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1):改变我的生活的书
我的生活比较简单,学理工的,在中国没有读过什么课外书。到了美国,开始上中文网,无意中发现艾米的故事很有意思,一直追到现在。对于艾米的故事,有很多砸和反砸的争论,我长期潜水,受益非浅。比如“不要开道德法庭”;“真爱一个人,会使自己的底线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爱,首先要有愿望去爱,然后知道什么是爱,最后是有能力爱,一步步递进”。我是从《山楂树之恋》开始追的,一直到现在。艾米的博客地址是:
https://aiyuan.wordpress.com/
http://blog.sina.com.cn/fxchuanhen
懵懵怔怔,忙忙乱乱,人到中年,终于在朋友的力劝之下开始看书,不过也是很世俗地,带有目的性的读书。最初,我只想改善自己不够愉快的生活状态,于是主攻Self-Improvement 的书籍。读书以后,发现书真的可以改变我的生活。
我读书,即使是很喜欢的书,也不是完全相信作者说的一切。
- 和我的想法一致的,增强我的自信心;
- 能够说服我的,改变了我的认知,我就在生活中试试,从而改变了我的行为;
- 不能认同的观点,我也会想一想,为什么会有人这么想?有没有一定的道理?求同存异。
以下我从读过的书里挑出来推荐的,都可以从镇里的图书馆找到的,有audio CD的,上下班和接送孩子们的路途中听的。有些有中文译本,可以在网上买到。
不过,我建议懂点英文的,还是尽量读原版,自修的书一般不用很复杂的词句,而且读这种书也不求快。翻译失真太大,简写本大多着重道理,削减实例,就更不必看了(道理谁不懂?)。
折腾自己的:
《First, Break All The Rules: What The World's Greatest Managers Do Differently》 by Marcus Buckingham, Curt Coffman
班上老板推荐的,管理方面的书。有些地方觉得啰嗦,但还是有不少有用的内涵,“蝎子和青蛙”的故事就是从这里面看到的。
《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 by Stephen Covey
工具书,我听了两遍,读了两遍。其中讲的按原则生活、专注自己可以改变的、和理解别人... 让我找到了自我,摆脱了外界的束缚,体会到真正的自由。买了一本,准备将来让孩子们读。读书推荐:《7 Habits for High Effective People》
《Man's Search for Meaning》, by Viktor E. Frankl
7 Habits 里多次提到这本书,便借来读了。一个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将述了他在集中营中残忍的环境下,悟出生命的意义。作者原本是医生,后来成了心理医生。
《Sapiens: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 《人类简史》, by Yuval Noah Harari
中文译本一定要这个作者的,我家有一本加州教授写的,不是很好。文学城子女教育的一个爸爸说,他九岁的儿子读了这本历史书。我一向不喜欢历史,但觉得九岁的孩子能读,应该不会太难吧!于是便借来读,结果非常喜欢,颠覆了我很多的认知和观点。可惜我读得比较慢,每次还没有看完,就被别人hold走了,两三次下来,只好自己买了一本,慢慢读。
《The Life Changing Magic of Tidying Up》- 《怦然心动人生整理魔法》, by Marie Kondo
日本小女孩写的,也是图书馆的热门书,hold三个月才到手。我看完后,整理了衣服和书架,扔了六包自己的衣服,书籍也只剩十本左右。可惜还没有时间整理厨房呢!女儿十五岁时,在我推荐了无数次以后,终于决定看看,一看就喜欢上了,不过仍旧没有收拾她的屋子。
《The Road Less Traveled》- 《少有人走的路》, by M. Scott Peck
看完 7 habits 后,很多自我提升的书对我来说,都变得很鸡汤,直到看到这本。书中一步一步递进,从生活的艰苦一直讲述到恩典的奇异。其中对爱的定义和分析,很是深刻。这本书我也买了,觉得每一个人都应该读。生活不易,我们需要自律来过好生活;自律的动力来自爱;爱的源泉是神的恩典。读书推荐:《The road less traveled》-《少有人走的路》
《Tuesdays with Morrie》, by Mitch Albom (a Young Man, and Life's Greatest Lesson...)
传记文学,女儿推荐的,真实的故事。得了渐冻症的Morrie教授是如何面对工作、家庭、婚姻、疾病、死亡...... 充满生活的智慧。
《Scent of a woman》
从图书馆借的电影DVD,好像也是文学城网友推荐的。针对孩子们戏弄校长的事件,不同孩子、家长、老师们的不同反应,让我不得不思考,到底应该培养孩子什么?是遇到事情就躲在父母身后,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惜出卖朋友的懦夫?还是宁愿自己受委屈、被惩罚,也一定要坚守忠诚的勇士?
