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春莹说,就做战狼又何妨?
华春莹说,就做战狼又何妨?
作者:谢盛友
据路透社报道,欧盟驻中国大使郁白(Nicolas Chapuis) 2020年12月10日表示,欧盟和美国应该合力对抗中国的胁迫式外交,对“战狼”外交说不。同一天,针对外界对中国“战狼外交”的批评,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回应说,“就做战狼又何妨”。在北京举行的一次能源论坛上郁白表示,欧盟希望与美国新政府在对华政策上达成一致。“如果我们可以,如果中国准备合作,那就让我们尽可能地与中国合作。而当必须反对的时候,我们就要反对。”郁白还称,“我们需要达成一个共识,对霸凌、恐吓和胁迫式外交、‘战狼’外交说‘不’" 。
将中国的"战狼"外交与霸凌、恐吓和胁迫式外交相提并论,这位欧盟大使早非第一人。德国绿党联邦议员鲍泽(Margarete Bause)11月21日在推特上表示,联邦议院和德国政府应该明确谴责北京进攻性的“战狼外交”,德国的人权政策必须永远站在受害者和人权卫士一边。
2015年,由吴京自导自演的军事题材电影《战狼》上映后受到欢迎。中国媒体搜狐新闻报道,该片票房达到5.45亿人民币。吴京继而在2017年推出了续集《战狼2》,片子同样卖座。这部电影民族主义情绪相当浓厚,其中的一些台词“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中国护照不能让你到达世界上每个地方,但他能让你从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回来”广为流传。而几乎在同一时期,川普出任美国总统,中美爆发贸易战。中国外交作风渐渐强硬,这种新的外交风格开始被形容为“战狼式外交”。
“战狼外交”代表人物之一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其言论多次引发争议。比如3月,他在推特上提出,可能是美军把新冠疫情带到了武汉。 “五眼联盟”外长发出针对香港问题的声明后,他在例行发布会上回应,不管他们长“五只眼”还是“十只眼”,只要胆敢损害中国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小心他们的眼睛被戳瞎。最近一次引发争议是赵立坚发布的一则抨击澳军在阿富汗战争罪行的推文以及相关图片。澳洲总理莫里森表示,中国政府完全应该为这条推文感到羞耻。
《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最近发出“战狼呛声”,声称若是蓬佩奥及以上美国官员访台,中国应该在台北超低飞行动,宣誓中国主权。学者金灿荣曾表示,中国块头大了,物理上再继续韬光养晦已经做不到了,他在2018年11月的一次讲话中说,中国GDP是日本的2.5倍,现在蹲下来也比日本高,怎么韬光养晦。
战狼何以韬光养晦?
《水浒传》的续写《荡寇志》第76回:“贤侄休怪老夫说,似你这般人物,不争就此罢休。你此去,须韬光养晦,再看天时。”
赵立坚作为政府发言人带头用非正式途径,为中国“甩锅”抛出美国是这场灾难肇事者的阴谋论。此后,很多中国人包括一些已退休的外交官和外交学者呼吁中国外交回归邓小平的“韬光养晦”,守住邓的这一外交遗产,不要在国际上四面出击,不要和美国搞对抗。
关于邓小平的“韬光养晦”,争议不断,它究竟是邓在国力不济时的权宜之计,还是一个长期的外交战略?前者认为,此不过是邓在苏东剧变,冷战结束,世界社会主义阵营倒塌后,审时度势,渡过难关的一种策略和谋略,既是权宜之计,在国际环境改变,中国自身已经壮大的情况下,就不宜衡守。后者认为,虽然“韬光养晦”词义有隐藏收敛锋芒,不使其外露之意,但邓不是把它作为一个短期策略来使用,从邓说过不扛旗、不当头、不称霸、不说过头话、不做过头事、不锋芒毕露、不引火烧身、不搞对抗等等看,它实际是被当作外交方针和战略来指导中国外交的。
