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美关系恶化?
2022中美关系恶化?
美中关系出现剧烈变化,在贸易、科技、人权和地缘政治几乎处于全方位对抗态势。即便拜登政府上台之后,局面也并没有发生明显改变。美国中国问题专家李成(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主任及外交政策项目资深研究员)认为,美中关系已经无法回到从前,但也并非全无缓和的希望。
李成觉得,台湾问题在过去70多年当中始终是中美关系最敏感的问题。对中共领导人来讲,这一直是中国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情绪的一个核心问题。近年来,尤其是从蔡英文民进党执政以来,中国大陆、台湾和美国无论是各自还是相互关系的都发生了很重要的变化。从中国大陆而言,虽然改革开放四十年都在发展,但最近十年表现特别明显,国力越来越强大。这体现在很多方面。包括中国在全球的经济地位,国内政治和社会的相对稳定。西方曾经预料的中国混乱局面并没有发生。现在西方对中国忌讳的并不是中国的动乱,而更多的是中国的越来越强大。科技赶超也是非常非常明显的,尤其是在最近的几年当中。
但是作为世界第二经济体,同时也是正在崛起的一个新兴超级大国,中国人又敏感地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分裂的,是没有统一的国家。很多中国人认为是受到世界第一超级大国美国遏制打压,就是老大老二的概念,这是中国比较通俗的说法,就是老大要遏制打压老二,甚至认为美国有些人要置中国于死地。这种心态解释了中国的很多外交政策和行为。比如,拜登总统就职典礼邀请台湾驻美代表萧美琴参加,这是1979年中美建交以来前所未有的。所以对中国政府来讲,这首先就是拜登上台的一个不祥之兆。包括拟议中的改变台湾在美国的机构名称,从台北改成台湾。同时有些官员,大多数是国会议员但是也包括行政部门官员,在讨论台湾参加国际组织甚至联合国。包括高层官员的访问,尤其是前段时间美国驻帕劳大使加入帕劳总统对台湾的正式访问。然后蔡英文又讲到了美国在台湾驻军,尽管人数很少,尽管大家之前也许也知道。但在中国,民族情绪就急剧地上升,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
我们知道,美英澳三国的核潜艇合作,美日印澳四国军事合作,还有美英加澳新"五眼情报共享联盟"。从中国的角度来讲都是针对中国的,在一定程度上讲这也并不能说是没有道理,尤其是在台海两岸关系紧张的时候。所有这一切,中方都认为是美国在挑衅,而且不断碰触北京的红线。所以中国媒体上的涉美言论的反美情绪和对台湾问题的很多讨论的都提到了新的高度,民族主义民粹主义高涨。
李成讲,台湾的压力更重,无论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教育、科技、外交和军事安全都受到中国大陆迅速发展的冲击,这个冲击也是前所未有的。而岛内的民心由于香港近来发生的一些事情,更不看好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前景。还有一个事情,特朗普刚执政时给蔡英文打了一个电话。但是,这实际上是他为得到跟习近平主席对话时的筹码。这些情况对台湾以及蔡英文和她的团队来讲,是一个很大很大的刺激,被认为是台湾又被美国耍了,所以就更急迫要改变这个危险的处境。我们知道台湾的游说始终是非常强大的,就在共和党和民主党内做许多游说保护台湾的利益,这是台湾的角度。
那么从美国的角度来讲,近些年的变化更是出乎意料。比如说特朗普现象,美国势不两立的两党政治。以前大选并不是这样,从前只是两种政策,两种选择。但是2020年的选举成为了势不两立的党派政治。 这是美国政治中罕见的一个阶段。再加上种族矛盾的激化,新冠病毒的肆虐,贫富差距的扩大和中产阶级的萎缩,这些都是很严重的问题,还有1月6日国会山民主政治的宪政危机,外交方面的喀布尔沦陷, 这一连串的问题不仅加深了美国社会对自身国力的焦虑感、失落感和危机感,也加剧了对一个政治制度不同的中国崛起的恐惧和敌视。这是从美国因素来讲。
李成觉得要避免两个极端,一个认为战争发生可能性非常大,或者危言耸听地认为战争就在眼前。很多人在说怎么打法等等,这是不靠谱的。但是另外一个极端也要避免,就是认为两国绝对不会冒险开战。谁都不知道。中国军事实力迅速增长,尤其是最近有报道称中国研发超音速导弹,这让美国防御系统的优势收到极大挑战。但双方从战争的角度来讲都有强项也都有弱点,中国四十多年来一直没有经历一个大的战争,而美国始终在打仗。但同时中国在台湾海峡有地理上的优势。而中国内部在这个问题上可能有更多的一致,而至少在目前来讲,美国会出现很多分歧,但谁都不知道一旦战争爆发美国民众将会怎么看。
