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带来的困惑》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感恩”之风盛行。社会公德的缺失也将罪责归为现在的人们不懂得知恩图报。一时间千奇百怪的“感恩”“谢恩”闹剧不断。除了把“感恩”尚有的一点可取之处糟蹋了,让人一想到那些“感恩”场面就会作呕。
一则孝敬父母的广告,惹得大江南北“洗脚”之风骤起。从幼儿园到中小学,从私家屋内到大众场合,给母亲洗脚成了“感恩”教育的必修课。由蹲着洗到跪着洗,一个个原本天真无邪的孩子,匍匐在母亲脚下去完成学校的作业,一排排端坐在众人眼前的母亲们,赤脚露腿去配合学校的感恩教育。品德教育被庸俗到如此不堪入目的程度,让人不得不对掌管教育的这些人产生怀疑:他们自己对品德的理解是什么?他们自己的“德”与“行”会怎样?到底他们懂不懂教育? 或者就是想要培养出一批只知做秀不懂事理的废物。
子女与父母的关系是纯粹的家庭关系,血缘关系,孩子对父母的敬与不敬与其生长的环境有紧密关系,如果没有特殊原因(父母受伤,残疾,重病),正常情况下不会有哪个家长会让孩子给自己洗脚,想必组织这些活动的人也未必在童年给自己的母亲洗过脚。由学校组织给家长洗脚,如此的教育形式中国历史上没有,世界范围也不见先列,此创意可谓;“蝎子的巴巴,独一份”,开历史先河,滑天下大稽。不自然的东西从来都会适得其反,一次洗脚给孩子心理造成的困惑与伤害必定会伴随其一生。
品德教育不是靠某种形式可以完成的,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是社会的浮躁,急功近利,不讲实际,只求表面之功的一种现象,也是组织这些活动者的愚蠢与浅薄。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其身正,不令则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品德教育是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是靠方方面面的日久影响形成的。学校特别是中小学,主要是传授基本知识的地方;做人的道理除了课本上的内容,学校平时的管理,每位教师的言行举止,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倡导的校风,各种因素的组合就是品德教育;在校的每位员工,扎扎实实,兢兢业业,身体力行,作好自己的本职就是最好的品德教育。
除了学校大讲“感恩”外,社会上也是遥相呼应。各级政府纷纷组织“捐款慈善,助残扶贫”以此来宣扬政绩,普及德化,组织五花八门的宏大场面,给出资捐资的人披红戴绿,冠以各种好听的名头;要求被资助的人当众介绍自己的贫困,对资助者千恩万谢以示“感恩”。一派居高临下,强人所难的架势,使被资助者的人格一遍遍受到羞辱。社会舆论也是开足了马力,要求人们要有“感恩”之心,对于那些受到“恩惠”而不知感谢的人大加讨伐。
组织者,出资者和社会舆论都在要求受助者要有“感恩”之心,那么这些“感恩的心”到底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一对一”资助的见面仪式开始了。“我们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会议厅、这么多时髦的阿姨、这么多领导。”一位被资助的大学生回忆。大学生们被要求上台和跳《感恩的心》的舞蹈。这场活动是由襄樊市总工会组织的,是襄樊22位女企业家“一对一资助”的仪式。主题是“感恩的心”。 但这些贫困学生似乎不喜欢这样的“感恩”方式,包括频频给资助者写信。他们眼中的感恩,是努力活着,自然而有尊严 。
事后被资助的很多学生并没有按照组织者的意图与这些企业家保持联系,甚至感谢的话也没有。由此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学生被指责为“没良心”。
出资者如是说:“我们不愿再资助没有感恩之心的大学生。”一些女企业家感到失望和愤怒。
社会舆论说:捐助者的心完全可以理解。“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春秋时期的《左传》,就留下了“结草报恩”的典故。但现在,竟然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对捐款者不闻不问。
当人们看到捐资的女企业家们营养滋润的脸红光闪烁,台下受资助的家长们泪光闪动时。有谁想到真正使用这些款项的孩子们,他们的内心却是充满尴尬、自卑,甚至屈辱。
南方周报的记者追踪报道说:
在樊城某石灰厂一座简陋的工棚房中,湖北中医学院学生方圆的妈妈至今仍记得《感恩的心》的歌词。当她重又哼起时,泪流满面,“宋总(捐助方圆的企业家)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方圆有些恼怒地打断了母亲的话。他告诉记者,除了学费,没其他困难,自己能克服。
提及这段感恩舞蹈,就读南京某大学的汪志鹏(化名)的母亲两眼发红。“娃子知道自己获得资助时,抱着我说,‘妈,这下咱家有救了!’可到参加捐赠仪式那天,他却说不想去了。”
市总工会女工部部长周华玲也注意到汪志鹏的变化。在仪式前的见面会上,周华玲特地点名让他起来自我介绍。汪志鹏挪了两步,又猛地坐了下去,全场愕然的注视下,男孩眼泪直流。
看看这些被要求甚至被强迫去“感恩”的孩子们的内心,难道该受谴责的是他们吗?
感恩是发自内心的一种举动,是人际关系中超出友谊的一种美好,真正的感恩是人与人之间的自然关系,相互之间没有索取与报答,没有高尚与低贱,是完全平等的交往。现在社会上争相仿效的“感恩”活动是对弱势人群的集体羞辱,是对受助者精神上的摧残,人格上的践踏。此风不煞,遗患无穷。
一提到“感恩”人们就会联想到这样的画面;一个高高在上,挺胸抬头,伸手布施。另一个区区在下,卑躬屈膝,双手捧钵,一强一弱,一富一贫,帮人的与受助的。常怀感恩之心的人就是永远自视卑微和需要别人施舍的人,有此心态的人是永远也站不直的人。有感恩的人,就应该有被感恩的人,被感恩的人都是自视甚高的人,不但站的直还会挺着胸。一个社会是多一些挺胸的人好呢? 还是多一些弯腰的人好? 如果社会把荣誉鲜花给了挺胸的人,应当鼓励的就不是什么“感恩”而是“被感恩”。一个多数人弯着腰做人的民族,就是一个萎颓的民族,是一个没有性格毫不明快的民族。如果社会宣扬鼓励的不是常怀“感恩”之心,而是“助人为乐”,那么整个社会就会明快起来,人的性格也会随之开朗,这样的社会人格上肯定是平等的,同样的目的,两种说法。
愿望终归是愿望,我到希望多一些不知“感恩”的狼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