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芬·贝克入葬法国先贤祠
约瑟芬·贝克入葬法国先贤祠
约瑟芬·贝克(Josephine Baker,1906年6月3日-1975年4月12日)是移居法国的非裔美国艺人与演员。她于1937年成为法国公民。贝克以身为歌手闻名,但她在演艺生涯早期也是位驰名的舞者。她被昵称为“黑人维纳斯”或“黑珍珠”,在英语国家并有美名“克里奥尔女神”。在法国,她的法文名称为“La Baker”。
首位黑人女性入葬法国先贤祠
移居法国的非裔美国艺术家约瑟芬·贝克本周移灵先贤祠。位于巴黎的先贤祠葬着约80位法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她将成为安葬在这里第6位女性。她能歌善舞,并且,毕生都致力与种族主义作斗争。
(德国之声中文网)它是国家的荣耀圣殿,是法国政治、文化和科学领域伟大历史人物纪念馆。入葬巴黎先贤祠(Pantheon)的死者虽已不在人世,但他们的精神却在这里永存。大约有80为名人安葬此处,其中仅有5名女性。如今,约瑟芬·贝克将成为第六位,她也是有史以来首位葬在这里的黑人女性。
只有法国总统有权决定谁能够被安葬在先贤祠。马克龙如今宣布,1975年葬于摩纳哥的约贝克在11月30日移灵先贤祠。贝克是非裔美国艺术家,之后移居法国并获得法国国籍。
自2013年,贝克的儿子与支持者一道为她入葬巴黎先贤祠请愿,请愿书中写道:“ 她是一位艺术家,首位黑人国际巨星,立体派的谬斯,在二战期间与法国军队并肩作战,抵抗纳粹,与马丁·路德·金一道积极争取权利。"共有3.8万人在请愿书上签了名。
1906年6月3日,日在约瑟芬·贝克在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的贫民窟出生。她是一个私生女,母亲是非裔,父亲是一个西班牙人。
她的乐观天性和舞蹈天分被发掘,加入了圣路易合唱团展开歌舞生涯。不久,她在欧洲巡回时取得了惊人的成功。贝克是第一位主演主流电影、登上美国音乐厅及成为国际知名艺人的非裔美国女性。她也以为美国民权运动的贡献著称(科丽塔·史考特·金恩曾在1968年、马丁·路德·金遭刺以后,邀请她担任运动的领袖,但她婉拒了)。
二次大战爆发后,贝克被法国情报局吸收作为间谍,在欧洲各地表演并暗中搜集德国或意大利的情报。1940年法国陷落之后,鉴于对法国的情感,她热情地投身于法国抵抗运动,以艺人身份掩护其他抵抗军成员活动,还在北非举办多次劳军表演。战后贝克荣获荣誉军团勋章,也是首位出生美国、荣获法国军事荣誉英勇十字勋章的女性。
1949年贝克回到女神游乐厅。身为战时的英雄,贝克成功接演严肃性质的节目,重新成为巴黎最受欢迎的艺人之一。
1951年贝克在美国迈阿密演出大受好评,接着又在全美巡回表演,各地俱乐部的票全告售罄。然而巨大的成功却开始招惹有心人士的抨击,甚至指控她是共产党的同情者,贝克只得取消表演回到法国。
1966年1月,菲德尔·卡斯特罗邀请贝克到哈瓦那表演庆祝古巴革命7周年。她壮观的表演观众打破当时的纪录。1968年,贝克访问南斯拉夫,在贝尔格莱德和斯科普里露面。
1975年4月8日贝克复出表演庆祝自己50周年的演艺生涯,表演由摩纳哥王妃葛莉丝·凯莉赞助,演出盛况超出预期以至于得临时增加座位。4月12日脑出血于巴黎病逝,享年68岁。法国政府为其举行国葬,许多法国人也参与游行来哀悼。
没有人想到,巴黎成为她最后的安息之地,更没想到,她会与作家雨果,哲学家伏尔泰,居里夫人一道被葬入先祠堂。
孩提时代贝克给有钱的白人做过女佣,在一家剧团当过化妆师,她16岁时一名剧团舞者生病,她作了替补。从此开启了另外一番人生,在舞台上她大放异彩,征服世界。20年代她在巴黎,柏林和罗马卷起了爵士音乐的热潮。她的舞蹈奔放热情,风靡一时。只穿着16条人造香蕉短裙跳舞的造型成了她的标志。
然而在她的家乡美国,贝克在一次巡演中遭到了种族歧视。演出结束后她不得不从服务生入口处离场。心灰意冷的她在1937年成为法国公民,因为她与法国犹太工业家让·利昂(Jean Lion)结了婚。
1939年二战爆发,约瑟芬·贝克的生活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为红十字会工作,并成为法国反抗纳粹运动的一名特工。为此,戴高乐将军在战争结束时向她授予了法国荣誉军团勋章。
她毕生与种族主义作斗争。在她位于多尔多涅的城堡,她收养了12个来自世界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宗教的孩子,这个多元化的大家庭对她来说是一个宽容的象征。1963年,她与与马丁·路德·金一起参加了具有传奇色彩的 “华盛顿大游行”,抗议种族主义。就在这次游行中,马丁.路德.金面对数万人的现场群众发表了 “我有一个梦想”的著名演讲。
1975年4月12日,约瑟芬·贝克死于心脏衰竭,享年68岁,她被埋葬在摩纳哥。而今,她被追授了法国为伟人们授予的最高荣誉,安葬在先贤祠,圣殿的门楣上镌刻着这样一句话:伟人们,祖国感谢你们(Aux grands hommes, la patrie reconnaissan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