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宋庆龄的父亲为了阻止女儿结婚向孙中山磕头(图)

宋庆龄的父亲为了阻止女儿结婚向孙中山磕头(图)

博客

19年后,孙中山见到宋庆龄时说:当年我还抱过你哩……

日本横滨。

1913年8月30日,在宋查理和宋霭龄的引见下,宋庆龄与孙中山会面。当宋庆龄立在孙中山面前的时候,中山先生着实大吃一惊:“长高了,是个大姑娘了!19年前我还抱过你哩!不信问你爸爸。”宋查理回答说是真的,说完也笑了。

目下孙中山的处境十分不妙。两年前,在经过多年的革命奋斗之后,他终于取得了胜利,成为世界上最新的共和国(它取代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封建帝制)的创始人和第一任总统。但不到一年,这个刚诞生的共和国被封建官僚袁世凯——中国第一个由帝国主义支持的军阀和独裁者所颠覆。阴险残暴的袁世凯撕毁《临时约法》,清除革命党人并对其中最能干的人进行暗杀,最后图谋复辟称帝。1913年,孙中山为实现他建设一个现代的、进步的、民主的中国的理想,发动了“二次革命”,遭到失败。他既被这个篡权者宣布为大逆不道的人,又被外国政府所抛弃,既无地位、又无钱财,但他现在要重新开始,组织第三次革命。虽然正处在革命的最低潮,他仍不停地工作。一些坚定的追随者仍同他站在一起,许多颗热烈的心仍在为他而跳动,但革命的火种随时都有被扼杀的可能。

宋庆龄与孙中山在东京喜结良缘

正是在这种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宋庆龄来到了中山先生的身旁。为了中国革命的事业,她把危险留给自己,心甘情愿地“做个冒险的追随者”,充分显示了20世纪初这位少女的崇高品德和对真理的孜孜追求。正如宋庆龄日后所说:“从美学成后,我面临各种机遇,但我选择了做中山先生的学生,至今我不后悔。一个人要实现自身的价值,要有追求,追求是人类最神圣的事业和美德,甚至高于爱情。这是一般常人难于理解的。我这样做了,实际也是中山先生对我的考验。至于我和中山先生的结合,那是日后我们志同道合的缘故,是顺理成章的事。”

第二天,宋霭龄又陪宋庆龄来到了孙中山的办公室,宋庆龄把中山先生索要的那篇文章交给了他。宋庆龄在旁指指点点,孙中山一页一页地过目。全是英文剪报,且用红笔圈着,注有时间、地点。这篇题目新颖的文章——《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事件》,中山先生展读后,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连连称赞,想不到宋庆龄这位大学生虽不是这场革命的直接参与者,但却写出如此精彩、催人泪下的文章:观点鲜明、感情真挚、文笔流畅。就连他这个直接组织者也难体味到的,或发挥不到的地方,都说得有理有据,十分周全。至此,孙中山对眼前这位少女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如果说昨天见面是在外表,那么今天则是在心灵的深处。

在此后的十天里,宋庆龄便成了孙中山先生办公室的常客。当时,宋霭龄是孙中山先生的英文秘书,已寻到“白马王子”——山西首富孔祥熙,不日即将结婚。宋查理也在中山先生身旁工作,主要帮助先生理财,支持先生正在筹划的一次新的革命行动。宋庆龄每次来孙中山办公室,主要是由霭龄和父亲带来,大概有七次之多,每次呆上几个小时。这样,她很快地熟悉了中山先生进行革命工作的环境和需要,也更快地进入了角色。

在宋庆龄留美归来一个月后,宋霭龄正式向中山先生提出辞职。孙中山舍不得失去这样一位好助手,他高度评价霭龄几年来的工作,赞扬了她的工作精神、办事能力和负责态度,并对霭龄诚恳挽留。孙中山说,如果准备结婚,以后可以多留一些时间处理家务,每天只要能来两三个小时帮他处理一下最重要的事务,他都将非常感激。

宋霭龄下午离开的时候,孙中山中断了和党内干部的谈话,亲自将她送出门外,握手道别后,又一直目送她的车子远去,消失在街道尽头。

宋庆龄接替秘书后,进入角色很快,令孙中山先生吃惊。她不仅在工作上帮助了孙中山,更在精神上支持了孙中山。她对革命的赤诚炽烈之心,如同一支火炬照亮了孙中山一度灰暗的心情。现在他精神焕发,信心倍增,浑身都流淌着青春般的血液,改造国民党的大业进行得卓有成效。