李成基本上认为,中美关系的恶化是有一些结构性因素。美国近些年出人意料的变化中,这个因素占了很大的成分。但是,并不是说所有一切都是由于美国造成的。从中国的角度来讲,他们并没有换位思考来理解很多问题的复杂性。美国对于中国的很多批评,有的没道理,有的是有道理的,有的代表了不同群体。有的是有意要妖魔化中国,有的是误解,也有不少是合理的批评。在美国有很多自由派,尤其是民主党内,在国内提出要改变美国制度性的种族歧视。他们在美国很强烈地批评政府,对国际上发生的很多事情,当然也会有批评,这是一致的。而且在很多方面中国确实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但是问题在目前这样一个情况下,中国民族主义情绪在上升,很多人认为所有这一切都是要妖魔化中国。所以对很多合理的批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中国都会做出强烈政策反弹。对中国来讲,似乎把台湾问题、香港问题、新疆问题,人权问题都认为是中国的核心的利益所在,是不能谈的。在这种情况下也加速了两国之间的冲突。同时中国民族主义上升,尤其在美国涉及台湾问题时,这种强烈反弹也解释了中国政府在这个问题上得到非常广泛的支持,尤其是年轻人的支持。
(德国之声中文网)美国和中国的相互对抗在2021年达到了新的高度,这一趋势看起来可能会持续到2022年。在美国,意见分歧的民主党和共和党人在进入关键的中期选举时却能达成一个共识:对中国没有示弱的空间。另一方面,习近平也准备在10月的党代表大会上进一步巩固他在中国的权力,共产党完全支持这位国家主席对美国的强硬政策。
北京冬奥会预告着2022年将有一个坎坷的开始。以美国为首的几个国家已经表示将进行外交抵制,不派政府官员参加冬奥会。美国希望能借此引起人们对中国镇压新疆地区维族穆斯林的关注,而中国回应则称,这些国家将为此举承担“后果”。
在香港,北京政府对香港公民自由的持续打压也将持续到2022年。越来越多的民运人士被当局以去年实施的国安法为依据,遭到判刑、监禁。
中国独立学者吴强表示:“我相信这种紧张的状态会一直持续下去,包含在人权、地缘政治与安全等领域都会继续保持一种紧张的态势。这个态势是中美双方领导层都乐于看到的,也是预料到的。我不认为他们在这种情况下会采取一些有效的手段来降低这种紧张的程度。当然,他们会控制它。”
随着香港的特别自治权被北京慢慢抹灭,不远处的台湾战战兢兢地看着中国军机在最近几个月里跨越防空识别区,进行了数百架次的飞行。美国对现任台湾政府表示支持、派出非官方代表团等行为激怒了北京。
中国对任何台湾独立的问题都深恶痛绝,北京向来强调台湾与大陆“统一”是不可避免的。
随着台湾海峡紧张局势的持续,中国军事入侵的可能性被视为美中之间军事冲突最危险的潜在爆发点。但事实上,在中国共产党为其重大行动做准备的时候,他们较可能希望见到稳定而非剑拔弩张的局势。
华府智库“德国马歇尔基金会”亚洲计画主任葛来仪(Bonnie Glaser)告诉德国之声:“在2022年秋季的二十大召开之前,中国攻击台湾的风险非常低。习近平不太可能冒这样的风险,因为这可能会危及到他第三个五年任期的执政地位。”
网络安全将是未来的一个大问题,影响着经济和战略政策。今年,美国指责中国赞助数据黑客的大规模攻击。华盛顿还反对中国对于下一代通信技术,特别是5G技术的全球部署。
美国此番努力看似会在2022年继续,华盛顿不会停止让中国企业难以获得关键的美制硬件。葛来仪表示:“美国刚刚开始对向中国转让技术实施更严格的限制,(美方在)2022年还会采取更多措施。”她也提到:“在2022年,美国国防部预计将填补监管漏洞,其他中国实体也可能会被列入美国商务部的黑名单。”她指出,美国的盟友们也在讨论出口管制,以及对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的筛选等。
中国共产党对其国内科技领域巨头进行严厉的打击,也是一个令人担忧的原因。来自美中两国监管机构对外国投资中国公司的额外压力,可能将使全球投资者在2022年保持警惕。
中国的经济扩张预计在2022年将放缓,一些预测表明,明年的增长可能只有5%。分析人士说,这可能会促使中国与美国合作,以降低特朗普时代搭起的贸易壁垒。
拜登和习近平于11月举行了一次电话会议,期间两位领导人都承诺在未来对竞争进行管控。但观察家对两国能否合作、友好解决分歧的前景仍持怀疑态度。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副教授沈凌告诉德国之声:“中国和美国之间的经济和贸易紧张关系的缓解可能是暂时的,因为对抗仍然是主旋律。”他认为:“随着两国经济实力的变化,中国现在在经济实力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美国。因此,双边关系将更多地是竞争而非合作。”
中美双方正陷入一场生存竞争,以证明哪种治理体系更为出色。对于作为崛起大国的中国来说,它代表着国家控制的资本主义和“东方的崛起”。
葛来仪也认为,两国的国内政治将大幅度影响美国和中国的政策,“因此我对在任何问题上取得重大进展都不乐观。”尽管如此,她提到,两国仍有可能达成一些符合双方利益的协议。
(德国之声 D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