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鉴古趣事】-------古瓷闲话(下)

-------【鉴古趣事】-------古瓷闲话(下)

博客

                          

                          

                   

文章来源: 耳福2005-03-10 13:46:43

“收藏”是否是“文化”,我一直糊里糊涂的,不过这里面的确有学问、有意思、有门道,否则,不会吸引那么多的高人智士、富贾文豪及市井百姓流连忘返于其中,甚至玩物丧志倾家荡产----------------。

这次回国过年,亲戚朋友们知道的我喜好,纷纷向我推荐中央电视台的“鉴宝”节目;由字画,青铜,陶瓷,善本等各行的文物专家在电视台演播大厅内,现场鉴定各色持宝人自己家里的藏品。朋友还告诉我,目前该节目的收视率很高。我抱着满怀期待的心情,按时的坐在电视机前;不料,第一个宝物的鉴定结果就令我瞠目结舌。

所鉴定的东西是一尊陶鼎,造型略似青铜器,但远没有战国时代的风骨,三足向内收敛,使其顿失鼎的力度,纹饰杂乱粗糙,不见同类的肃穆狰狞气韵。底部有八个不太规则的楷字铭文,确切的说,那不是铭文,是以模制的方法,盖上的一枚印章,因为这东西实在没什么可吊我味口的,没记住它具体的文字,大意是祝贺什么人的生日,生日的主人也无从考证。从鼎的造型、土锈和做工来看,一眼就是现代的。古玩行有句行话叫“开门的东西”。意思是开门见山,毫无疑问,一般用来特指某一件东西真伪不容置疑,我不妨把它倒过来用在这件陶鼎上,开门见假,就算退一步说也是近代粗糙的仿品(因隔着银屏无法深入探究)。然而,专家竟然拍板定论:它的年代为“ 战国”。

插一句:我对老一代的专家,可以说毕恭毕敬,无条件佩服,因为象耿宝昌他们在解放前都亲自动手做过“大活”。但对于改革开放后靠评职称上来的专家,从来不敢不盲目相信他们的权威。不过这次还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战国的时候就有楷书了?简直是重大考古发现啊!即便是战国时期襁褓中的隶书,也应该带有浓郁的篆书韵味。(见图1战国简书)再者,到秦代才统一文字为小篆,这只是个极其普通的历史常识而已,且还不谈造型和做工。

我在饭桌上曾向朋友讲了这段故事,朋友说:你在美国呆得快成傻子了,什么都信。之后,朋友给我转来了几个帖子,挑了其中两个,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扫一下知道个大概:


(1)2005年 02月21日
2004年4月7日,CCTV-2《鉴宝》节目录播现场,著名歌唱家李双江和他的妻子梦鸽担任节目嘉宾。李双江夫妇"表现"十分出色,绘声绘色地讲述了讲到他们结婚时收藏到的两把紫檀木椅子的故事,在节目现场,这两把椅子被专家估价5万元。
节目录制结束后,李双江夫妇与《鉴宝》主持人罗晰月嘀咕了一阵子就把紫檀椅子搬走了,这本来没什么稀奇,可是这时候"半路杀出了个程咬金",一位中年男人出来说这椅子是他的,是《鉴宝》从他那里拿来的,他才是这两把紫檀木椅子的真正主人,1996年买的时候就花了18000元,现在就是多少钱他也不会卖,可是李双江还是若无其事地把椅子搬走了。
当时有很多现场观众,对这件事搞不清楚,只见主持人罗晰月脸色很难看,一些工作人员也很慌张,那位男子不依不饶,但没人理睬他。
经打听,这两把紫檀木椅子的确是那位男子的,那个人是一位收藏家,那么椅子怎么变成了李双江的呢?原来因为他没有名气,上《鉴宝》节目"不够格",而李双江是名人,于是《鉴宝》节目要李双江编了以上的收藏故事。他们大概没有料到李双江会"就汤下面",把这对珍贵的椅子搬回家去了。有人说,这是主持人罗晰月同意的。也是,如果节目方面不同意,李双江也搬不走这两把椅子。
我也算是鉴宝的老观众了,可是这样的"新闻"还是头一次看到,中央电视台为了名人效应,来了个张冠李戴(要是这位收藏家姓张,那就真巧了),李双江做一次嘉宾赚了一对紫檀木椅子当然合适,中央电视台赚了收视率也合算了,可怜我们这位收藏家,白白地"奉献"了自己的爱物,有谁领他的情呢?有谁能为他讨回这个藏品呢?―――