由于工作的缘故,孙中山和宋庆龄接触多了,言谈举止,家庭琐事,无所不谈,互不相避。孙中山先生为人豪爽,义气待人。他不但谈自己的身世,也谈自己的妻室与孩子……那是一个难忘的夜晚,孙中山处理完公务,与宋庆龄进行了长时间的攀谈。中山先生道出了自己的全部身世。宋庆龄不停地插话,二人谈得投机。

宋庆龄已在中山先生身旁工作了半年多。革命形势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几个月之后,也就是1914年7月8日,孙中山创立的政党——中华革命党在日本正式成立。孙中山真切地感受到了宋庆龄对他的事业和精神上的支持。要真正完成他的革命大业,他的身边不能没有宋庆龄。宋庆龄也由衷地爱着孙中山,愿意为他和他的事业献出自己的一切。

父亲查理的一次心计,使他有了意外收获——谈钱得婿

1913年2月,宋查理随孙中山东渡日本考察铁路并筹措资金。一年多来他第一次和女儿朝夕相处,看到霭龄在铁路方面的知识大有长进,她已不再只是给孙中山准备资料了。在和日本铁路专家谈话时,她往往能抓住实质,提出最需要了解的情况,还不时插话,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修正日本专家的建议。宋查理很为此感到满意。但他也发现了霭龄的秘密,那就是她对孙中山的其他随员不时流露出的颐指气使,以及在孙中山谈话工作时她那毫无顾忌的含情脉脉的注视。凭他的经验,他知道女儿可能已坠入情网。而从孙中山有意无意的躲避中他知道这还仅仅是她自己的单相思,以他回国以来对中国社会的了解,他感到这会损害孙中山和自己以及女儿的名声,徒招非议而妨害正进行的大业。他感到有必要及早斩断她的情丝,使她能够正常地生活和工作。

于是他把号称“山西首富”的孔祥熙引到了家里做客。

孔祥熙出生于山西太谷县城西的程家庄,他的曾祖父曾和一位姓孟的秀才争夺拔贡失败,气得咯血而死。临终立下遗嘱,不许子孙再进考场,孔家从此弃儒经商,居然发了起来,银号、当铺开到了太原、北京、广州,一度成为山西首富,但孔祥熙的父亲孔繁兹后来吸上了鸦片,到孔祥熙1880年出生的时候,一大份家业已在烟雾中飘散得差不多了。孔祥熙所谓“山西首富”的家门,其实已是隔辈的神话了。

孔祥熙的祖居院中因有一口水井,村里人呼之为井儿院。孔祥熙就出生在井儿院西厢房的土炕上。他3岁上母亲死去,六七岁时就蓬头垢面地和村里的孩子一起到县城捡煤核(山西盛产煤炭,太谷一带却无煤矿)。后来在叔叔的坚持下他才进了学堂。

太谷虽然是一个交通不便的内陆小县,但外国传教士已在这里扎下了根基,教会扶助教育,给人治病,千方百计拉人信教。孔祥熙在教会医院治过一次病后,也信奉了基督教。孔祥熙是在极端秘密状态下加入基督教的,因为当时大多数中国人对教会没有好感,信教者有被孤立和遭人另眼相看的危险。但是后来的发展表明,孔祥熙信教一事带来他一生享用不尽的好处。

孔祥熙在北京协和书院学习时,中国正处于反清革命到处酝酿发动的躁动中。受革命思潮的影响,他和几名同学一起,参加了刺杀慈禧的密谋。一位同学声称,已经结交了一名皇宫中的太监,如果给这名太监一些贿赂,他会安排这名学生进入皇宫。这个同学说,只要进了宫,他就有办法把慈禧杀死,而且他不考虑自己行刺后的脱身的问题,只要谋刺成功,同归于尽或被凌迟处死都心甘情愿。孔祥熙从亲朋好友处筹集到一笔款子,作为贿赂太监的资本。几个人带着这笔钱在皇宫附近转悠了几天,始终没碰上那个认识的太监出来,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协和书院有不少外国学生,孔祥熙因为信教的原因,和这些外国同学来往较多,这成为他鸿运来临的契机。1900年义和团兴起时,山西有159名外国传教士被杀。孔祥熙在太谷基督教福音院也险些做了义和团的刀下鬼,他因为地形熟悉,得以逃脱。后来八国联军攻进北京,开始进行疯狂报复。孔祥熙为避免家乡遭受兵燹之灾,利用与外国学生的关系,在山西政府和联军指挥官之间牵线搭桥,进行斡旋,从而达成了一项秘密协议,避免了外国军队在山西的烧杀掳掠,也使急于发财的外国财团打开了山西的门户。孔祥熙办理教案的立场和才能,受到清政府和基督教会两方面的赏识。清政府为此授予他一枚龙图勋章。基督教华北卫理公会向他发出了到美国留学的邀请。没等完成他在协和书院的学业,即由美国基督教会邀请、清政府公派,到美国留学。在美国他先后获得欧柏林大学文学学士和耶鲁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