《Wonder》 by Palacio, R. J.
这是一本现实小说,女儿推荐的。作者从孩子们的角度,描述朋友、同学、老师是如何对待并努力接受这个头脸严重残疾的孩子,孩子本身又是如何来适应这个新环境。引发我来换位思考,原来10岁的男孩子,是没有原因理由、没有分析思考的。
《America the beautiful : rediscovering what made this nation great》 by Ben Carson
传记文学。Ben Carson是非常有名的脑外科医生,2016年和Trump一起竞选总统的。我看的第一本有关美国政治、文化、生活状况的书,不过,我更喜欢看他的成长史。
《The app generation : how today's youth navigate identity, intimacy, and imagination in a digital world》 by Howard Gardner
英文对我来说有点难懂,只是理解个大概。父母亲该如何看待现在这个电子世界。手机、电子游戏是怎样改变着下一代,改变着整个世界。女儿九年级做 School Project,我推荐给她这本书,她满喜欢的,并采用了书中的一些内容。
《Too big to know : rethinking knowledge...... 》 by David Weinberger,
和《The app generation》探讨的是同一个现象,似乎角度有点不同,更着重对知识的重新认知和定义。我记得一句让我惊异的结论:事实数据越多,越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 奇怪吧?
《Being Mortal》, by Atul Gawande (Medicine and What Matters in the End...)
如何面对衰老和终结性疾病,以及生死选择。读书推荐:《Being Mortal》
还有一个YouTube系列:幸福課1-什麼是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1- Tal Ben-Shahar。 我也很喜欢,可惜直到现在也没有看完,只看了7、8 个,不过已经对我有很大的帮助。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8qpn6kNfPc&index=1&list=PL6Yyo572jQe_twh_T7fhShLAsp8InWcAR
通过折腾自己来折腾孩子的:
《Raising an emotionally intelligent child》 by John Mordechai Gottman,
同情孩子、理解孩子,将来孩子长大,才可能同情和理解别人。 关于认清自己,这本书的确给了我一个惊诧。我一直以为自己非常擅长同情和理解别人的,结果书中的同情心测试,正的3、4分就算是低情商了,我竟然得了负的3分,当时觉得肯定是题目出得不够好。最近又做了另一套测试,结果仍旧很惨,再加上女儿前些天的类似抱怨,看来可能的确是我自身有问题,惭愧呀!
《Parenting your powerful child : bringing an end to the everyday battles》by Kevin,Leman
最关键的一点是 Powerful kids 需要很多的关注。如果他们得不到足够多的正面关注,他们就可能去做让大人抓狂的事,因为这样肯定可以得到足够多的负面关注啊!做父母的可要小心,孩子可是很有power的!
《The gift of failure: how the best parents learn to let go so their children can succeed》 by Jessica Lahey
作者是个老师,天天和孩子们打交道,写得很实在,我听了一半就开始折腾孩子们啦!不过我和她的想法本来就不算太远,只是我做的没有她讲得那么狠。
娱乐小说:
朋友和孩子们的推荐,我穿插着还读了一些小说,觉得也很不错。有时可以体会出,小说中的人物是如何运用上述这些生活哲理来面对故事中的困苦。而且,和孩子们读相同的书,能够增加谈话内容,促进父母子女关系。我比较喜欢科幻,对女儿所喜欢Fantasy,我试过两本,还是接受不了。
《The Giver》, by Lois Lowry
科幻小说,朋友Jim推荐的。一个设计完美的世界,真的完美吗?
《Ender's Game》, by Orson Scott Card
科幻小说,也是朋友Jim推荐的。非常严格的精英训练,有的成为精英,有的被淘汰... 爱和勇气,两者缺一不可。
《Speaker for the Dead》, by Orson Scott Card
科幻小说,为死者说话,了解,理解,接受......