转自《万科周刊》

(2)央视《鉴宝》节目遭质疑 专家为自己藏品定高价

事情起因于去年9月11日(周六)央视《鉴宝》栏目的重头戏———专家对天津藏友朱廷哲提供的一方“清代寿山橘皮黄田黄冻印石”进行鉴定估价。周先生在文章中称,他是个篆刻爱好者,尤其关注这档节目,当时的鉴定专家是同样来自天津的该市藏石学会会长靳志忠,他对这方寿山田黄冻印石给出了180万的高价。但细心的周先生随后在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5月出版的《田黄石鉴赏与收藏》一书中发现,该书封面和第29页上一模一样地刊有一件质地同为“橘皮黄田黄冻印”、雕钮同为“三螭争雄”、底边同为未刻字且少见的长方形(一般是正方形或椭圆形)(尺寸同为4.5×3.8×9.5cm)、重量也同样“巧合”为352.5g的田黄印石。而该书作者及宝物的持有人正是当期《鉴宝》栏目的“鉴定专家”靳志忠。于是周先生提出质疑,专家自己在央视这个很有影响的媒体平台上对自己的藏品定高价,那“鉴宝”的真实性何在? 

2005年1月6日17:32 南京报业网-金陵晚报





按理说,“鉴宝”这个题材,对于咱们这样一个有着深厚收藏传统的古国而言,真是个不错的栏目,怎么会弄成这样?



《坛坛罐罐》(上)文中说道官窑瓷器在鉴定时,是不会像民窑瓷器那样容易看出它在使用中所留下的痕迹的,但是,岁月却以另外的一种形式标出了他的存在,即;器物表面那层温润的酥光。有关这一点,不仅仅适用于官窑瓷器的鉴赏,在鉴定其他古 陶瓷时也同样适用,如带釉的陶器,三彩俑等等-------。

关于这层“酥光”,人们经常用的形容文字有:温润,莹润,包浆---等等。我觉得文字的形容和描述对于实际鉴定的意义不会有太大帮助,只能辅助你去体会那种微妙的感觉。真正要闹明白,还得去和真东西打交道。

当你逛古玩旧货市场的时候,经常会有外地农民打扮的人拉着你的袖子神秘的小声问:“大哥(大姐),我那有好瓷器您要不要?清三代官窑的,青花,粉彩,还有缸豆红--------都有。” 通常价钱会开到几万块人民币左右,千万别抱有好奇或侥幸心理。这么说吧,普通农民手里拥有官窑瓷器的机率和你我手里拥有导弹的机率不相上下。、

我也曾经好奇,跟着去过一次他们的“仓库”,官窑瓷器自然是没发现,倒是看中了一对老北京四合院门前的门礅,老做工,包浆好!看着就舒服。我想:要是把它搬到美国去 摆在家里是个不错的念想。当时他出价七千,最后四千二拿下了,谁曾想,托运的时候被“文检”扣下了:老北京门礅已经是文物,不能出关。我这才恍然大悟,险些犯了向境外倒卖文物的罪名。去领东西的时候,一个小伙子过来跟我说:
“其实也能出去,不过,买门礅得懂 门礅的文化”
“那你说什么是门礅文化”
小伙子皱着眉头笑“你怎么这么木阿?小孩坐门敦,骑一道这还不明白。”
我明白了,这是让我“点钱”,点了钱就能放行。“东西还是放在北京吧,下次我改买门框了。”他反而让我说懵了:“买门框干吗阿?”“我买门礅你得骑我一道,要是门框你不就得扶我一道了吗”。