孔祥熙信奉基督教和在革命中的表现成为宋查理特别赏识的两大要素。摸着了查理的脾气,孔祥熙已在进入宋家门之前,把这些经历添油加醋地刻到了查理心上。

孔祥熙在美国读书期间向美国人说明,以前所以发生外国传教士被杀事件,是因为中国下层人民愚昧无知。他要求美国人提供帮助,兴办学校。他说如果中国人有了文化,就会认识到外国传教士到中国完全是为了拯救中国人的灵魂,就会高高兴兴地和美国人拜倒在同一个基督面前。美国人拨出了中国庚子赔款中的75万元,在太谷建立了欧柏林大学分校,孔祥熙把它命名为铭贤学校,自任校长,博得了很大名声。

辛亥革命爆发时,孔祥熙积极响应,组织了巡防队和学生军,守护县城。孔祥熙知道自己的才能不在领兵打仗上,后来清军进犯山西,在娘子关前线,他把军队交给了山西都督阎锡山,自己做了阎锡山的经济顾问。

孔祥熙在家乡时曾娶了教会中一位温柔漂亮的韩女士,备尝了人生的甜蜜。不料几年后韩女士因肺病死去,加上袁世凯到处迫害革命党人,孔祥熙心情沮丧,也离开山西,加入了东渡日本 的“自由主义者联盟”,经王正廷推荐担任了华人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

宋查理就是在拜访基督教青年会时见到孔祥熙的,这时的孔祥熙身上,早没了那个捡煤核小男孩的痕迹。孔家儒学和西洋文化的熏陶,使他显得学识渊博,谈吐不凡。查理认为这是一个精明的、有实干精神的青年,日后大有造化。他把孔祥熙带进家门,希望大女儿能够慧眼识人。

餐桌上,宋查理安排孔祥熙和宋霭龄分坐在自己左右。当一道道中国菜摆上来的时候,这些流亡异国的人渐渐忘记了屋外的凄风苦雨,沉浸在一种乡音乡风的欢乐之中。

孔祥熙虽在美留学多年,英语说得很地道,可一说起中国话来,就总变不了那股老陈醋味儿。他家乡话中有爱用重叠词语的习惯和一些字有奇怪的发音,让听惯了上海话的宋家人感到好奇和新鲜。这一晚,宋霭龄显得特别活跃。晚宴开始不久,她忽然记起在美国的一次华人联欢会上,曾和孔祥熙有过一面之交。他们两人都不是那种在公众场合能引人注目的富有魅力的人物,当时彼此印象不深,但在今天家宴上重提这件事,却使两人谈话如同炭炉浇进了煤油,分外热烈起来。他们以故知旧友的身份叙谈, 成了宴会的中心。

在宋霭龄的询问下,孔祥熙谦恭地介绍了自己的家世。虽然受到宋庆龄的抢白,他还是在委婉含蓄的措词里,首先有力地证明了自己确实是孔子的直系后裔;明朝万历年间,孔子第61代孙孔宏开宦游三晋,曾任太谷县令。因相中太谷这块风水宝地,告老之后,未回山东,在太谷卜居下来,孔门这一支从此在那里繁衍生息,至今族谱不乱。宋查理对这一点非常看重。他过去游历曲阜时曾在孔府大门上看到这样一副对联:

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

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这副对联给查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认为在中国,还没有哪个家族可以和孔家相比。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是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在中国几千年一直处于独尊的地位,历代帝王都要举行祭孔大典。孔子的后裔不论散落何地,一直保持着族谱不乱的排辈,这是一个中国最古老、最神圣的家族。自己出身寒微,子女受的都是西洋教育,对中国传统、中国文化都缺乏很深的了解,如果能有一位出自圣族名门的乘龙快婿,宋家就会比较容易为传统观念很深的国人接受。同时,这种结合,使中西合璧,不仅形成一个具有巨大优势的家庭,还会孕育出既有传统文化、又有现代观念的优秀子女,对未来的中国产生重大影响。

孔祥熙对家世的介绍隐去了幼年家贫的历史,说成是一直在山西首富的优越环境中长大。而且不止这一次,他终生也未透露过家道中落的那一段。他认为不论什么原因,贫穷都是一种耻辱,必然招致别人的鄙视。

宋霭龄对孔祥熙感兴趣的倒不是孔子的第几十几代孙,而是他的“山西首富”地位。她对孔祥熙第一印象良好。尽管孔祥熙也比自己大了十几岁,但毕竟还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比原来朝思暮想的孙中山朝气蓬勃得多;孔祥熙虽没有孙中山的名声显赫,但他有财富,而且善于使用这些财富;尤其是孔祥熙既在美国受过教育,有相当的才能而又性格随和,便于驾驭,日后对自己必定是言听计从,这一点非常重要!