邓已作古,无法知道他提出“韬光养晦”的初衷,后来者从邓的言语中,抓住有利于自己的话做出不同解读。从“韬光养晦”提出的历史背景,即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所处的真实国际环境以及该外交路线的完整表述--“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有所作为”来看,完全否定邓不是从策略出发,恐怕也不对,别忘了,邓是有名的实用主义者。但随着邓更多的看清大势,他后来把它变成外交战略使用。毕竟在邓去世之时,论国力,中国还只是二流国家,中国的加速崛起,是在2002年加入WTO之后,在此之前,很少有人料到,中国仅用十多年时间,就迅速成长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且有超越后者之势,很多人原先认为,这会是一个更长的过程。所以邓在去世前,完全有可能把它当作外交战略。
《南德意志报》以《如何限制中国对欧洲的影响力》为题分析了疫情笼罩下的欧中关系。文章写道:现在迹象就已经非常明显,全球疫情将对德国外交政策产生深远的影响。无论是执政联盟,还是反对党阵营都吃惊地发现,面对疫情中国政府似乎表现出了更强的行动力,而欧洲人则显得步履维艰。基民盟政治家瓦德弗(Johann Wadephul)认为,为了掩盖病毒来源而中国发起了宣传攻势。他表示,我们必须学会对此作出回应,迄今为止,我们遇到这种情况多少有些束手无策。柏林目前存在一种普遍的共识,即中国人成功地利用援助达到了公关目的,以便让人们忘掉,欧洲也曾向疫情初现的中国武汉伸出援手,而当时中国也处在手足无措的状态下。疫情初期,中国这个体制没有纠错机制的缺点被暴露无遗,而正是基于这一体制缺陷,中国现在要公开挑起体制竞争。
《法兰克福汇报》发表评论称,中方隐瞒疫情并不令人惊奇,因为北京也曾批评地方当局缺乏透明度。令人惊奇的则是中方为此发起的宣传攻势。评论写道:外国政府的防疫措施普遍被给予负面评价,以突显本国政治制度的所谓优势。而这种政治制度的特点就是不会犯错误,因为它不允许犯错误。本来,这种宣传伎俩在西方只会沦为笑料。但是,在现在这个阶段不得不提请各方注意,这里大喊抓贼的那位,恰恰是目前震撼全球的疫情的部分症结所在。
中国媒体从自己一开始提出并使用“武汉肺炎”这个名词,到要求世界卫生组织把该病毒改变其称呼,改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 反映了中国领导精英对病毒的追根溯源问题的处理方法和导向性措施。 这在病毒扩散范围比较小的前提下,也许不是太大的问题 (尽管对中国人民特别武汉人本身还欠着一个如何说清楚的问题)。 但是,在目前世界上如此多无辜民众都在遭受这场全球性灾难的时候,这自然使人会对中国原先对病毒各种叙述以及有关数据提出很多疑问。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时隔一个月后,4月7日出面主持了当天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此前,他于3月12日在推特上佩文指控“可能是美军把疫情带到武汉”的表态,急速加剧了美中两国在此次疫情中的外交摩擦。在4月7日的记者会上,有日本记者再次向赵立坚提问有关新冠病毒源头的问题,询问其在推特上曾表示“可能是美军将病毒带到中国”这个看法是否代表中国政府立场?发表此言论的目的和背景是什么?对此,赵立坚回答说,“我想问一下还有关于我个人推特的有关问题吗?还有人对这个感兴趣吗?请你们一并提问。我只回答一次。”他表示,在新冠病毒源头问题上,中国政府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这是一个科学问题,需要听取科学专业的意见。
赵立坚说:“近期以来,各国科学家和医学专家都提出了很多研究成果,他们的一些看法、意见值得重视。凡是皆有因果。我在推特个人账户上提出的疑问,是对前一段时间美国一些政客污名化中国的反应,也反映了中国很多人对这些污名化做法的义愤。”