说道官窑瓷器,它的朝代、图案、器型、种类分得太细,要想说透,非得拿出个把月不行,再说,我也没那么大道行。本人是不太主张去碰“官窑”的,除非你在这个领域已经涉及至深,同时还要有足够的资金,否则,得到真东西的机会十分渺茫的。一个小瓶子动则就是百万千万的一点不稀奇,期间混淆着前人、特别是民国时期的仿品,极其难以辨识,时至今日,国外很多大的博物馆陈列的中国官窑瓷器当中,有些其实就是民国时期的仿品,即便是资深专家也很难进一步辨认出来,若采用TL— Test,其结果也有上下将近400年的误差,那么民国仿清代的、清代晚期仿清代早期的基本上得不到确切的答案,况且,精巧的器物,若是钻上几个洞,跟毁了也差不多,古玩行里的老话说:“瓷器长毛,不值一毫。”虽然是打比方,可说的是这个理。

绕了一大圈儿,回来说点有用的吧。
除了近代古旧瓷器和官窑瓷器之外还有没有别的只得收藏的呢?

高古陶器有着极高的审美鉴赏价值和历史文化的考证价值。但它们在国内的大型拍卖会里很少露面,原因是,有关文物市场管理条例当中有明确规定,概括地讲就是;凡水里捞出来的,土里刨出来的的玩意,都属于国家财产,市场上免予流通------。因此,这类陶器在国内价格相对于明清细瓷,、硬木家具、玉器文杂等要便宜得多,所以他的市场价格不是衡量它价值的完全尺度。尚存检漏和较大升值空间。(俗了点,暂时也就这境界了)

可是,一般人家里再怎么祖宗八代的往下传也很难传下一件唐以前的瓷器,要是凡水里捞出来的,土里刨出来的的东西都不让买卖,这不是把高古的玩意从市场流通的领域一棒子打死了吗?其间,这里面也有一个不成文的变通。那就是所谓“生坑”和“熟坑”之分。

我国宋以前的陶瓷器绝大多数都是出土的,短期之内出土的就是“生坑”,从前出土并有可靠出处的称之谓“熟坑”,(如图2)从国外小拍卖会里买来的也可做为熟坑带回国内并在市场上流通。当然,如果撞到了死角那只能认倒霉,比如,虽然是拍卖行里买来的,但被国家认定是正在追缴的东西,这种情况相对个别,另当别论。


由于有暴利的吸引,在高古陶器和瓷器中,仿品和高仿品依然大量存在,这里我说的“高仿”,不是一般的“高仿”,而是可以骗过故宫专家的“高仿”千万不能低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绝对没开玩笑)讲个又是和专家有关的真事:

94年夏天,在北京潘家园古玩交易市场上,冒出了一批北魏时期的陶俑。这些陶俑外表斑驳古旧,坑土尚存,一位 资深专家反复把看,认定是国宝,买了几件与同行回来研究,结果都说东西对。XXX认为:“北魏时期的陶俑,流传至今,就是我们出土的是极其有限的,数量非常稀少。一般来讲,它应该是作为国家一级文物,非常珍贵的。” 为了避免文物流失,几家国家文物单位,用专款对北魏陶俑进行“抢救性”收购。

  据原国家文物局局长 吕济民回忆:“历史博物馆买了三次,故宫买了两次。中国历史博物馆花了八十万,故宫呢花了十万吧。”

事后令专家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类似的陶俑在旧货市场上总是层出不穷,尽管收购价格越压越低,“出土”数量却似乎有增无减。为此河南省有关部门还遭到上级批评,认为他们在建设和开发的过程中没有重视保护文物的工作,至使大量出土文物外流。于是河南省政府责成公安部门对此事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大出所料,国家花重金收购的根本不是北魏陶俑,而是河南省XX县XXX村几个农民在小土窑里烧制的。公安人员去的时候,农民们还在日夜加班赶制"北京方面"的定货。

这事的发生并不能说明国家的专家都是废物,只是在他们的视野里仍然有盲区,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形势不仅喜人,有时候也逼人,在这种特殊的新形势下,不得不去了解作伪的方法和特点方能鉴真、鉴宝。

通常新仿的瓷器都会有“火光太重”的问题,即指釉层表面太新太亮。造假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不断想方设法的要去掉这层耀眼的贼光,方法之一便是用带有酸性的化学药剂浸泡,但他的结果使得器物表面没有莹润的感觉,看上去像个发不出汗来的病人,釉面呆滞晦暗,颜色了无生机。有的还能闻到一股化学药水的气味,而解放前高仿的东西则较难辨识,需要从胎,釉,时代气息和造型特征多方面综合分析,至少要跟它“相面”半个月,才能找到感觉。