家宴结束后,宋霭龄把孔祥熙留在了客厅,继续进行愉快的长谈。

谈话双方都毫不拘谨。孔祥熙是结过婚的人,同女性交往的技巧已不陌生。宋霭龄虽还是黄花闺女,但从美国回来五年,在查理和孙中山身边已经经历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系列大事,接触过各阶层形形色色的人物,完全没有一般姑娘单独与男子相处时的羞羞答答。

在与孔祥熙的谈话中,宋霭龄逐渐明确了这样一个印象:孔祥熙从小在金融世家和当铺经纪人环境中长大,钱对于他来说,并不是不可捉摸的,他有着凭直觉就能使钱成倍增长的本领。虽然孔祥熙的年龄大出自己十几岁,但他赚钱的本领足以抵消这一缺憾,是一个可以托付终身的人。

不久,横滨市一所小教堂里就传出悠扬的《婚礼进行曲》。和十几年后蒋介石、宋美龄在上海举行的婚礼相比,孔祥熙、宋霭龄的这个婚礼简直是太简朴、太寒酸了。但是简朴的婚礼却产生了强大动力,孔宋的结合创造了中国首屈一指的家庭财富的奇迹。

宋家大姐最不能容忍的是看见一个傻瓜在自己曾经失败的领域取得成功,哪怕是自己的妹妹也不行!

宋庆龄与孙中山的相恋,在没有公开之际,已有人隐隐感觉到了。她不是别人,正是宋庆龄的大姐宋霭龄。她不但感觉到了,而且也听到了风言风语的议论。这议论只有宋家父母漠然不知。

按理说,这是件好事,宋霭龄应该感到高兴,可是她不。人最不能容忍的是什么?宋霭龄想到了一句格言:人最不能容忍的是看见一个傻瓜在自己曾经失败的领域取得成功。宋庆龄固然不是傻瓜,而是比自己更聪明、漂亮、能干的姑娘,但千不该、万不该她是自己的妹妹。如果她是另外一个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人,宋霭龄也许会为她祝福,为孙中山感到高兴。但不幸的是她偏偏是自己的妹妹!这就大不相同了!自己曾对孙中山有过追求,这在孙中山和宋家生活的圈子里,几乎是尽人皆知的事。自己碰了壁的事,作为妹妹她就不应该再次去做,可她居然不给自己留这个面子……面子问题是这件事的核心:宋庆龄向孙中山表示爱情是跌自己的面子。孙中山接受她的爱情也是跌自己的面子。她不愿意不声不响地就这样给栽了,她要采取行动,反过来栽他们的面子——就是自己曾经敬爱的领袖也不行,就是一母同胞的妹妹也不行!

宋霭龄先向父亲谈了这件事。宋查理不相信这会是真的。他跟孙中山接触频繁,同样也经常见到宋庆龄,并没有发现过任何蛛丝马迹。但宋霭龄保证这事千真万确,她有最最可靠的情报。此后,他们又开了一个家庭会……

按照家庭会议的预定方案,先由宋母找宋庆龄谈心。当宋庆龄如实说出心里话后,宋母便以母亲的情怀百般开导劝解,可是,此时宋庆龄的话语柔中带刚,她什么都听不进去。一直在屋外静观情况的宋查理听不下去了,冲进屋里,以家长的权威去劝解。在宋庆龄眼里,她第一次看到父亲是这样的火暴脾气。任他如何呼叫,她拿定主意,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了……

宋庆龄的这一招果然奏效。宋查理发了一顿脾气后,顷刻像被扎了刺的皮球,又瘪了下来,余下来的只是气喘吁吁了……软的不行,硬的也不行。此时他已六神无主了。

没几天,孙中山和宋庆龄不愿看到的事发生了。宋查理突然宣布全家结束流亡生活,返回上海。宋庆龄表示反对,她要求继续留在孙中山身边工作,因为改造党的工作非常紧张,她已熟悉情况,突然走开会影响整个进程。但是她的意见没人理睬,一切都安排好了,她没有时间也没有办法再和孙中山联系,便被带上船,连夜驶向国内。