《Ender's shadow》 by Orson Scott Card
科幻小说,《Ender's Game》里面一个基因调试后的极为聪明的小孩的故事。和《Ender's Game》并行的部分也很有意思。聪明和爱到底哪一个可以让人走得更远?更有影响力?《Ender's Game》系列现在有十几本,我只读了四本,在此推荐了三本。有兴趣的可以继续读。我比较喜欢这个作者,觉得他真的有思想,有远见,想象力丰富。女儿读了《Ender's Game》和《Ender's shadow》,也蛮喜欢。
《Pathfinder》series, by Orson Scott Card
喜欢《Ender's Game》的作者,我便在图书馆找了一下他另外的书。科幻小说,这个系列一共三本书,不过我比较少喜欢这个系列,有fantasy的元素。不同的花园,不同的社会制度,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儿子十三岁时在朋友的推荐下也读了这三本,很喜欢。
《The Hunger Games》, by Suzanne Collins
科幻小说。老公看了一本,说太残忍血腥。朋友九岁儿子说,里面也有爱。女儿听到这些,也去借来读了。她非常喜欢,便鼓励我读,我自己也的确想要看看书中到底描写了什么。
我看到的是一个关爱家庭、不想要死的现行制度的受害者,变成了改变命运、改变社会的勇士,看到一个小女孩是如何一步步长大成熟。小说里面有很多的心理描写,是电影里无法表现的。我在路上听CD时,突然体会到应该如何写大学申请essay...... 看来真的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The House of the Scorpion》, by Nancy Farmer
科幻小说,一共两本,女儿推荐的。克隆人,以及对人脑控制,人类应该往哪去?想想人工智能,怎么觉得后背发凉呢!?
儿子以前也都过。2019年秋季开学,儿子15岁,学校老师将这本书定为课外选读,儿子又读了一遍,他和我分享说,这次能体会出更多是内容。
《The maze runner》 by James Dashner
科幻小说,一共三本书,女儿推荐看了第一部电影,再看的小说。文字描述很不错,只是有的时候为主人公着急,觉得电影对打斗场面的表现要更好些。真真地体会到,当一个人的思想观点改变了以后,他的行为就会改变。到底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洗脑效果最显著,可惜我还没有能够将“刻苦学习”的观点洗进孩子的脑子里。
《The adoration of Jenna Fox》 by Mary Pearson
科幻小说,女儿推荐的。什么是人?如何判断人还是人?
《The fault in our stars》 by John Green
现实小说,也是女儿推荐的。男的作者从一个得了癌症的16岁女孩子角度来表述,如何面对有限的生命和永久的死亡。哭了很多次。
《Harry Potter》系列,by Rowling, J. K.
看了女儿推荐的那么多书,怎么也得看看儿子的最爱。《Harry Potter》儿子从三年级开始,读了无数遍,到现在还在嘟囔着要买一套做存藏。书太长了,幸好有CD可以听,而且读书的老先生用不同的声音演绎不同的角色,和电影里是声音很像。我听着,就跟看电影一样,七本书,竟然一口气听完。
《Inferno》《The Da Vinci code》 by Dan Brown
都是悬念小说,《Inferno》里有一点点科幻成分。有电影,但书要比电影深刻得多。尤其是《Inferno》,电影把书的原意彻底改了,不知道作者为什么会同意这样改编。喜欢里面对建筑、艺术、科技、历史文化表述,而且据作者说,他使用的都是真实数据和信息。这个系列我推荐给女儿读,她也很喜欢。
传记文学:
《A long way gone : memoirs of a boy soldier》 by Ishmael Beah
女儿推荐的,一个孩子兵自己写自己的故事,背景是1990s Sierra Leone的内战。我最深的感受是,当“正义”因为“邪恶”的欺辱而开始屠杀时,还能算是“正义”吗?但不去反抗,任凭“邪恶”践踏,又何时能了?复杂的问题,如何解?
《The bite of the mango》 by Mariatu Kamara
和《A long way gone》 描述的是同一场战争,是一个受害的小女孩写的。很难想象面对这么残忍的折磨,人的生命力竟是如此的顽强。非常奇特的是,这两个小作者在描述这么残暴、残忍的情景,竟然没有论断的语句!淡淡的平铺直叙,可真的很感人。这两本书是女儿从老师要求的暑假阅读材料里选的,她读了以后推荐给我。现在女儿已经对老妈的口味摸得很清啦!
道德经:
现在再看书,已经不再有什么明确的目的性,能学点就学点,开始享受生活啦!
非常欢迎大家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或推荐书目,可以悄悄话给我。谢谢!
===================
总结:
书不仅要读,而且得要用。读而不用,等于没读。
书很厚,读书人要抓住关键的部分,每本书中能记住一两条可以应用到生活中就已经很不错了。读完了前六本折腾自己的书,你就会发现其实人生道理真的不是很多,掌握几个关键的,生活就会顺畅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