在古陶瓷中,除了釉面有“酥光”这个特征以外,有些出土的挂釉陶器,(注意,不是瓷器是釉陶,两者的区别在于烧制温度,胎土以及吸水性)还会有一种奇异的特征,釉层的表面在侧光下会出现彩虹般的“七彩”光,行里话又称其为“蛤蛎光”“宝光”等等。在高仿的这类陶器当中,也有通过坑埋和釉里添加药水来制造“宝光”的,但最多只能达到“红”“绿”两种颜色,而且,仔细看会发现,这两种颜色是直接从釉里发出来的,而真家伙的“七彩光”是游离在釉层表面,飘忽而不定,这个极其微妙的现象在鉴定过程中决不能忽视。


这儿有两个小陶俑做例子谈谈古陶器鉴定的几个偏方;(虽然只是偏方,但在有些行家那却称为秘籍)

唐代立俑(图2)
一扎来高,白胎略微泛黄,因为烧制温度高,所以胎质坚硬,敲上去声音较轻脆,称为“钢胎”。因为通身只上了一道彩釉,从工艺角度称呼,它又叫“一道釉”,属于“唐三彩”的一枝,所谓“三彩”其实不是仅仅三种颜色,是多彩的意思。
目前造假的唐三彩,和真家伙相比,已经达到99%的接近,唯有一点无法达到,即;除了“蛤砺光”以外,唐三彩还有一个独到之处:“翘皮纹”。在釉面下,有一层细碎的龟裂,裂纹的四边微微向上翘起。仿制者绞尽脑汁,龟裂容易上手,但翘纹至今没人做的出来。可惜图中的酱釉小俑由于照片质量的缘故,没法授给大家了。


汉代女俑(图3)
高:12英寸,材质:灰陶,状况:外饰彩绘,腰部有断裂,土蚀严重。
汉代陶俑一般不施釉,这个小东西往手上一掂,心里就有谱。
“手头”是古玩行里的行话,就是放在手上感觉她的份量,老师傅一般不愿意外传到底掂的是什么分量,一般人们会纳闷,没有相关比较怎么知道它是重了还是轻了?还是让我捅了这层窗户纸:千年风化土蚀的陶器,它的分量要比实际质量的重量(即同等体积的新陶器)轻,但又没有发飘的感觉。这是一种经验,但在鉴定中往往行之有效。

同样,还是常年风化土蚀的原因,它的质感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手摸上去有一种象硬木头或木化石的感觉。边沿和棱角处没有很硬和划手的感觉,


另外要看它的土锈,谈到土锈,很多人认为,残留在陶器外表上的墓土便是土锈,那就完全错误了。土锈是陶器常年埋在地下,表面生成的一种氧化色素颗粒,肉眼看上去有点像细小的墨点,(小墨点好像是个网友的ID呵:))用放大镜观察,颜色呈深褐色,往往是抠不掉、洗还重。

将它们底部倒过来,用水沾湿胎坑里的残土,若是一股新土味道,(刚下雨土地上就是那种味道)则必假无疑,若是,一种“腐气”则十有八九对路,当然还要结合上述的条件,综合判断。若能取出胎子内部的粉末来试则更可靠一些。

当清理表面时,原来陶器上的彩绘会连同泥土像一层薄皮一样往下剥落。这层若离若即的皮壳,可谓鉴别真假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图中陶俑因为有修复,皮壳脱落现象从图上来看并不明显,

最后一步,还要完整的审视造型包括它的残缺部分,完美的汉代风格,端庄而古拙,原来俑的腰部有断裂,现在已经修旧如旧了。

至此,我们通过对一些重要鉴别特征的介绍和上面的例子,完成了一个鉴宝的全过程,熟读我的“鉴宝秘籍”,你可以自己闯荡江湖了,当你在实践中所向披靡的时候,别忘了我还留了最后一招―――――――――――――――――“猫上树”。




再次重申:对于古董鉴定我是门外汉,在“书兄 ”“天兄”和“淑女司伶”的鼓励下,上来与同好玩赏一把,对错不计,还望内行人原谅口无遮拦胡说八道之处。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醉清风.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