回到上海后,事实上宋庆龄已被软禁起来了,她完全失去了自由,被关在房子里,由女仆看着,不许离开房间半步,不许和外界接触。宋庆龄悄悄地给孙中山写了信,问他现在是否还需要她,自己应该呆在家里还是回他身边去。负责看管她的女仆同情她的境遇,站在了宋庆龄一边,把这封信秘密地带出去送到了邮局。假使没有女仆的机智,这封信可能就落在了别人手里,那样历史也许就要重写了。

几天了,宋庆龄没来上班,孙中山已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了。他派人去宋家打听,得到的消息却使他大吃一惊:宋家已举家回国。后来收到宋庆龄的信他才明白了真相,人变得情绪低落,不思茶饭。

房东梅屋夫人是个热心肠的老太太,她看出了孙中山的心思,便替他出谋划策。她帮助孙中山置买家具,布置新房。孙中山着手办两件事,一是尽快与前妻解除婚约;二是派人把宋庆龄从上海接过来。

于是孙中山立即派自己的贴身秘书朱卓文,去澳门原配夫人卢慕贞那里联系解除婚约之事,并带了孙的亲笔信,孙在信上明告,他打算同谁结婚以及为什么有这个想法等等。卢夫人理解他,据有人回忆,卢当时说,她不会写中文和说英文,连走路都不利索,因为她缠过足,所以她不能像宋庆龄那样帮助他。出于对丈夫的关心,她基本上答应了。1915年6月,孙中山将元配从澳门接到日本办理离婚手续。10月的一个夜晚,宋庆龄在女佣的帮助下,爬窗逃走,私奔到日本。10月24日中午,孙中山到东京车站迎接她,第二天上午即在日本律师和田家中办理结婚手续,孙中山49岁,宋庆龄22岁。当天下午在日本友人庄吉家举办婚礼,到场致贺的中国人只有少数几人。中山先生的革命伙伴胡汉民劝他悬崖勒马,孙先生拒绝和他们谈“私事”。

宋查理在女儿“私奔”后,立即与妻子搭船至日本拦阻,然而生米已成熟饭。那天下午,婚礼行将结束,查理赶到了梅屋庄吉的大门口,站在那里,气呼呼地高喊:“我要见抢走我女儿的总理!”“请你们放我进去!”屋内一阵哗然。

梅屋庄吉夫妇很担心,欲出门劝解,被孙中山拦住了:“不,这是我的事情。”说完走向门口。梅屋庄吉还是不放心,紧紧跟在孙中山后面。孙中山慢悠悠地走到大门口的台阶上站定,稳稳地说:“请问,找我有什么事?”突然,暴怒的宋查理平静了下来:“我的不懂规矩的女儿,就拜托给你了,请千万多关照!” 然后磕了三个响头。

爱激动的宋查理还是向两人发泄了一通不满。孙中山一言不发,宋庆龄向父亲做了解释,这一切均出自自己本心,父亲应为他们祝福而不是发怒。她拿出了两人订立的婚姻誓约书给父亲过目。誓约书已经律师作证并由当事人签字生效。

宋查理接过来,只见婚姻誓约书是这样写的:

此次孙文与宋庆龄之间缔结婚约,并订立以下诸誓约:

一、尽速办理符合中国法律的正式婚姻手续。

二、将来永远保持夫妇关系,共同努力增进相互间之幸福。

三、万一发生违反本誓约之行为,即使受到法律上、社会上的任何制裁,亦不得有任何异议;而且为保持各自之名声,即使任何一方之亲属采取何等措施,亦不得有任何怨言。

上述诸誓约,均系在见证人和田瑞面前各自的誓言,誓约之履行亦系和田瑞从中之协助督促。

本誓约书制成三份,誓约者各持一份,另一份存在见证人手中。

誓约人孙文(章)

立约人宋庆龄

见证人和田瑞(章)

耶诞一千九百十五年十月十六日

最后,宋查理还是不死心,又跑到日本政府请求,说宋庆龄尚未成年,是被迫成亲的。日本政府答复,手续齐全,合乎日本和中国法律,我们不能干预!

宋庆龄晚年时提及当初违抗父命与孙中山结婚,说:“我爱父亲,也爱孙文,今天想起来还难过,心中十分沉痛。”宋氏夫妇阻婚未成后,仍送了一套古家具和百米绸缎,给宋庆龄做嫁妆。这也许是天下父母心的投射。

在既定的婚姻面前,也是为了革命,后来的日子,宋查理又与孙中山重归于好。

文章摘自《伟大的传奇女性:宋庆龄画传》 作者:陈廷一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雕塑佛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