹牛的分。他说起话来有点口吃,同样一句话,从他的口中说出来,感觉就是不一样。当年,他没事还爱动动笔,写点东西,尤其是情诗。可惜许多女孩子实在太没有水平,没有那个福分去享受老于的钟情。
老于比我们大三岁。换句话说,他初中毕业后就辍学了三年。不上学,不是他的错。而是他的父亲不让他上学,要他做个小工贴补家用。说起他的父亲,当年在国民党军也算是个人物。年青青20几岁就当了师长。他自己一直认为读书无用论。男子汉就应该去战场,立战功。可惜,国民党军的溃败,老于的老爸带着一家大小逃难到了台湾。没有一技之长,只有做些零工养家。心情的恶劣,每天以酒消愁。看到老于读书,一棍子就下来。不得已,老于初中毕业只有走上工厂之路。工厂三年,老于学了生活的一技之长,也学会了那个年纪不该学会的二技。自己看看自己的未来,就是没有未来。最后,老于下了决心要考高中,要念大学。老于认为还是要读书,将来才有出路。
为了避免父亲的棍子,老于不能在家复习功课。下工以后跑图书馆。图书馆关门了,就跑到居家附近的大桥灯下苦读。这样,皇天不负苦心人,终于考上了首屈一指的建国中学。这时老于的亲戚朋友,邻居纷纷向老于的父母道喜。还一直夸奖,从小就看老于有出息,是个光宗耀祖的材料。他们对老于过去的鄙视,不屑一眼的态度,因为老于的考上高中而改变。对这些人,在老于的心理就是五个字“他妈的杂碎”。高中三年,老于的爸爸看到儿子读书,自己也不再反对了。同时做了买卖而发了财。生活的改善,并没有改变老于的求学决心。最后也算顺利的考上了大学。我们同学了一年,我就重考进入另一所大学而离开了老于。可是我们一直保持联络。大一暑假,我们都赋闲在家。老于几乎每天到台北郊区的碧潭游泳。游完了,就到我家来瞎聊。他来了,老娘还真把他当成了贵宾。老娘知道老于过去是个可怜的孩子,似乎总 想要补偿老于童年所受的苦难。一直到如今,老于还说,他最怀念老娘做的饭菜了。老娘后来来美国了,住在东部。老于还不时的抽空去探望老娘,而老娘还是像以往一样的招待。那天老于的太太也说老娘做的红烧鱼特别好吃。
老于大学毕业了,也考上了台湾的高考,正式在台北的市政府就任简任的技术官僚,主管城市建设。在当年那是一个很肥很肥的差事。可是老于看不惯官场的阳奉阴违,决定出国深造。老于的英文实在不怎么样。尤其加上那个口吃,那就更登不上大雅之堂了。可是老于还是考过了托福,也申请到了学校。那时老于家开工厂,专门做牛仔裤,外销美国,赚了不少的美金。所以老于是夹着美金自费来美国留学的。老于主修公园娱乐。别看老于的英文不太灵光,可是他的脑子好使的很。居然四年内拿到了博士学位。之后,他分别在好几名校担任教授,可惜老于的英文阻止了他的在学术界的前程。最后只有在政府机构找到一份不俗的差事。老于来美国没多久就结婚了。可是一直就没有小孩。这也是他一直引以为憾的事。
在70年代一直到80年代,台湾行政院每年都举办国家建设研讨会。邀请一些在海外有影响力的学人返回台湾。一方面是拉拢海外的台湾留学生,怕他们给赤化了。一方面也算徵求他们对台湾的建言。那一年,老于风风光光的被邀请回台湾。报上还大大的把老于给吹嘘了一顿。还下了聘书要老于回国服务。其实,老于是有那个条件的。第一,老于当年通过台湾的高考出国的,又干过简任级的公务员。台湾的公务员有四个阶级,分别是特任,简任,荐任,委任。最低的从委任14级开始,别人我不知道,我的老爸,干了一辈子公务员,才干到委任一级。再说老于还拿到美国的博士学位,又是名大学的教授。英文虽然差了一点,可是在台湾,只要会说国语就可以了。英文,偶尔冒出两句,唬唬人就可以了。可惜,老于放弃了。老于说他就是不喜欢台湾官场上的那一套。觉得还是在美国自由。
两年以前,大陆的国台办向老于发出邀请回国参加访问。老于回来后,打了个电话告诉我的感想。就那么一句话,他说“台湾完了”。那次回去,老于到了北京。国台办在钓鱼台设宴招待。几位台面上的官员都出席了。老于说那就是统战。之后到了几个大都市参观访问。接见招待的人都是市委书记,市长之流的大号人物。老于对国内的建设,大大的赞扬。老于说,看看共产党搞的,再看看台湾的情形,所以“台湾完了”的结论也就出来了。
老于两年以前得了心脏病,住院做了导管手术。可是看起来还是挺胖的,小腹凸起。那天,我们下了小馆子。老于还是能吃。大家聊了一阵子,感叹时间的流逝。一转眼40年就过去了。人生到底有几个40年啊。临走,我再三提醒老于要注意饮食,要多运动。大家都好好珍惜自己的身体,多活两年。希望不久的将来,大家能够再见面。说实在话,天南地北的,虽然都在美国,可是谁又知道下次相逢在何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