3月12日,赵立坚在其受认证的推特账户上转发了一段有关新冠肺炎疫情的短片。他在推文中针对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主任罗伯特·雷德菲尔德(Robert Redfield),3月11日在美国国会众议院作证时的发言视频节选发推文指,“美国疾控中心主任被抓了个现行。”他还反问,“零号病人是什么时候在美国出现的?有多少人被感染?医院的名字是什么?”赵立坚在系列推文中并质疑,“可能是美军把疫情带到了武汉。美国要透明!要公开数据!美国欠我们一个解释!”作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发表的这一阴谋论推文内容引发了美国官方的强烈不满,美国国务院13日召见了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两国高级外交官员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和中共中央外事办主任杨洁篪更是在16日为此通话。
蓬佩奥在这一通话中强调,“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图谋把新冠病毒疫情过错转嫁美国表达了美方的强烈反对;现在不是散布不实信息和荒诞谣言的时候,而是各国团结抗击共同威胁的时候。”杨洁篪则表示,“何诋毁抹黑中国的图谋都不可能得逞”。他并指责,“美国一些政客不断诋毁中国和中方防控努力,对中国进行污名化,激起中国人民强烈愤慨,中方对此坚决反对,予以强烈谴责。”此次通话并未减缓双方在数日后所展现出的摩擦态势,崔天凯随后在23日接受HBO播出访谈节目“Axios on HBO”当中,被主持人问到近期引发中美激烈口水战的新冠病毒阴谋论。
崔天凯表示,他认为散播与新冠病毒相关的阴谋论是很疯狂的事。当主持人问他是否针对新冠病毒的阴谋论询问过赵立坚本人,崔天凯表示他没问过,并强调:“我在此代表的是中国国家元首和中国政府,不是某个具体个人。”主持人继续追问是他或赵立坚的言论代表中国政府的立场时,崔天凯重申:“我是中国驻美代表。 ”两国间因赵立坚推特争议言论所加速的疫情摩擦,直至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特朗普27日互通电话后有所冷却。数日后,崔天凯4月5日在《纽约时报》刊文指出,“围绕疫情中美两国间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他并称,“但现在不是相互指责的时刻,现在我们需要团结合作、互帮互助。”
中国外交界似乎自我感觉良好。一方面,中国大力宣传自己是世界的榜样,树立自己是抗疫领袖的形象 ,另一方面,首次出现了像由赵立坚这样政府发言人带头用非正式途径,为中国抛出美国是这场灾难肇事者的阴谋论。
徳籍华人政治学者张俊华说,中国战狼式外交也体现在它如何回应各国对其出口或是捐赠的急需的医疗用品方面。 本来,世界各国确实很感谢中国在这方面做出的贡献。而这种贡献,实际上能补偿本来对这个国家一些不好的记忆。但是,国内一些生产商为了赚快钱,不顾质量,更无视各国在抗疫这个非常时期。这样,在产品出现各种问题时,给接受国家带来极大的心理和物质的打击。现在,尽管中国政府对出口产商已有了更严格的标准, 但是,急于想从这种解救别人的产品得到其他好处的做法处处可见。比如说,要求法国以对华为开放5G建设为其进口亟需的口罩的交换。不是说,生意的交换不可行。但如果这种交换非要发生在他国与病毒作搏斗,救人命的关键时刻,那这种外交政策显然不道德也不聪明。
中国确实有些资本美化自己的形象,而且这些资本正在增值。但是,外交部却通过这种狼性的外交把这盘好棋走成臭棋,并且这个趋势正在得到强化。从贸易战前“厉害了,我的国”之影片的出现,到今天的战狼式外交,中国的领导精英似乎已决定坚决走自己的路,而沿着这样一条路走下去。这必将加速中国与西方大国脱钩的过程。 即便中国依然能勉强地保住制造业大国的地位,但如果中国外交不作及时的调整,其国家的可信度和大国形象将荡然无存。